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Taylor

2003年
2002年
2000年
剧情:    由湖北电视台引进译制,全国知名译制片导演黄承联执导的22集美国电视剧《亡命天涯》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该片系根据曾获7项奥斯卡提名奖的同名美国电影大片改编,以扣人心弦的惊险情节、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再现了一个具有典型美国文化意义的平民英雄故事。   众所周知,国外影视片的译制并不是简单地或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引进译制国外优秀影视节目一直是湖北电视台的良好传统,近几年来,湖北台电视人一直在为引进高质量、高品位的译制片而不懈努力着。正是由于这种不懈努力的艺术再创造,从1996开始至今,该台引进的12部共250多集国外优秀影视剧中,已有9部荣获了全国大奖。其中美国22集电视连续剧《再现罪犯的人》更是荣获代表中国电视剧最高荣誉的“飞天奖”译制片金奖(国家级政府大奖);世界名著电影《苏菲的世界》荣获第六届全国电视“金童奖”(国家级政府大奖);世界经典名著电影《巴黎圣母院》荣获全国译制片一等奖(国家级专家大奖)。摘取了译制行业中最高的3个奖项。这些作品的获奖,充分表现了湖北台译制人员对中外文化的融合能力,也显示了湖北台的译制实力。   《亡命天涯》一片从外科医生金勃尔被控谋杀了他的妻子开始,为了抓住真正的凶手,金勃尔踏上了亡命天涯的漫漫长路。他一面得小心翼翼地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面像大海捞针一般寻找着凶手的蛛丝马迹,一面还在逃亡与追捕的道路上救助那些不期而遇的需要救助者,同时也得到那些爱他的人给予他的可贵帮助。在动荡、曲折的亡命和追凶过程中,他遭遇了一次次的险情,也邂逅了一次次的爱情。凭着超常的毅力和幸运之神的冥冥相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也一次次远离了爱神的眷顾。可是,就在他如愿以偿地擒获了真凶是同时,他没有料到死神正在向他飞来……这样留下了新的悬念的结局显然不同于那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无疑更具有开放性。   因此,《亡命天涯》就在满足了观众对于惊险、刺激的期待心理的同时,也在引发观众揣测、思考“善未必都有善报、恶未必都有恶报”的无情人生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哲理深度。   在我看来,除了全片的惊险情节,剧中主人公金勃尔在亡命天涯的坎坷道路中显示出的百折不挠的“硬汉子”精神,是所谓“美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为了信仰的自由飘越重洋的过程中,在发现新大陆以后的拓荒道路上,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在惠特曼的《草叶集》中,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都贯穿了这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硬汉子”精神。应该说,这种“硬汉子”精神其实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人文素质。我们不难在日本电影《追捕》、中国电影《最后的疯狂》这样的惊险片中感受到某种相通的精神。只是,《亡命天涯》似乎显示了更多的平民气息。与《追捕》中的蒙冤检察官追缉真凶、《最后的疯狂》中警察与亡命之徒生死相搏相比,身为外科医生的金勃尔凭一己之力亡命天涯的故事当然更多一些平民个人奋斗的色彩。不是说美国有十分完备的法律吗?可当法律也常常在惩处罪恶时显得鞭长莫及时,蒙冤者的顽强意志、精明干练、幸运机遇有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当那些平时普普通通的百姓在关键时刻完成了英雄的壮举时,“英雄就在平民中”的命题(这命题足以令人想起中国那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古语)就一再得到了真切的印证。而我们不是也常常在新闻媒体上读到中国的平民千里追凶、万里雪恨的故事吗?但中国的电视剧,却似乎很少反映这样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亡命天涯》的引进能否为我国的电视剧创作人员提供新的灵感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   在展现金勃尔的“硬汉子”精神的同时,这部电视剧也展示了美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从芝加哥到迈阿密,从纽约到旧金山,从阴暗的小旅店到违法的地下诊所,从可怕的窃听车到神奇的“死亡之针”……这里展现的美国生活画面无疑比介绍美国风景的电视片具有更真实、更本色、更光怪陆离的生活气息,也比原来的同名电影具有更大的包容量(电视连续剧较之电影,在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方面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美国不是天堂。美国人的认真与率真,美国人的幽默与狡黠,美国人的疯狂(美国人常常以“American crazy”自嘲)与无奈,也都在剧中的生活场景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这样广阔的生活画面一面给惊险片带来了某种必要的节奏感,一面也为惊险的情节增添了斑驳而丰厚的生活背景。惊险片主要依靠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作支撑。但多集的电视连续剧却可能而且应该在将惊险的情节与从容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展示水乳交融在一起。这样,就能使惊险片与人们了解、认识丰富的生活的旨趣更贴近,从而使惊险片获得深厚的社会感。可不可以以此作为惊险片创作的新空间呢?我想,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吧。这些年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外国的惊险片。“追”与“逃”已经成为许多惊险片的共同模式。如何打破惊险片创作中的模式化倾向?惊险片的创作怎样不断出新意?在这方面,《亡命天涯》的成功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底层生活的真切(而不是一般化的)刻画。当太多的影视作品将中、上流社会生活作为聚焦点时,常常为人忽视(或至少是不熟悉)的底层生活倒可能成为新的灵感的生长点。因为,底层社会三教九流的隐秘生活,常常有人性与文化的奇特景观。应该说,在这方面,一些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家已经在他们的作品中作出了相当生动的描绘。这样,主人公身上体现出的“美国精神”,惊险、刺激的情节推进,加上广阔多采的社会生活景观,便成了电视连续剧《亡命天涯》的三大看点。   担任本片导演的为全国知名译制片导演黄承联,他在对原片深刻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的再处理和再创造,圆满而完美地传达出了原片的姿质和神韵,把握了原片的实和虚、真和幻等内容以及地域风貌、人物性别、年龄、个性特征、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等的需要并选择了一批有实力配音演员,将此片的原汁原味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可以说这部译制片的译制是相当成功的。
1998年
1996年
1994年
1993年
剧情:一只名叫赛西的猫,一条名叫机会的狗再加上一条名叫阴影的金毛狗,于旧金山机场逃脱牢笼,欲凭籍自身的力量返回家中。小东西们发觉它们所处的环境与前乡下的境况截   猫狗都可以做朋友? 两只狗与一只猫,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误以为小主人离他们而去,于是展开一次登山涉水,惊险刺激的回家之旅,最后更成为莫逆之交。 三只动物可谓各有性格。金毛猎犬——[绅士],成熟老练、充满智慧;牛头犬——[Chance](特别情商张卫健配音),贪吃贪玩,经常闯祸;富贵猫——[西施](由陈敏儿配音),娇生惯养,性格高傲。 小主人的父母因为要出差,只好把宠物们寄养在朋友的牧场里。习惯了与小主人日夕相对的宠物们,多日不见主人踪影,顿起疑心。在[绅士]的带领下,它们展开了艰辛的回家之旅。旅程中,它们经历重重险阻,先是遇上庞然巨熊,既而又受山狮袭击,惊险横生。[西施]更误坠急流,一度与同伴失散,幸好都能化险为夷。在险峭的山野间,它们发现了一个迷途的女孩。恰巧寻找女孩的搜索队经过,在机灵的[绅士]的带路下,小女孩终于获救,巡逻员得悉它们就是报失了的宠物,于是把它们带回动物收留中心,等待主人认领。然而宠物们误以为会受到虐待,于是合力使计逃出牢笼,回到城市,满以为回家在望,谁知[绅士]误堕深坑,年纪老迈的[绅士]已精疲力竭,无力自救,令Chance与[西施]心急如焚…在Chance的鼓励下,[绅士]爬出了深坑,历尽千辛的三只宠物终于回到了家中。而这一次经历,也让Chance体会和学到了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