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大旺堆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00年
益西卓玛
演员(饰 加措(老年))
/
导演:
谢飞
/
主演:
巴桑
/
丹增卓嘎
/
拉琼
/
大旺堆
/
仁青顿珠
/
次仁多吉
/
群佩洛桑
/
达珍
/
扎西拉姆
/
周铁海
/
播放正片
导赏:
对西藏文化情有独钟的谢飞导演,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全部的了解与爱都放在了电影《益西卓玛》之中。这部创作于新旧世纪之交的电影,用虚拟的笔触真实地表现了西藏文化艺术之精华,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纯粹的西藏文化艺术片。作为谢飞导演较为后期的作品,《益西卓玛》的主旨内涵反映出导演在创作观念上的变化:从政治、社会反思向筑牢精神力量转向。影片表面上围绕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展开,却深刻蕴含着有关精神追求与世俗超越的主题。益西卓玛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可分别对应三种象征。加措代表着原始、野性的力量,他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具有强烈的男子气概,为益西带来浪漫的爱情与感性的释放。少爷贡萨则是强权与理性的象征,他拥有权力与地位,却也温文尔雅,懂得欣赏益西的美。在浪漫与理性的对撞下,出现了喇嘛桑秋,他是超越世俗的宗教精神的化身,为益西提供精神上的依靠。影片结尾四人重逢,过去的恩怨只是淡淡拂过,这代表着导演对人至上状态的追求——于感性与理性、欲望与法则的永恒矛盾之中寻求平衡。而益西从年少时对欲望的迷恋逐渐转向平淡的生活,最终在宗教的指引下与人生和解,也呈现出人从炼狱走向天堂的精神飞升之过程。在艺术表达上,影片有着诗化风格追求。除了一如既往地忠于纪实,影片运用了大量空镜头转场与意识流画面帮助益西的思绪回到过去。苍老的身体将老年益西禁锢在几个局限的空间之中,她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昏暗的室内。可随着镜头飞上蓝天捕捉云的踪影,贴近地面观赏吹动的草原,益西便重返年轻时代,和加措一起躺在草地上,和桑秋共抗飓风。谢飞导演最大程度地捕捉到了中国西藏地区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依赖共处的和谐状态。不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也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财富。(编辑:铠兰)
1995年
孔繁森
演员(饰 麦格隆活佛)
/
导演:
陈国星
/
主演:
高明
/
蒋耀玢
/
曲云
/
王彦波
/
大旺堆
/
播放正片
导赏:
《孔繁森》根据原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孔繁森的事迹创作改编,讲述孔繁森在被任命为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后,坚持走访调研贴近群众,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在西藏工作期间,他的工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补贴困难藏族群众上,为了真正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孔繁森找到了将新时代的建设经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发展阿里。不幸的是,孔繁森在赴新疆考察途中因车祸殉职。影片问世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著名演员高明曾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领导干部形象,但他认为最让他自己满意的就是在电影《孔繁森》中扮演孔繁森。影片以纪实手法从小事着手,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真情实感,避免了同时期传记片常用的大手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将孔繁森对西藏人民的关爱和对妻子和孩子亏欠的内疚作了极力的渲染,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状态。例如孔繁森奔赴阿里救灾,原本来拉萨看望他的妻子却因高原反应而住院,直到灾情得到控制后两人才得以相见,混合着复杂情感的见面场景令观众们感动不已。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们依据掌握的历史材料对事件进行叙述,利用较成熟的视听语言再现人物风貌。正如陈国星所言,“《孔繁森》思想性、艺术性不会被怀疑,倒是观赏性的成败与否决定片子的命运。”他认为,观赏性不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对主题、人物深层的开掘。孔繁森这个人物的“超凡脱俗”就是由于他与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格格不入,来自世界观的、价值观的种种不同,这才是探求人物心灵的真正意义。(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