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sebeth Steentoft

2018年
2012年
2006年
剧情:【肥皂 A Soap】和【旅行之歌Grbavica】是今年2006德国柏林影展上的两匹黑马,前者获得评审团大奖及最佳新锐导演银熊奖;后者则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继柏林影展之后【肥皂】又纷纷在各大影展中夺得奖项,大放异彩。 导演和编剧的精心佈局,尝试一种直觉而单纯的爱恋,突破人类性别的限制,大胆使用【肥皂】为片名,展现轻盈触及都会男女的受伤心灵,背后随之而来誠挚、真实的瞬间悸动。单看剧本,其中所探讨的两性关係会让人误以为是一部出自阿莫多瓦之手的电影,怪诞而风趣。然而随着故事在银幕上开始娓娓道来,拉斯冯提尔「逗马电影」独特的影像魅力却又开始引领观眾,如洋葱剥皮般层层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男性的独白,沉稳平静地将男女主角内心的情绪转折,变成条理分明的评介註解,一切犹如在「他」的安排之下,换成不同生命舞台的各种角色……。无论在形式或内容都紧紧相扣的电影,描述着幽默和痛苦之间的复杂情感,挑战人们从未成年、懵懂无知进入「成人世界」后,逐一建构完成的种种伦理与观念,重新省思生命中曾经发生,甚至将要发生的「亲密关係与性是否存在」的无边疆界。  荣获今年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及最佳新锐导演银熊奖的【肥皂】,在丹麦女导演克莉丝唐森,充满力量与智慧影像的詮释下,诉说一段超越性别的浪漫爱情故事,演员出色的演出似乎不再只是电影裡的角色,而是生活在我们週遭真实的朋友。  夏洛特经营美容中心很受欢迎,但与当医生的男友生活却日渐乏味,趁他出差开会之际离去,搬进平价公寓结束这段感情,期待一切「新视界」的开始。  认识楼下的薇若妮卡,原以为可以展开新的人生,然而面对新环境和陌生的邻居,眼前突显的却是「乌云密佈」的荆棘难行,她反而感到犹豫困惑,难以回应。  薇若妮卡寻死,夏洛特展现的是当守护天使与狗保姆的潜力,让他捡回一条命。但在拿狗食时,她误把一封重要信函扔进传单堆中,只因为外面传来「美妙的音乐」。 几天后,新窗帘装设落成的庆祝会,夏洛特心烦,不经意地赶走薇若妮卡。令她承受无奈寂寞与自我憎恶的摧残,茫然地「心跳」加剧,吓坏了夏洛特? 爱曾是一种承诺,热爱将会克服一切。夏洛特沉浸在薇若妮卡的关爱中,亲密唤醒「两个灵魂」的渴望。当医生的前男友是否会再出现在夏洛特身边?而那封遗忘在门边的信函,是被找到了…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剧情:本片也是Dogma电影,但完全不是《那个夜晚》(Celebration)或者《白痴》那种沉重的悲剧,手持摄影机的画面也不至于晃得让观众头昏。即使是片中人物面临父母过世、工作不如意、甚至性功能障碍种种悲惨遭遇,看起来都带着荒谬的喜感。     故事随着一位初到小镇的牧师而展开。牧师听从旅馆服务生和教堂助手的建议,参加了夜校开办的义大利语课程,因而认识一位在糕饼店工作的女孩,两人互有好感。这位女孩原本跟父亲同住,不久后她的父亲过世了,刚办完父亲的丧事,她就接到奇怪的通知,要她出席从未谋面的母亲的丧礼。        在母亲的丧礼上,糕饼店女孩发现镇上的女理发师原来就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姊姊。理发师当初照顾酒精中毒的母亲,累得心力交瘁,母亲死后,她开始和一位性格火爆的餐厅服务生谈恋爱。这位餐厅服务生也参加义大利语课,而且程度甚佳,后来他被老板开除了,乾脆转任义大利语课的教师。     旅馆服务生因为受过运动伤害,影响到他追求女人的自信,却不知道厨房的女助手早已暗恋他多时。这位女助手是义大利人,义大利语是母语,有一天却出现在义大利语的课堂上,追求爱情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义大利语班上的同学发起到威尼斯旅游,浪漫的水都能不能令这三对男女的恋情有个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