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冠文

Michael Hui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2024年上映的香港电影《误判》,以真实冤案为蓝本构建了一场司法正义与人性挣扎的思考。这部影片在香港动作类型电影的框架下融合了社会批判与法治反思,以严肃议题拓展了类型片的表达边界,它未将正义简化为善恶对立的道德寓言,而是以冷峻笔触剖析司法系统的结构性矛盾。影片以“代收快递误判案”切入,年轻人马家杰因轻信他人而卷入贩毒案。影片通过霍子豪与检察官杨铁立的理念冲突,揭示了司法从业者在效率至上与真相至上之间的伦理困境。当霍子豪在法庭上宣言“正义是盏永恒明灯”时,影片便完成了对法治理想的浪漫致敬,也以马家杰案的“纠错”机制表明制度与人性的共生关系。这种在类型框架内平衡商业诉求与社会批判的尝试,或将为华语犯罪片开辟新的叙事路径。作为甄子丹自导自演的作品,《误判》动作场景紧张刺激,但也并未囿于传统动作片的暴力奇观,片中五场核心动作戏均服务于叙事逻辑。影片创新性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拍摄枪战场面,通过沉浸式视听语言强化观众对司法暴力的切肤体验使动作场景超越感官刺激。“动作叙事化”的尝试延续了经典动作片《导火线》《杀破狼》的硬核风格,又赋予打斗以社会学意义的能指。《误判》的创作可视为香港电影工业自我革新的缩影。一方面,影片通过张智霖、吕良伟等“老面孔”与新锐演员的搭配,维系了港片特有的市井气质与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其以真实案件为基底,将动作类型与社会议题嫁接,呼应了近年《白日之下》《年少日记》等港片对现实痛点的关注趋势。(编辑:婧怡)
导赏:陈茂贤执导的《破·地狱》以香港殡葬业为切口,借一场道教仪式“破地狱”之名,叩问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情感救赎。影片通过婚礼策划师道生(黄子华饰)被迫转型为葬礼经纪人的荒诞经历,将生死、亲情、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编织成一部兼具黑色幽默与人文深度的社会寓言。“破地狱”本是道教超度亡魂的仪式,导演却将其转化为对现世“地狱”的隐喻。片中,道生初入殡葬业时,以商业逻辑解构传统丧仪,认为“活人比死人重要”,甚至将法事流程包装成网红直播,与传统喃呒师傅文哥(许冠文 饰)的坚守形成激烈碰撞。随着剧情推进,观众逐渐发现,真正的“地狱”并非幽冥世界,而是生者的执念与创伤:丧子母亲无法释怀的悲痛、同性恋人被世俗阻隔的遗憾、父权家庭中女儿的压抑与挣扎……影片通过五段葬礼故事,层层剥开香港社会的隐痛,最终指向“破地狱”的终极意义——生者与自我、与他人的和解。黄子华与许冠文的对手戏是影片的灵魂。道生从功利主义的“渡生人”到理解“渡亡者亦是渡己”的转变,与文哥从顽固守旧到接纳女儿文玥继承衣钵的觉醒,构成双线并行的成长叙事。文哥临终前写给女儿的遗书,既是对重男轻女传统的忏悔,也暗合香港文化代际交替的困境——传统仪式需在新时代找到存续的意义。卫诗雅饰演的文玥则成为打破性别桎梏的符号,她在男性主导的殡葬业中挣扎求生,最终以女性视角重构仪式伦理,赋予“破地狱”新的精神内核。影片以红磡殡葬街为舞台,将香港独特的“盂兰文化”融入叙事:纸扎酆都城、米粒渡魂舟、喷火净罪等细节,既是民俗奇观,也是情感载体。导演陈茂贤在保留港式市井烟火气的同时,大胆解构传统——电子蜡烛与VR模拟地狱的设定,暗示科技冲击下文化基因的坚守与变异。影片对生死议题的深刻叩问,以及对香港本土文化的细腻呈现,使其成为近年港片中罕见的兼具商业性与作者性的佳作。(编辑:婧怡)
2023年
2021年
2016年
2014年
2012年
2006年
导赏:《宝贝计划》被影迷称赞为是已故导演陈木胜最成熟的作品,也是成龙参与编剧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电影,是港片喜剧的经典之作。影片在弘扬人性和亲情方面着力颇多,在喜剧情节中融入对观众的教导,展现出成龙受早期默片影响在喜剧创作中的思考和天赋。在片中,成龙尝试小混混的角色,饰演的人字拖是一个不务正业、游戏人生,总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就连父亲也对他失望至极,但这样一个角色却在象征自然纯美的婴儿感召下,演化为善良、真情的捍卫者,成为了成龙银幕形象中一次可贵的尝试。古天乐出演的百达通、许冠文饰演的包租公则与成龙的角色一样以盗窃为生,呈现出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亲情的疏离,印证了人性的贪婪、道德的缺失和金钱的吸引力。陈木胜巧妙的瞄准这类因钱而疯狂的人群,通过人物性格的变化,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将故事推向一个个的高潮。喜剧元素的出现给《宝贝计划》带来不少亮点,尤其是成龙与古天乐一同抚养婴儿的段落,由于母亲的缺失,两个男人担负起了相应的职责,性别错位导致的笑料包袱通过超市选购各种商品和服务员的“误解”达到高潮,两人面对婴儿迸发出的幽默对话更是一种率性自然的人性流露,通过这种戏谑式的表达也消解了观众们对于小偷的仇恨。擅长动作戏份的成龙更是再次上演在狭小空间里一对多的打戏,各种家具用品也成为了顺手的工具。此外,成龙顺着排水管下楼、在车流穿梭的十字路口救下婴儿车中的婴儿更是令观众们捏了一把汗,从《A计划》等片中“演化”而来的动作招式更是兼具了观赏性和娱乐性。这部电影也是成龙与陈木胜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成为了两个人作品中的永恒经典。(编辑:方舟)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