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周友朝
Youchao Zhou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3年
拆弹英雄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主演:
孙海英
/
张陆
/
柳小海
/
播放正片
剧情:
影片《拆弹英雄》的主人公形象以全国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兰州军区某报废弹药销毁站副站长陈林为人物原型,为兰州军区个人事迹被拍成电影的第一人。影片讲述了年轻鲁莽的士官高扬不安心于在后勤部队开车的工作,在一次演习中擅自拆解了三枚新型未爆炸弹,被拆弹英雄陈林看中,将其调入自己的拆弹部队,通过陈林的言传身教和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练,高扬终于理解了拆弹精神,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拆弹兵。
2010年
预审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主演:
任程伟
/
刘威葳
/
吴刚
/
毛俊杰
/
吴佩慈
/
播放正片
剧情:
版本一 公安局刑警大队马格菲已年过不惑,他与妻子邵静一直处于冷战状态,两人对于婚姻问题常常爆发矛盾,而邵静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女强人的作风也一直压抑的马格菲的心理。在又一次的争执之后,马格菲偶遇派出所片警李晓阳,随后不久,李晓阳在派出所的一次抓赌行动中头部中枪身亡。 五年后,马格菲和邵静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缓和。 一天,刑警大队抓捕涉嫌经济犯罪的某公司老总王明礼,马格菲意外的在王明礼家中发现了当年挂在李晓阳警车上他未婚妻赵小华送给他的一串子弹风铃,这串子弹风铃在李晓阳被枪杀后,莫名失踪。 王明礼在审讯中利用看守所办公楼修缮的机会,借口上厕所跳楼自杀未遂,对于一个轻微经济案件,王明礼的反常行为受到了马格菲的重视,他开始主动接近王明礼的妻子嘉樱,调查王明礼与李晓阳被害的关系。但是除风铃外,没有得到更多的线索。 邵静疑心很重,在冷战之际又发现马格菲接近嘉樱的举动,嘉樱的美貌使邵静由妒生恨,她为此大为光火,跟马格菲闹得不可开交。 李晓阳的未婚妻赵小华早已调到刑警队工作,在一次交通违章中,她结识了交警刘强,刘强和赵小华及李晓阳当年都是警校的同学。刘强开始了对赵小华的追求。 马格菲和赵小华在射击场打靶时,无意中发现射击场有一幅照片和王明礼家的一幅很像,通过对比,可以断定这张照片是王明礼和射击场的老板杜长生互相拍摄。马格菲认为王明礼和杜长生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开始着重调查两人。经过调查,他发现杜长生是当地有名的毒枭,并且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大毒枭“鱼头”,而王明礼和他是发小,挪用公款很有可能是为杜长生提供毒资,而作为射击场的老板,杜长生的精准枪法难以李晓阳的一枪致命脱离干系。一切猜测顺理成章,但是马格菲却苦于没有任何证据,破案陷入困境。 在调查王明礼案的同时,马格菲对嘉樱的感觉也产生着微妙的变化。邵静敏感的发觉了马格菲的心愫,两人近乎决裂,马格菲也被赶出了家门。 而此时,马格菲却意外撞见嘉樱遭遇入室抢劫。马格菲及时解救嘉樱,并得知劫匪抢劫的主要目标竟是挂在王明礼家的那串李晓阳的子弹风铃。据劫匪交待,鱼头便是幕后的主使。 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嘉樱愿意配合马格菲对王明礼的审讯,王明礼得知杜长生要加害嘉樱后,在嘉樱的亲情攻势下,他终于交待了和杜长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杜长生贩毒的事实。 事态变得严重,马格菲决定打草惊蛇。他去射击场警告杜长生,并故意提及警察李晓阳被枪杀一案。 杜长生果真中计,慌乱之下,劫持了嘉樱,赵小华在跟踪杜长生的时候,也不小心落入了杜长生之手。杜长生持枪挟持两人驾驶车辆准备逃离。嘉樱打通马格菲的手机,保持通话的同时,有意高声报出自己的位置,马格菲通过这一线索,组织刑警队对杜长生进行追堵。 版本二 警员马格菲在预审方面颇具才华,但是他的妻子邵静因为经商,经济条件优越,所以在家里总保持强势,两人常因此处于冷战。 一日,他们偶遇年轻警员李晓阳,然而李晓阳在随后的抓赌行动中意外中枪殉职,马格菲暗自下定决心要将杀人凶手绳之以法,伸张正义。 5年后,马格菲已年过不惑,但是事业上却没有什么进展,相反邵静的生意越做越大,两人的观念和生活更显得格格不入,婚姻走上陌路。此时,李晓阳的案子终于有了线索——马格菲在一次抓捕小额经济案犯罪嫌疑人王明礼的行动中,在其家中发现了随李晓阳被害而一同丢失的那串子弹风铃。在之后的调查中,马格菲与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嘉樱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也因此被领导怀疑调查该案的动机。 就在案件线索还不明朗的时候,王明礼在拘留所自杀未遂,反而使该案成为了调查的重点。经过一番审讯和调查,马格菲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终于挖出了杀害李晓阳的真凶,但是,一个马格菲不敢相信的事实也同时浮出了水面……
2009年
生日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主演:
倪大红
/
罗京民
/
霍泥芳
/
播放正片
剧情:
一个倔强的老头子,六十岁生日,不好好在家里和老伴呆着庆祝,非得背着一坛子自酿红枣酒去城里找大女儿、二儿子、三儿子过。结果快节奏生活下的子女们全然不记得老头子的生日,倔强的老头子一一见过子女后对此行的目的也缄口不提。 于是给了捡破烂的胡来出场的机会。60块大小一致的牛肉,一坛酒,两个悲情的老男人渡过了一个晚上。 为了让李四的子女知道他此行目的是他想让儿女们一起与之渡过人生中唯一的一个60岁生日,于是老胡用捡破烂的三轮车载着李四上了路。只是老胡怎么也想不到,此行他却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后来李四对老胡的儿子胡来成说,虽然只是一坛酒,一个晚上。但这就是生死之交!是啊,怎能不是生死之交呢?老胡用生命想圆了李四此行的梦,只是老天和他开了一个人鬼情未了的玩笑。李四也舍了老伴来试图抚平他对老胡的愧疚。不知道在李四心里究竟抚平了几分,但也终究算圆了老胡拉着才读五年级的儿子千里迢迢跑到城里捡垃圾的梦…… 看着李四一次次跑过的城墙,我突然矫情的感慨,这座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或许唯有那四面古老的城墙没有改变! 小胡说他想不通,为什么原本很简单的事情会被搞得如此复杂。是啊,十几岁的人怎能了解这些成年人的世界?但即使不了解不明白也不能阻止一个少年为了一个固执的等儿女们登门喊“爸”的老头,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败,然后在努力与失败之间受尽委屈。 或许在小胡的小人生观里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他是你们的爸啊,你们怎么能不信不认呢!”也或许正是为了找到答案,小胡才如此不遗余力的周旋于不愿自己上门期待子女们上门的偏执父亲,和一群忙于生活的儿女们之间。 儿女们不明白这个老头子为什么不明明白白说此行庆生的目的;小胡不明白这个老头子为什么不简简单单告诉儿女们:他没死;我亦不明白,生日对老人家来说为何如此重要?! 人人都需要被重视被关怀被关注,人人都想要更多甚至所有人的重视关怀关注。父亲、母亲、爱人、儿子、女儿…… 我们不曾同等重视关怀关注过所有人,为何我们却奢望着得到所有人的?得之其一,人生幸事,足已。
2006年
迅雷之旅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主演:
郑奇
/
王大治
/
王超
/
宋柳
/
播放正片
剧情:
版本一 赵汉清和乔力根是地处大山深处一个叫A512通信六哨的守哨兵。在这个有着四十年光荣历史的国防通信线路守护哨所,赵汉清和乔力根在送走夕阳和迎来日出的每一天,默默地捍卫着身为军人的荣誉。一天,哨所接到连长打来的电话,命令赵汉清和乔力根做好一个野战通信小分队进山演习的后勤保障工作。能来人来深山腹地的哨所,自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接下来的是,赵汉清和乔力根在操作现代野战通信系统的高原面前,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耻辱,尽管这种耻辱不是来自他们本身。 中国有句古语叫“知耻而后勇”。在感受耻辱后的这年秋天,赵汉清和乔力根双双考入西北通信学院,“无巧不成书”的是,和曾经一脸不屑的高原分在同一个大队。或许是曾经被高原看不起的原因,赵汉清和高原在学员队较上了劲。无论是竞争区队长职务,还是各自带领一个区队后的暗中较量,赵汉清和高原都显示了不甘服输的一面。这其中,谁输谁当对方“磨刀石”的“惩罚”创举,不仅激励着每一个学员的心,而且还给同队为数不多的几名女生平添一道风景。 四年的学员生活一晃而过。四年里,有作为获胜者“磨刀”的快感,也有作为失败方甘当“磨刀石”的羞辱。但无论是“磨刀”还是做“磨刀石”,赵汉清和高原,以及他们各自带领的区队都有一种不甘服输的精神,并在增长才干、磨砺品质中把这种精神一直带到毕业的前夕。毕业前夕的野战通信演习开始了。演习导演部将赵汉清和高原带领的两个区队推到了红蓝两军的位置上,让他们在三十二小时内摧毁对方的通信系统。 出发后的赵汉清“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心”的方法对付高原,采用“诱兵深入”和“暗渡陈仓”的计谋,将高原引向县城方向,自己却带领小分队向高原所在指挥车的位置移动。高原深知赵汉清的攻击性格,并针对这种性格做了相应的部署。结果,赵汉清的计划获得成功,在演习即将结束前已经稳操胜券。当两个较劲四年的朋友在胜负都已经不是最后结局的时候,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版本二 一次科技含量极高的信息化军事演习在深山老林中的通信哨所进行着,扎根哨所的赵汉青和乔立根对这支只有三个人的演习部队充满了敬佩,可演习部队里的电脑高手高原却对落后的哨所显得有些不屑,于是演习还没开始,赵汉青和乔立根就对这位骄傲的战友产生了敌意。 演习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设备和高原的技术素质使赵汉青和乔立根认识到了自己和当代信息化战争的差距,两个屡建战功的优秀战士暗下决心,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完善自我,缩短和战友的差距,更好的履行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 不久,赵汉青和乔立根得知他们被破格录取到军校深造,告别了魂牵梦绕的哨所,两人欢欣鼓舞地踏进了人才济济的军校。意外的是,在军校里他们又和“对手” 高原相遇了,原来高原只是那次演习中的实习学员,现在是赵汉青和乔立根的同学。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的三个人百感交集。赵汉青认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他要让高原知道从基层哨所来的兵并不是古董。而从地方入伍的高材生高原也暗下决心,发誓捍卫自己在网络中的优势地位。 在几个人暗中较量的过程中,双方各有胜负,难分高下,正当竞争陷入难解难分的时候,一次决定胜负的机会终于来了,校方决定对这些信息化精英们作一次带有实战性质的作战演练,得到这个消息的赵汉青和乔立根握手相互鼓励,发誓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里彻底打败高原,消灭高原的嚣张气焰。几次和赵汉青、乔立根较量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的高原心里也一直不服气。这次的演习也成了他的最后一搏,所以高原暗暗的为演习做好了准备。 正当几个人为这次演习摩拳擦掌的时候,演习在教官们安排的紧急集合之后突然展开,几个人精心准备的所有绝招在这时候都派不上用场例如,他们必须面对教官们强行提供的设备和任务方式,大家在目瞪口呆、措手不及的同时又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这时大家才明白,教官是在锻炼他们在非常时期、非常状态下的应急反应速度。因为信息化的含义不仅仅是快,更重要的是在敌我双方实力相等的情况下,如何战胜对方,如何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几个精英在明白了教官意图的同时,开始了在技术和智商上的综合较量,演习在激烈的进行中,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动用了非常规作战和逆向思维等种种方式,但还是难分胜负。看到这种情景,教官们却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后赵汉青和高原还是打成了平手,短兵相接的一刻,赵汉青伸出了友好的手。高原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绝不能小看眼前的战友,谦虚的认输了。几个精英携手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朝阳走去。
2001年
高原如梦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尚敬
/
主演:
丁勇岱
/
黄海波
/
张嘉益
/
王大治
/
韩雨芹
/
杨松睿
/
于又川
/
孙海英
/
播放正片
导赏:
《高原如梦》是一部军旅题材电影,讲述了天性自由散漫的汽车兵于小北在拆了兵站政委的车后受到处分,突然到来的紧急任务让他和老兵一起出车上高原,一路上两人不断发生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又开始逐渐相互理解,不料途中汽车搁浅在涨水的河中,于小北发挥出了高超的拆车技术,老兵则用生命洗刷了过去的耻辱,证明了人生的价值。不同于一般的反映军营生活的影视作品,《高原如梦》着眼于人物之间心灵碰撞和情感关系,影片围绕着于小北的心理脉络与情节的逆向发展,制造出戏剧冲突。作为主角的老兵表现出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在特殊地域环境中一个普通军人所付出的牺牲,行为散漫、不愿被纪律约束的于小北正是在不断了解老兵的过程中,受到了启迪,最终改掉一系列的缺点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影片中三个故事的叙事非常流畅,镜头语言的运用巧妙,该画面诗情画意、新颖的三段体故事结构,内在的幽默感、抒情性和浪漫性完美结合,将灰谐的叙事喜感与悲剧融入一体,颇有新意,震撼人心,可视性极强,是一部朴素而多情的电影。深刻再现了新一代年青战士们为了国家甘愿牺牲的青春风采。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高原如梦》虽然关于军人的生活,但意义已经不仅局限于新兵的成长和当代军人,更包含了于小北与战友赵军、老兵之间的感情;政委与赵军的父子情;老兵与妻子的夫妻之情,远超过一般驻守边疆军人题材作品涵盖的内容。对于编剧尚敬来说,《高原如梦》也成为了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正如影片在荣获了第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后尚敬所说:“这部励志、军事题材的主旋律作却能成为大学生们心中的最佳影片,这给我很大的推动力,让我更有信心地创作有趣味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这才有了后来的《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等。”(编辑:方舟)
2000年
情系河西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主演:
王海燕
/
冯自立
/
播放正片
剧情:
香草因未能生育男孩而不惜违法怀孕,但B超显示又是女孩,于是丈夫离她而去,香草做了人流。青年园艺师石头同情香草,虽尽全力但也无法帮助香草,最后离开了他心系的河西。
1996年
一棵树
导演
/
导演:
周友朝
/
主演:
奚美娟
/
陈大伟
/
杨争光
/
曲美琴
/
张子良
/
傅亚男
/
播放正片
导赏:
《一棵树》是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第五代导演后期作品,由奚美娟主演,讲述了以全国劳动模范牛玉琴为原型的主人公一家坚持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故事。电影以平实流畅的镜头语言、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构图展示了西北沙漠苍凉雄浑的自然景观,渺小的人与无垠的沙漠形成二元对立。随着故事展开,表现狂风肆掠的沙漠、干枯的树苗、在沙漠中爬行的甲虫、沙漠边缘的土屋的空镜头进而凸显了西北沙漠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一棵树》多次重复出现朱珠一家人在沙漠中跋涉、种树、护树的影像画面,片中人与生态的关系既含有“人定胜天”的进取精神,也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怜惜之情。片中王旺为了妻子再也不被沙子迷眼而植树的初衷尽管朴实无华,却铮铮有声,彰显着中国西部农民对新生活、爱情和生命的强烈渴望和憧憬,洋溢着他们向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挑战的达观态度和博大胸怀。当丈夫王旺撒手人寰,朱珠并没有被这种厄运所击倒,反而挺起了胸膛,毅然承担了整个家庭的全部重负,并接力率领全家人在沙漠边缘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树。编导对朱珠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一棵树》较之以往的西部电影有了全新的内涵:以往西部电影有聚焦于西部落后、愚昧的风俗以供观众猎奇评说的创作倾向,而《一棵树》继承了传统西部电影审美情趣中的积极部分,同时又以新观念、新视野、亮色度来呈现中国当代农民的原生态。朱珠没有如前代西部人物那样,或去殉道,或去独行,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与自然达成协调模式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积极的胜利者。(编辑:曾奕琦)
1994年
步入辉煌
导演
/
导演:
颜学恕
/
周友朝
/
主演:
王刚
/
徐成林
/
师小红
/
刘欣
/
扈强
/
陆建艺
/
黄寿康
/
陈学刚
/
侯子
/
王远鉴
/
播放正片
导赏:
《步入辉煌》是一部经典的抗日英雄杨靖宇传记电影,讲述“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依然顽强地在敌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游击战。影片以饱满的激情,热情讴歌了杨靖宇将军义薄云天,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及我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操。影片风格冷峻写实,又不失革命乐观主义的热情,展现了以一敌百、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也正是这些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起了最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1990年
菊豆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张艺谋
/
杨凤良
/
主演:
巩俐
/
李保田
/
李纬
/
郑建
/
牛星丽
/
贾兆冀
/
播放正片
导赏:
张艺谋的电影《菊豆》是一部深刻揭示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秩序对人性扭曲与摧残的作品。影片通过菊豆、天青、天白三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中个体欲望与社会伦理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人性的深刻影响。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村,一个封闭、落后的小镇染坊成为了故事的主要舞台。这里的环境,如同一个微观的社会,反映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染坊的主人杨金山,一个冷酷、残暴的封建父权象征,对妻子菊豆的虐待,以及对养子天青的压迫,展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性别的不平等。菊豆的形象则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女性,她在欲望与伦理的夹缝中挣扎,试图寻找自我解放的可能。而天青的角色则更为复杂,他既是封建伦理的受害者,也是其执行者,他的性格缺陷和软弱无能,最终导致了他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菊豆》在视觉艺术上的表现力尤为突出。张艺谋巧妙地运用色彩、光影、构图等电影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视觉世界。影片中的红色染布,既是染坊的主要元素,也是对人物情感和命运的隐喻。红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喜庆和热烈,但在《菊豆》中,它却成为了悲剧的预兆,染布的色彩变化与人物命运的起伏相互呼应,增强了影片的戏剧张力。影片的听觉艺术也同样出色。传统乐器埙的声音贯穿全片,其深沉、哀婉的音色,与影片的悲剧氛围相得益彰。埙的声音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叹息,诉说着人物无法逃脱的命运。此外,影片中的音乐和音效,如染坊中的水声、脚步声,都精心设计,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和情感的传达。《菊豆》的叙事结构紧凑而有力,通过菊豆、天青和天白三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展现了封建伦理道德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影片的结尾,菊豆在绝望中放火烧毁了染坊,这一行为不仅是对封建伦理的反抗,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接受。这一场景的视觉冲击力极强,火焰的红色与染布的红色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菊豆》是一部深刻揭示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对人性摧残的电影。它通过精心构建的视觉和听觉艺术,以及紧凑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悲惨的命运。张艺谋通过这部作品,不仅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对人性、伦理和社会制度提出了深刻的思考。该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编辑:赵敏)
1989年
代号美洲豹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杨凤良
/
张艺谋
/
主演:
刘小宁
/
王学圻
/
葛优
/
巩俐
/
顾岚
/
于荣光
/
徐瑶
/
贾兆冀
/
赵毅
/
杨亚洲
/
播放正片
导赏:
《代号美洲豹》在张艺谋的作品谱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标志着他对于商业片类型探索的开始。在1989年这部影片上映的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中对于商业片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让这部作品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误读,也对张艺谋的创作之路产生了影响。《代号美洲豹》的故事杂糅了动作电影、政治电影的一些元素,讲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因阻止劫机事件携手合作,共同消灭了恐怖分子的故事。演员葛优作为男主角首次挑战了残忍的恐怖分子一角,在劫持私人飞机飞往中国大陆后提出要联系中国台湾当局释放被捕的匪首刘庭君的条件,谈判过程中,不惜杀害人质。与张艺谋多次合作的巩俐则在片中饰演飞机上的女护士,作为内应参与劫机,在目睹人质被残忍杀害后,陷入了良心的谴责。影片最大的看点来自反劫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的故事背景,张艺谋在封闭的机舱空间内和谈判过程中成功营造出紧张的氛围,特战队员的牺牲和人质遇害更塑造出恐怖分子残忍的一面,为最终歼灭战打下了情绪基础。在画面风格上则有着张艺谋一贯的粗犷,多次出现的停机坪杂草和在如血般红日中直升机起降的画面极具美感。伴随着突击队员前行的手持摄影跟拍和狙击手夜视仪中的场面则有了一些探索的意味在其中,是同时期中国电影中并不多见的。这部电影被人津津乐道的是照片蒙太奇的使用。受制于拍摄条件限制,对于驻京外国记者对事件的反应、两岸人员密会和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地街景的呈现都是用照片快速剪辑在一起的,延展了故事的空间。但是这部电影中人物背景交代不清、故事情节编造痕迹明显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使之未能进入张艺谋早期经典作品的行列。(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