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后

Hou Shih

1984年
剧情: 明末,藩封洛阳的福王及其世子朱由菘,横征暴敛、欺压庶民,就连少林寺也不能幸免。一日,小福王假传圣旨,以"御边"为名,敕令五百僧兵远征,无令不得撤回。童灯、童灵等小沙弥请求广慈师傅暗授武艺,以防山门不测。方丈得知此事,指责广慈身为厨头,不务本份,严禁广慈授武。广慈得不到方丈的依允,反遭斥责,只得偷偷带着徒弟练功。童灯心急如焚,苦练不辍,但又暗自叹息,实指望早日练得真功给爹报仇,却练的都是劈柴做饭,走桩桃水。广慈看出他的心思,劝他练功要有恒心,报仇要等待时机。原来,童灯的爹张铁头因给李自成带过路,夫妻双双死在小福王的"霹雳旋风腿"下。童灯和表妹小翠为童灯舅舅抚养,后因舅舅白玉峰要迎接闯王,才将童灯托付给广慈。小福王的"旋风腿",唯有"童子功"才能破除。广慈向童灯等小沙弥细心传授。正当童灯等学有所成时,被福王府得知,小福王传令在少林寺各处设卡,欲加追捕,并让王府孙太监借休养为名,赖在少林寺中监视。孙太监发现童灯是张铁头的儿子,便要把他带回福王府发落,被高僧阿舍黎所救,阿舍黎乘机宣布童灯来路不正,屡犯寺规,逐出山门。童灯心领神会,告别少林寺,带出了广慈急需送给闯王的密函,赶到洛阳五龙潭与表妹小翠接上了头。小翠引童灯投奔闯王,不意遇到小福王举兵少林,五百僧兵闻讯折回,为小福王伏兵所阻。童灯巧施妙计,阻敌于山门之外,并以"童子拜佛"制服了小福王的"霹雳旋风腿"。闯王准备攻打洛阳,老福王担心少林寺与闯王联合,决定让小福王先消灭少林。少林众僧已有准备,与官兵展开殊死搏斗。虽然广慈、童灯等武艺高强,还有随后奉闯王之命前来助战的白玉峰和小翠,终寡不敌众。危急时刻,少林僧兵在完成协助闯王对洛阳的包围后赶回少林,众僧将小福王杀得荒而逃。童灯等人和闯王一起攻下洛阳城,拿下福王府。
1982年
导赏:1982年,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造就了“万人空巷看少林”的盛况。这部影片将武术、复仇、爱情等商业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风靡国内外,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一。该片以当时每张1毛钱的票价,创造出1.6亿元的票房奇迹。影片中的所有演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最优秀的专业武者中选拔而出。李连杰在当时是全国五届武术全能冠军,计春华、胡坚强等人也在不同方面在全国独占鳌头,于海、于承惠等更是武坛泰斗。就是这样一批从未涉足影坛的表演新人初登银幕便创造了惊人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前无古人并且迄今为止是后无来者的效果。《少林寺》的放映使中国人对其几乎妇孺皆知,而且让少林寺远播海外,众多的国际友人与海外朋友慕名而来,让“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深入人心。少林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在2010年8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它也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形成了以武术为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电影中的少林寺内开阔雄伟、庄严肃穆,重重庙宇中的佛像庄严华美,僧众在寺内或诵经或习武,表现出与世俗截然不同的具有时空纵深感的奇观化的宗教空间。少林寺外山川秀美,寺内武僧每日双臂悬空手持木桶,在晨光中从寺中鱼贯而出,在山林掩映的小径中拾阶而下,到居于山下的清澈小溪中打水,小溪旁的青草地上有牧羊女唱着优美的歌儿放牧。《少林寺》电影地志空间的拼贴创作,为少林寺现实空间生产提供了绝佳的地域景观样本。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拍电影还缺少特效,但是《少林寺》却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武术、新风格成就了中国功夫片最辉煌的时刻之一,完成了真功夫、硬碰硬的实拍动作镜头,是中华武学精髓的极致展示与阳刚精神的体现。电影《少林寺》所打造的新派武侠美学,注重的不是奇诡的影像奇观,而是尽显大家风范的武学传承。影片质感返璞归真,大量运用长镜头拍摄,在平地中辗转腾挪,真刀实枪地进行搏击,武打动作的设计独具匠心,展现出实打实的真功夫,兼顾了武侠片的“动感”特质。少林电影是武侠功夫类型电影中的典型代表,少林电影所蕴含的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在电影中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深邃而持久的思想力量。电影《少林寺》公映已有四十年,作为开创电影传播神话的作品,它的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编辑:赵敏)
1964年
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