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格尔

Gel Deli

有片源
2002年
导赏:《嘎达梅林》是冯小宁导演拍摄于2002年的作品,作为“生命与环境三部曲”系列之二,本片取材于蒙古传奇英雄嘎达梅林的真实事迹,通过写意的镜头与悠长的音乐再现了草原民族的幸福生活与豪情壮志。影片讲述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守护百姓与草原,率领当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为自己的家园而战的故事,从叙事、人物形象与整体风格上皆显示出一种雄健遒劲、气势磅礴的崇高之美。深爱这片土地的人民联合一体,在嘎达梅林的统领下与封建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刀兵相见。在刑场,牡丹哭喊着“我的男人不可以跪着死”,嘎达梅林身中数枪却依然顽强站立,一个极具坚强意志的崇高形象屹立于银幕之上。为了塑造、贯彻崇高感,用低沉、醇厚的男低音演唱的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在片中反复出现,将嘎达梅林人生的关键节点交织相连,帮助他完成自童年而始、以回忆童年而终的生命轮回。在人与人交手的过程中,自然始终在场,无际的草原、低矮的蓝天、深邃的湖泊,嘎达梅林伴着妻女走向昏黄落日的金色余晖尽头,影片的悲壮美达到顶峰。这片美得动人心魄的土地,是他们一切行动的源头。与过往影片惯用的视角不同,《嘎达梅林》没有以在场人物“我”对自身经历的讲述来展开故事,而是挑战用全知全觉的上帝视角再现一段无需自证的血性往事,将人物与场景并置,使历史自在地发展、言说自身。对嘎达梅林生命的再述,不仅强调了草原生态环境对所有人的重要性,更“对民族团结起作用,对蒙古族的民族尊严起作用,也对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起作用”。(编辑:海边淡鼠)
1999年
1996年
1992年
导赏:黄健中导演曾说:“我的每一部影片都贯穿着文化反思,并且在创作中永远不会丢弃这个东西。”继《良家妇女》和《贞女》之后,《山神》成为黄健中导演对于山村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又一力作。在这部影片中,巍峨挺立的陡峭石柱,犹如山神般矗立于天地之间,成为村民们悲欢离合的见证。葱郁繁茂的山林,树叶在微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宛如古老中国悠长历史的低语,诉说着一个充满神秘意味的乡村世界。影片描摹了一个充满原始魅力的山村。在这个世界里,自然不只是背景,更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灵性般的存在,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遗孀翠环、帮工石柱以及英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如同山间缠绕的藤蔓,在岁月的滋养下生长蔓延。翠环对石柱的深情,是一种传统的、默默付出的爱,如同山脚下的溪流,深沉而内敛。石柱对英子的爱,则是青春的、热烈的,像野花般绚烂而夺目。黄健中导演也在这两种情感形式中注入了自己的偏向性,他将最终的幸福赋予了英子,而将承载着传统儒家妇女形象的翠环置于幸福的边缘。不过,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黄健中,对于新旧文化仍然显现出游移和复杂的态度,他最后让翠环成为了拯救和成全两人爱情的“圣母”,对具有传统品格的女性依旧充满敬意。从主题上看,《山神》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也是对人性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探讨。石柱苦练绝技采参的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的一场博弈。他对“夫妻参”的追求,既有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也有对自身价值的证明。然而,当八条好汉为了争夺“夫妻参”而短兵相接时,也揭示出了人性的贪婪与自私。而山神的存在,似乎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审视,它就像沉默的造物主般守护着这片山林,也见证着人类的善恶。(编辑:王梓苡)
1990年
1988年
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