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Sievernich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89年
1987年
剧情:版本一: 都柏林市好客的三姐妹,每年都在家举办新年宴会,亲朋好友籍此机相聚畅谈,均感快慰。宴会散席之后女主角在楼梯间听到男高音清唱的一首爱尔兰古老的情歌,忆及年轻时她的情人爱唱的同一首歌。在回到旅馆之后,坦然向丈夫道出情人为她殉情而死的往事,令丈夫惊觉到:原来他对太太的了解是那么少!而人的心灵又是如此幽黯深远! 版本二: 1904年初,爱尔兰都柏林市,凯特和朱莉亚·莫肯两姐妹于一个落雪的晚上在家中举行了晚会。外甥女玛丽负责张罗一切。莫肯姐妹的侄子加布里尔携妻子格丽塔也来参加。格丽塔在晚会接近尾声时听到了一首熟悉而忧伤的古老民歌《奥林的小情人》,她站在楼梯上一动不动地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没有注意到丈夫正看着她。晚会结束后,格丽塔以激动的心情对加布里尔说,那首民歌使她想起了发生在少女时代的一件往事:在故乡爱尔兰的高尔韦,一个17岁的少年迈克尔爱上了她,经常对她唱这首歌。后来,她要到都柏林去上学,在离开的前夕,为了同她告别,生着病的迈克尔顶着风雪去见她,并在窗外站了很长时间。一个星期后,迈克尔死了。格丽塔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迈克尔是为她而死的。夜深了,格丽塔进入了沉沉的梦乡,但加布里尔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起来站到窗边望着外面的茫茫大雪,想到了那个死去的少年,想到了他那被白雪覆盖的坟墓,想到了死亡。他感到孤独而凄凉:他从来就没能拥有过这样的爱情。
剧情:版本一   丹尼尔和卡西尔是守护柏林的两个天使,不过这两个天使和其他天使一样,没有竖琴和翅膀。他们穿着大衣长袍穿行在这座城市里,可以不为人知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以知道人类心里的想法。但他们只能默默观察人们的举动,研究人们的生活,无法与人们交流,因为只有其他天使和孩子们可以看到他们。一天,丹尼尔来到一个马戏团,见到正在练习走钢丝的女演员玛瑞安,竟然对她一见钟情。由于演出资金不足,马戏团必须解散,玛瑞安独自踯躅在路上,想着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对玛瑞安的爱怜令丹尼尔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变成一个凡人,和玛瑞安在一起,驱散她的消沉,分担她的痛苦。 版本二   柏林由两位天使守护着,一个是对人世疾苦冷眼旁观的卡西尔,另一个是常常感怀于人类疾苦的丹密尔(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二人穿着宽大的天使袍,在城市各处游荡,倾听人们的祈祷,默默观察人们的内心世界。马戏团玛瑞安(苏韦戈•多马丁Solveig Dommartin 饰)的心事引来了丹密尔的同情,因为马戏团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玛瑞安满心烦恼。这个马戏团的天使演员令丹密尔动了凡心,他决定化作凡人,追求一段美满感情。 版本三   本片描述两个天使丹密尔和卡西尔奉派守护着西柏林,穿梭城中每一角落,倾听人们的梦想和忧虑。卡西尔冷漠看待人间的种种愁困,而丹密尔却总怀着赤子之心,为人间的疾困而感怀。一天,丹密尔在马戏团中看到女空中飞人玛丽昂正作演出前的最后排练,她穿着翅膀打扮有如天使,丹密尔被她吸引,在倾听了她的内心秘密之后更爱上了她,于是毅然下凡来追求可触可感的真正爱情。
1986年
1982年
剧情:  在1982年的戛纳电影节,Wim Wenders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拍摄计划,他邀请了所有来到电影节上的导演,给他们一个房间,一架16毫米的摄象机,还有10分钟的胶片,请他们在这台承载过他们最初梦想的机器面前,在一个观察自己又被自己观察的见证者面前,陈述自己对于“The future of CINEMA”的看法。   CINEMA,如果我们现在翻开一本中英辞典,会看见它在英文中的含义包括了“电影”与“电影院”。而在1982年的5月,时代正在将“电影”慢慢从短暂的定义中剔除,Cinema在电影发明的最初几十年里将电影与电影院捆绑在一起,然而正如我们成长的最初将爱情与婚姻当成一回事一样,岁月的行进并不会容忍最初的美好。电影院不再是电影传播的唯一选择,电视与录映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再扩展一步来说,电影也不再是影象制作的唯一形式,人们可以开始在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上观看仅仅是几秒钟前从月球上传来的图象。   Wim Wenders的纪录片计划邀请了这届戛纳电影节上的所有导演,其中包括了Werner Herzog(赫尔佐格),Rainer Fassbinder(法西宾德),Steven Spielberg(斯皮尔伯格),Jean-Luc Godard(自以为是的戈达尔),Antonioni(安东尼奥尼)。他们被邀请到戛纳Martinez宾馆的666号房间去完成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10分钟自由陈述,他们是一些普通人,是一些狂想者,是一些在未来即将到来的时候充满绝望与颤抖的试探的人。而当所有的导演在这个房间里完成了陈述之后,Wim Wenders把这部纪录片称做“Chambre 666”(666号房间)。(Liar / 云上的日子)
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