灿烂的她
李定保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00年
英雄郑成功
演员(饰 张爷)
/
导演:
吴子牛
/
乔和平
/
主演:
赵文卓
/
蒋勤勤
/
张山
/
杜志国
/
朱晏
/
徐敏
/
岛田阳子
/
尼格木图
/
夏绍航
/
胡庆士
/
播放正片
导赏:
《英雄郑成功》由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赵文卓、蒋勤勤主演,以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奋勇抗清、成功收复台湾,为理想和信仰而百折不挠、宁死不屈、骁勇善战的壮举为轨迹,逼真重现郑成功在明朝危难关头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振兴民族大业,抵抗荷兰殖民侵略者,精忠报国,名垂青史的短暂一生,弘扬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等爱国将士在孤军无援,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表现郑成功与父亲郑芝龙的矛盾关系,本片生动塑造了郑成功这一历经异常激烈思想斗争仍然胸怀忠孝节义的儒将形象。出身海盗的郑芝龙因出色的政治头脑成为拥兵20万的福建总兵,他还具备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在台湾海峡与日本、吕宋(菲律宾)通商。改朝换代的乱局中,郑芝龙拒绝反清复明,还将南明王软禁起来。他作为功利主义者的选择取向导致了其后被清廷招安、官授闽粤总督,但最终还是被杀害的悲剧。郑成功作为其子,则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当他获悉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镇守闽浙边界仙霞关的将领李卫暗地里与清廷勾结时,义无反顾地赶到仙霞关把李卫杀了;而当他痛心疾首地发现父亲也有降清意向时,心里痛忿交加,当苦劝无效时,他几次欲拔剑,终又忍住,饱受忠孝难全的精神痛苦。本片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融合。影片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氛围,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以及中外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部气势恢弘的大制作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血肉深情以及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编辑:曾奕琦)
1999年
肝胆相照
演员(饰 傅作义)
/
导演:
赵继烈
/
主演:
孔祥玉
/
古月
/
张燕
/
王伍福
/
郭法曾
/
谢伟才
/
袁霞
/
王健
/
李定保
/
金安歌
/
播放正片
导赏:
《肝胆相照》是一部深刻揭示1948年解放战争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爱国民主人士肝胆相照、共同商讨民主建国大计的历史影片。本片不仅在内容主旨上展现了时代的磅礴大气,更在视听语言、历史伟人塑造以及光影效果等方面独具匠心,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影片紧扣历史脉络,通过真实再现党中央提出“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背景,以及爱国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精心安排下,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汇聚北平与共产党共商国事的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大胜利,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伟大精神。影片中对历史伟人的塑造尤为出色,导演运用现实主义表演艺术创作方法形塑革命领袖,力求真实再现领袖的原貌,尤其是演员古月的精湛表演,将毛泽东的领袖气质、人格魅力以及性格特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毛泽东的英明果敢、临危不惧,还能够感受到他的自信潇洒、从容镇定。这种全方位的刻画使得毛泽东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真实可信。影片在光影效果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影片不仅营造了一种真实的历史氛围,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场景中,逆光的运用更是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能够深入感知历史伟人在大时代洪流中的真实境遇与个人抉择。此外,音效和音乐的运用更是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情感。综上所述,《肝胆相照》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历史影片。它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在视听语言、历史伟人塑造以及光影效果等方面展现了导演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历史底蕴。(编辑:王斯笳)
1992年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演员(饰 傅作义)
/
导演:
李俊
/
蔡继渭
/
杨光远
/
韦廉
/
赵继烈
/
翟俊杰
/
主演:
古月
/
苏林
/
郭法曾
/
刘怀正
/
马绍信
/
鲁继先
/
史崇仁
/
赵恒多
/
卢奇
/
傅学诚
/
播放正片
导赏: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片,延续了系列前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大事件、大场面、大制作的特点,宏观的磅礴气势与局部的精细描画相得宜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本片巨细靡遗地真实再现了平津战役的战况进程,其中,为了完成毛泽东对于傅作义“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华北野战军将士在隆冬时节横渡冰河的“下饺子”一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影片对傅作义这一角色的塑造也颇具新意,他不再是简单的敌方反派,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和决策过程的军事领袖,此般观念创新,使得影片更具深度和观赏性。剧情中“进京赶考”一段“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慨,体现了平津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建立新政权的伟大开篇。《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凭借其精湛的导演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斩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是我国战争文献故事片中的精品佳作。(编辑:曾奕琦)
1990年
军统特遣队
演员(饰 戴笠)
/
导演:
乔克吉
/
主演:
李定保
/
王心见
/
田岷
/
梁明
/
张中华
/
陈怡
/
翁国钧
/
张心亚
/
陈建新
/
张高平
/
播放正片
导赏:
时代风云,锄奸行动
1986年
非常大总统
演员(饰 陈炯明)
/
导演:
孙道临
/
主演:
孙道临
/
吴雪
/
张晓敏
/
张鸿鑫
/
李定保
/
严翔
/
卢志启
/
雷鸣
/
谢伟雄
/
杜澎
/
类型:
剧情
/
导赏:
《非常大总统》基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的历史展开,反映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在严峻斗争中的觉醒和思想认识发展轨迹,表现出主人公越挫越勇的精神风貌。影片成功塑造了出融实干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孙中山形象,表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该片具有史诗气势,不仅有历史价值,还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影片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危难之际就任非常大总统和陈炯明叛变革命那段峥嵘岁月为历史背景和矛盾为主线。但无意去叙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和具体阐释孙中山的社会理想,而有志于在变幻奇谲的时代风云、大开大阖的政治搏斗中,凸现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驱者的博大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片没有回避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蒙受了一生中最惨重的失败,并导致了北伐护法的失败。但影片更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孙中山在失败中觉悟奋起,轰毁单纯地利用一个军阀去打倒另一个军阀的旧思想,寻求新的力量和新的道路,从而展现孙中山“愈挫弥奋,愈老弥坚”的精神风貌。这部影片所追求的正是一种既有纪实性,又富有浪漫气息的史诗风格。所谓史,就是要给人一种逼真的历史感,让观众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原貌,这不仅体现在人物和事件上,也包括具体环境。譬如孙中山到桂林商议北伐,当地群众倾城出动,松枝青幔,气氛热烈极了。我们在影片中也将努力反映这规模宏大的场面,让观众感同身受到孙中山和人民群众的那种血肉相融的感情。没有这种历史感,任意发挥的激情诗意就没有根基。而所谓诗,就是影片要富有一种盈盈的诗意。这诗意主要来源于孙中山,他既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实干家,又是一个热情洋溢的理想家,他那澎湃激昂的爱国精神和壮丽美好的社会理想更是富有诗意。(编辑:大陆)
1981年
阿Q正传
演员(饰 鲁迅)
/
导演:
岑范
/
主演:
严顺开
/
李定保
/
金一康
/
李纬
/
王苏娅
/
石灵
/
杨宝河
/
阙云祥
/
曹铎
/
张琦军
/
类型:
喜剧
/
经典
/
剧情
/
导赏:
本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为纪念鲁迅百年诞辰以及《阿Q正传》创作60周年而拍摄,由戏曲电影大师岑范执导、戏剧大师陈白尘编剧。影片以鲁迅的原著为蓝本,尽可能完整地呈现了阿Q的一生,从他在未庄的日常生活,到遭受欺凌后的自我安慰,再到对爱情的朦胧追求和最终陷入革命的悲剧,每一个关键情节都得到了细致的展现。然而,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时空艺术,与文学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电影着重塑造了阿Q的内在,如长达近十分钟的梦境镜头。编导将这场戏的背景处理成单色调,画面构图与常规有明显地区别,对阿Q梦中穿白盔白甲的革命党的造型进行了匠心设计:原小说提到的白盔白甲是“穿着祟祯皇帝的素装”但由于阿Q关于明代服装的知识无外乎来自绍兴戏,便使人物身着戏装。这不仅是对阿Q内心渴望的具象化表现,展现一个个体狭隘自私的“革命幻梦”,也体现其在现实生活中受尽屈辱后的一种心理补偿: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依然没有摆脱“精神胜利法”的束缚,这进一步凸显了他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上海滑稽戏演员严顺开惟妙惟肖地演出了一个可笑可悲的阿Q。其文学形象具有典型性和抽象性,表演一旦过度就会被误认为是精神病人。但严顺开恰到好处地掌握了分寸,既展现了阿Q的愚昧无知、欺软怕硬等性格特点,又没有过分夸张,使角色保持可信度。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是电影中鲁迅的旁白配音,他富有磁性和感染力的声音,引导我们用鲁迅先生的视角看待阿Q和未庄里各色各样的人。《阿Q正传》代表国产电影第一次正式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我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开端。(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