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乃社

Naishe Zhai

有片源
2012年
2010年
2009年
导赏:电影《袁隆平》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传记片,更是在立足袁隆平院士现实生活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以小见大,深度还原其人生精神与时代责任,突破了常规国产传记电影的创新之作。在影片中,我们既能看到尊重历史、深度还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能欣赏到浪漫诗意的表现方式。我们不仅是在欣赏一部优秀的影片,更是直接与袁隆平院士对话,立体、生动地走进袁老的传奇人生。影片以尊重史实、寻根究底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去深度还原袁老在困境中的科研奋斗历程,真实地刻画出他质朴低调、不屈不挠的人格精神,尤以细节取胜。譬如,为了让人们吃饱饭,袁隆平废寝忘食,长期在烈日中穿梭、在泥水里跋涉;当讲课时黑板擦坏了,他就用自己的袖子来擦黑板;为了能让自水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拿出自己所用的被单,涂黑以后为水稻遮挡太阳的暴晒……在表现袁隆平和妻子董婕的爱情生活时,不采用海盟海誓、甜言蜜语的浮夸式影视镜头,而是通过一系列微妙的眼神、不起眼的动作来凸显他们同甘共苦、真挚质朴的夫妻情感。影片不仅真实地讲述袁老人生经历,还通过艺术化的浪漫主义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将生活片段的简单组合升华重塑,给予人极大的感染力与精神感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影片对于色彩的创造性运用。绿色、蓝色、金黄色是全片的主色调。绿色,寓意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奇迹。蓝色,隐喻袁隆平大海一样的情怀。金黄色映衬金黄色稻穗,这是大自然的美景,更是袁隆平梦想成真的收获。三大色块营造了一片艺术天地,实现了人景合一的气氛与意境,拓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色彩将影片谱就为一首自然流畅、含蓄隽永的激情之歌,彰显出袁隆平院士感人肺腑的高尚品格。(编辑:刘旭峰)
2007年
剧情:  臬司府总捕头武良因查处贪吏得罪地方官员无数,遭到地方官员百般陷害。武良遇害后,以臬台大人为首的一伙贪官污吏暗自庆幸,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继续鱼肉百姓,欺上瞒下,过快乐逍遥的神仙日子。然而,以臬台大人为首的贪官污吏高兴太早,武良虽死,武良的阴魂却时常出现在污吏们的身前脑后,吓得参与陷害武良的一帮贪官污吏魂不守舍,寝食不安,人人自危。   为扫除武良阴魂的不休纠缠,避免自己作恶劣行暴露,唐盛和岳玉美两位知府大人采信算命先生的建议,结伴前往八台山风灵寺求助于住持高僧本尘大师。时逢大师云游,唐、岳两位大人被托钵师傅推荐到八台上下这是客栈住宿等候。   这是客栈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诀别朝廷行走江湖的前督察院总捕头铁飞花。诀别朝廷行走江湖以来,铁飞花为宏伟抱负不能实现而郁郁寡欢。在本尘大师的开导下,铁飞花在钟灵毓秀的八台下开起客栈,静养悟道,伺机复出。客栈开张以来,无人问津,生意冷淡,突然来了两位大人留宿住店,铁飞花和柳儿喜出望外,安排伙计热情接待。   说来也怪,一度冷清的客栈前后不到两个时辰的工夫,邵阳知府周力大人、庆阳知府康劲川大人、兵员道王侧峰道员、知州水易览、陈朝禄大人先后入店,一个共同的目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进香求佛,行善积德,没有一个承认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遭到武良阴魂的纠缠,深感前程和性命不保。不愿说出真实的目的,铁飞花自然不去计较,楼上楼下地尽心伺候。表面平静的这是客栈,其实早已被武良的阴魂所笼罩。入夜时分,月上枝头,阴风乍起,冷森恐怖,第一个看见武良阴魂的,就是知府唐大人。在这是客栈看见武良的阴魂,其他几个大人开始还不相信,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住进这是客栈的大人们担心、疑惑、猜测、甚至是内讧。   经历阴魂缠身、性命不保的极度惊恐,大人们开始听信铁飞花的建议,离开这是客栈自顾奔命。可怜自顾奔命的路程也被武良的阴魂所笼罩,众大人在武良阴魂的笼罩下吃苦不浅,只有王侧峰大人发现其中秘密。原来,武良并没有死,所有的与武良有关的阴魂都是铁飞花一手操作。可惜,王大人发现秘密为时晚矣,武良的“阴魂”已经让心中有鬼的贪吏们供认不讳,等候应有的惩罚。
2005年
剧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担任琴岛港固机吊装队队长的徐振国,在海港飞速发展、吞吐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已经把眼光盯在吊具革新、提高吊装效率上。比吊具革新方案顺利通过更让徐振国兴奋的,是琴岛港要安装世界上最先进的桥吊。受多年的好友、港务局设备处常处长委派,徐队长率队到上海学习。简短地学习后,等待徐队长的,是日益繁忙的吊装任务和弄懂桥吊操作规程的一大堆资料。 新安装的两部桥吊是从德国引进的。作为商业秘密,在桥吊出现操作问题时,德国工程师只负责维修,对于关键技术只字不漏。但徐振国凭着一股超常的钻研精神,楞是啃完了二十多块电路模板,并着手编写桥吊操作规程。在徐振国的带领下,桥吊队的工人们个顶个的都是操作能手,琴岛港也因为桥吊效率的提高,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期。 几年过去了。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是港务局局长的老常改革了港务局多年不变的体制,大胆将工资向一线倾斜,实行计件工资,并撤消机关科室,充实一线人员,极大地提高了一线吊装工人的工作热情。在常局锐意革新求发展思路的鼓励下,徐振国率领一班人马不断向世界吊装速度记录冲刺。面对日益发展的海运形势和港口吞吐的急剧增加,港务局决定,在老码头的基础上,再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桥吊码头。 常局长的果断决定和超前发展思路又一次把徐振国推到风口浪尖。然而,天底下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就在常局出国寻求新港合作伙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将老码头的两部桥吊刮倒。为推卸责任,徐振国所在公司的黄经理在港务局工作会议上委婉表露要给予徐振国处分的想法。纯粹的一起自然灾害却要记在徐队长的头上,让包括黄经理小舅子在内的所有人都为此愤愤不平。 黄总经理的狭隘和自私不断影响了内部团结,还一再延误了新港码头十二部新引进桥吊的安装。在离新港投入使用还有一个月时间的时候,被黄总经理安排到安全科当科长的徐振国主动请缨,被常局任命为新港桥吊安装总指挥。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但徐振国立下军令状,想方设法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新桥吊安装任务,让一个现代化的海港码头矗立在琴岛,并以一个中国金牌工人的风采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吊装记录。   
2002年
2001年
真心
真心

演员(饰 吴登宏)/

导演:广春兰/
类型:剧情/
导赏:影片由新疆锡伯族女导演广春兰执导,取材自原乌恰县的县医院院长吴登云扎根高原,忘我奉献三十多年的感人故事。由于故事时间跨度较大,最终由两位演员共同塑造了不同人生阶段的吴登云角色。曾在这部电影之前成功塑造《三国演义》中曹操、《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鲍国安饰演中年吴登云,首次“触电”大银幕的田雨则出演青年吴登云。吴登云用自己的身心和血肉挽救了一批批生命垂危的病人,忠实履行了一名人民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他的无私奉献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在刻画他的模范事件时,主要笔墨用在了烧伤手术和地震后救灾两处。为了救助严重烧伤的孩子,吴登云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忍痛割下自己的皮肤,让银幕前的观众感受到了医者的牺牲精神。在地震后,吴登云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伤员,几天几夜不合眼,为灾区百姓们带来生的希望。与其他主旋律人物传记片不同的是,《真心》的创作者并非只做到模范事迹的堆砌,还重点描写了主人公和妻子、女儿、父亲之间的情感状态。其中,妻子的离开给了剧中人物一定的情感宣泄空间,通过妻子的描述也令观众更加景仰吴登云的人格。而在处理女儿离世的过程中,编剧有意压制了吴登云感情的宣泄,将悲伤和痛苦延长,使得角色更加丰满、平实,观众的情绪也和主角共同起伏。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所称赞的:“作为一部叙写活着的英雄的影片,《真心》是美的,这种美,来之于它的不矫饰,不做作,不卖弄中使人看到的真,来之于在质朴的叙述中所窥见的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