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伟

Jianwei Liu

有片源
2023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导赏:该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杨靖宇将军诞辰110周年而创作。由香港导演吕小龙执导,真实再现了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同日寇在白山黑水间展开殊死战斗的壮烈故事。片中的战争动作场面充满吸引力,东北抗联的将士与声势浩荡的日军战斗,火爆的场面一个接一个。同时,这部电影还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剧情,丧心病狂的日寇出动大规模兵力与东北抗联开战,而杨靖宇则成为了日寇的主要目标,紧张刺激、斗智斗勇的故事由此展开。杨靖宇只身牵制三十万日军,在战场上虎虎生风、愈战愈勇的做派令日军胆寒。他被围困于冰天雪地之中,大喊道“我在这,抗联的旗就在这儿”,喊出了寸土不让、宁死不降的英雄气概,最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正是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让在场日军都发出了男儿之泣。“多一步我愿意再多一步,让我们的孩子只看见美好的事物,我总在白山黑水间把世界双手托付。多一步我宁愿再多一步,从此后再没有热泪可以夺眶而出……”影片主题曲歌词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将杨靖宇将军对这片热土的深深眷恋和他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传递给观众。在身陷重围的困局之中,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之下,不降,是作为一个铁骨铮铮中国军人的生死抉择。“我从来没有选择生路,我只愿我的坚持能让我爱的人重见幸福。”这是杨靖宇短短一生的写照,也是东北抗联将士的写照,更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写照。影片真实展现了杨靖宇为抗日战争胜利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真诚讴歌了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英雄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而成的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民族精神,更激励和引导观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编辑:明慧)
2017年
2015年
2014年
导赏:影片改编自影史经典《十二怒汉》,不同于原版,《十二公民》注入了更多中国现实社会元素,使得影片情感更加真实动人,更为接地气。由何冰、韩童生领衔的十二位演技派演员,演绎了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小卖铺老板、出租车司机等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角色,何冰、韩童生更是凭借极佳的演技荣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男配角。《十二公民》讲述了一桩发生在中国当代的“富二代”弑父案,因为充满争议与疑点,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影片的背景设定十分巧妙,在一场模拟法庭中加入了陪审团制度,演绎了一场不同阶层的人同堂激辩的“法庭大戏”。在对于法庭戏的刻画上,影片致敬《十二怒汉》,并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了推理的过程,真正产生了角色相互“智斗”的观感。由韩童生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一角令人难忘,在模拟法庭中时而拍案而起,时而笑脸相迎,将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中年男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在对案件的解析过程中,韩童生逐渐开始剖析内心,当众吐露了自己与青春期的儿子因冲突而导致的分离,最终与妻子离婚自己独居的经历,并将自己在“富二代”弑父案中始终作出有罪判决的原因告诉了大家,使之成为了角色中最为丰满立体的一位。导演极力在短时间内通过着装、台词、演员行为动作等方式帮助观众们“认可”角色的身份地位设定,但其他演员并没有获得韩童生与何冰相同的表现时间,从而未能突破角色表面化的问题。此外,一些演员的情绪把控能力较弱,推动剧情发展的方式较为单一,原本的辩论直接变成了争吵,大量固定机位长镜头和密闭空间的场景选择更加深了场面的混乱。(编辑:方舟)
2013年
剧情: 1942年初冬的一天,洪泽湖沿岸宁静而祥和。法海寺大雄宝殿内,香烟袅袅中的诸佛菩萨,善慧在佛像前跪下:“弟子请受沙弥戒”,铁佛寺剃度受戒。鞭炮齐鸣,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来到张灯结彩的杨家大门前,富家子弟杨万昌在迎娶新娘。路旁一个修鞋摊,老鞋匠在缝补一双旧皮鞋,小鞋匠三顺没活干,在捣鼓一把弹弓。迎亲的队伍走过来,三顺看着马上的新郎官和簇新的大花轿,显得又好奇又羡慕。   小鞋匠三顺与师傅在街头修鞋,酒坊学徒二壮在酿酒,和暖的阳光下,英子为奶奶梳头。两只母鸡在安详地觅食。   奶奶陶醉在孙女的爱意里,嘴里哼起了歌谣:“太阳脸,太阳脸…”   小姑娘英子跟奶奶唱一首古老的“太阳脸”歌谣。突然,日军的大扫荡开始了,炮弹疯狂爆炸,正在为善慧宣戒的老和尚被炸死,婚礼中杨万昌的父母和新娘被炸死,老鞋匠被炸死,英子的奶奶和妈妈被炸死,二壮所在的酒坊被炸成一片火海。新四军26团三营四连撤退时救下这五个孩子,准备移交地方组织。   五个孩子在部队受到连长和战士们的关心爱护,但由于他们出身、性格不同,开始并没能融入到部队中。杨万昌与三顺是一对“死敌”,善慧时刻想着逃回铁佛寺,二壮由于自己的出徒梦破灭而心怀仇恨,英子有卫生员白灵的爱护逐渐走出悲痛的阴影。   部队好不容易与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地方组织派人接孩子,半路上遭遇鬼子,三名接送人员牺牲。这次经历,给五个孩子很大的心灵影响。   五个孩子重新回到四连。为了不使他们成为部队行军作战的累赘,四连将他们编为“小鬼班”,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三顺与杨万昌的矛盾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得到化解。   为了赔偿老乡的毛驴,三顺和杨万昌决定去缴获鬼子的战马,二壮想为好朋友小老兵缴获挺机枪,于是三个孩子私闯固镇,并与被鬼子抓去的善慧相遇,结果歪打正着,他们炸毁了日军的指挥部,日军司令官也当场毙命。   两个多月的迂回转移,新四军完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反扫荡进入反攻阶段。为配合主力部队攻打金锁镇,26团奉命在朱家岗阻击增援金锁镇的敌军。   战斗打响后,四连阵地受到十倍于己的日军疯狂进攻,四连战士英勇奋战,连续打退敌人。四连的任务是阻击鬼子到太阳落地,后来在鬼子的强大攻势下,四连的指战员几乎全部受伤和牺牲。关键时刻“小鬼班”顶了上来,他们奋勇抗击,终于在太阳落地前守住了阵地,二壮、杨万昌、善慧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