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mar Thate

2005年
剧情:  1942年,达绍集中营,卢森堡天主教神父亨利·克莱默尔因为在法卢边境从事抵抗纳粹的活动被关在关押神职人员的营区,饱受折磨,形销骨立。忽一日,他被释放了,释放得毫无来由。回到卢森堡之后,他才知道,这次释放其实不是真正的释放,而是一个短暂的只有九天的“假期”。   在这个九天的所谓假期中,纳粹要求亨利运用他的影响力完成一项任务,即说服卢森堡红衣主教接受纳粹的“新宗教政策”,从而在欧洲树立起一面“合作”的旗帜。而红衣主教是难以说服的,因为自从纳粹占领卢森堡那天起,他就闭门不出,采取不合作态度,而且每天都敲响教堂的钟,向卢森堡人民宣示上帝的声音。  纳粹冲锋队长格布哈德是这个行动的负责人。在一番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唇枪舌剑之后,亨利虽然见到了红衣主教,但却没有拿到纳粹想要的签名。格布哈德转而逼迫亨利以个人名义发表公告,表态拥护纳粹的“新宗教政策”并公开批评红衣主教。在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亨利交给格布哈德一张空白的信笺,坦然回到达绍集中营,并最终见证了纳粹的失败。   这就是德国电影《第九日》的故事大概。电影是德国国宝级的导演施隆多夫2004年的作品,根据卢森堡大主教让·伯纳德的真实故事改编。施隆多夫与法斯宾德、文德斯和赫尔措格并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作为德国新电影的大师之一,他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 他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铁皮鼓》,曾经获得1979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和1980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他的代表作。施隆多夫的电影我看得不多,除了上述两部之外,还有1983年的那部《斯万的爱情》。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7年
1982年
剧情:版本一 1955年,在慕尼黑的郊区,体育新闻记者罗伯特·克罗恩偶然遇到了二战之前红极一时的女星薇罗尼卡·福斯。罗伯特出于记者的敏感和影迷的热情,对福斯凄凉的现状产生了好奇和同情之心。   在几次接触之后,罗伯特不仅发现薇罗尼卡服用麻醉药品,甚至发现她所居住的卡丝医生的诊所大有文章。原来,冷漠残忍的女医生和卫生部的一个官员串通一起,通过给薇罗尼卡和几个病人注射吗啡,勒索病人的所有财产。 罗伯特的女友海丽艾决定帮助罗伯特调查真相,却遭到谋杀,被汽车轧死。而罗伯特带领警察来到诊所的时候,却因为找不到证据无功而返。     薇罗尼卡试图重返银幕,争取到一个小角色的机会,却在现场被莫名的疼痛折磨而放弃。罗伯特和薇罗尼卡的友谊,使卡丝医生觉得薇罗尼卡变得难以操纵。于是,诊所以欢送薇罗尼卡重返好莱坞为名,组织了一个隆重的告别晚会。晚会后,薇罗尼卡被一个人留在诊所里。面对黑暗和孤独,薇罗尼卡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身亡。  版本二   曾经红极一时的荣耀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维洛妮卡(洛塞尔·泽希 Rosel Zech 饰)变成了无人理会的昨日黄花。体育新闻记者罗伯特(Hilmar Thate 饰)曾是维洛妮卡的粉丝,当他再次见到她时,罗伯特只看到了一个沉迷与酒精和麻醉药品的过气女伶,他决定帮助维洛妮卡。   维洛妮卡住在卡茨医生(Annemarie Düringer 饰)的诊所里,在那里,有许多和她一样落魄和可怜的人们,罗伯特发现,诊所的医生竟然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为这些人们注射吗啡,以此为手段控制和勒索他们的钱财。罗伯特想要揭发这一罪行,却苦于找不到证据。维洛妮卡决定复出,然而,正是这个决定为维洛妮卡的死亡增加了最后的一枚砝码。 版本三 本片是法斯宾德《女性三部曲》的第三部,讲一个第三帝国时期的女明星,战后早已成为过气明星。面对严酷的现实,她依赖一个女医生给她不断打吗啡度日,并且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抵押给对方。一名体育记者无意中认识了这个老明星,为她着迷,希望把她从沉沦中拉回来,为此还牺牲了自己的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