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a Siniawski

2000年
剧情:  《舞动人生》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芭蕾艺术执着的爱,使他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实现梦想的动人故事。      11岁的小男孩比利-艾略特(杰米-贝尔饰)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从小就和他的父亲、兄长生活在英国的北部小镇。他每周要去上拳击训练课。一天,在上训练课时,他偶然接触了芭蕾舞,这美奂绝伦的艺术立刻深深地迷住了他,而这个男孩也让严厉的芭蕾指导老师威尔金森夫人(朱莉-沃尔特斯饰)眼前一亮,她发现比利是一个很难得的、极具天赋的芭蕾苗子。威尔金森夫人有着一张过于尖刻的利嘴,手里也总是拿着一支香烟,可当她看到比利有如此难得的舞蹈潜质时,也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甚至放弃其他的芭蕾女弟子,全身心地培养比利。      然而比利学习芭蕾的事情始终瞒着他那独身的父亲(加里-刘易斯饰)和专横的兄长(杰米-德拉文饰)。矿上的罢工工潮,使他们在为吃饱肚子而努力地挣扎着。当他们终于发现比利把学习拳击的学费浪费在了毫无男子汉气概的芭蕾上时,一场家庭冲突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比利的祖母(琼-海伍德饰)也不赞成他去学习芭蕾。因此他只能从他的好朋友迈克尔(斯图尔特-韦尔斯饰)那儿找到一丝安慰,这也使得俩人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了。        与此同时,威尔金森夫人也积极鼓动比利去报考伦敦的“皇家芭蕾学校\",她认为在那里,比利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也可以彻底摆脱家庭环境对他的巨大压力。        而比利却陷入了对家庭的责任和实现自己理想的矛盾之中,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对芭蕾爱是他无法抗拒的,芭蕾是他的激情所在,也是他的命运所系。     幕后:      导演斯蒂文·德奥瑞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而制片独具慧眼的找到他也不是偶然。主要是因为该片的编剧芬尼曾与斯蒂文合作过一部短片,两人配合十分默契,所以在芬尼完成剧本后,第一个便想到了斯蒂文,两人得以再次共同组队。      影片的男主人公比利·艾利奥特是由现年13岁的杰米·贝尔扮演,本片也是6岁起便开始习舞的贝尔第一次演电影,他是从3000多名英格兰少年中,通过层层考核筛选出来的。据说,在挑选“比利\"的过程中,导演、编剧和制片一直存在意见分歧,直到杰米走进他们的视线三人才同时举牌通过。      该片没有大牌明星加盟,所用的导演和几位主要演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影片的拍摄。就连发行公司环球视点都是环球影业刚成立不久的新公司。而影片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在戛纳上映后好评如潮,并得到了BBC影评人的充分肯定。接着在多伦多影展上与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同时获奖。作为一部仅耗资290万英镑的低成本影片,《舞动人生》便取得诸多殊荣,相信制片商也是始料未及的。
1976年
1975年
1971年
剧情:  本片根据百老汇的长篇音乐剧改编而成。本片的票房收入达250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由好莱坞制作的较为成功的音乐喜剧片。     贫困的送奶工人特伊(以色列男演员托普饰)生活在一个乌克兰族的犹太人居住区,在那里,他不得不忍受来自非犹太居民的歧视;五个女儿理不清的感情纠葛也让他操碎了心。特伊常常不堪生活重压,却无法从妻子格特(诺玛.科恩饰)那里得到丝毫慰藉,为排解苦闷,他更愿意向上帝倾述衷肠。    特伊一心想把大女儿特拉嫁给有钱的屠夫拉查.沃夫,然而,事与愿违,特拉却爱上了穷裁缝默特.卡姆佐(里奥纳多.弗雷饰),此时的特伊不得不为女儿另做打算。特伊认为自己要比那些整天骑在他头上的非犹太人大宽容得多,可最终还是不能接受另一个女儿夏娃决定和非犹太人菲得卡结婚的想法。当他和邻居被沙皇的手下从居住地强行赶走后,一向循规蹈矩的特伊这才意识到必须改变过去的处世哲学,重新猹始生活。  《Fiddler on the Roof》是根据阿列切姆的犹太文学作品改编的两幕音乐剧。由Jerry Bock作曲,Sheldon Harnick作词。由著名的杰罗姆.罗宾斯编舞。 1964年在纽约首演,并多次获得殊荣。1965年获第十九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舞等七项大奖。1972年因该剧在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而获得第26届托尼奖特别奖。91年获最佳重演奖。 
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