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Jun Li

有片源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导赏:《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片,延续了系列前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大事件、大场面、大制作的特点,宏观的磅礴气势与局部的精细描画相得宜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本片巨细靡遗地真实再现了平津战役的战况进程,其中,为了完成毛泽东对于傅作义“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华北野战军将士在隆冬时节横渡冰河的“下饺子”一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影片对傅作义这一角色的塑造也颇具新意,他不再是简单的敌方反派,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和决策过程的军事领袖,此般观念创新,使得影片更具深度和观赏性。剧情中“进京赶考”一段“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慨,体现了平津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建立新政权的伟大开篇。《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凭借其精湛的导演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斩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是我国战争文献故事片中的精品佳作。(编辑:曾奕琦)
1991年
剧情: 美丽的海滨城市。一天,突然从一豪华宾馆里冲出一位少女。尾随其后的两个歹徒打倒拦阻的保安人员,劫持小姑娘和汽车飞快地向郊外逃窜。我公安机关接到报案,立即派刑警队长叶飞扬组织追击。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抢救出倒在血泪中的少女徐雪雁,抓获了受伤的歹徒孙雄,另一个歹待丁小群被击毙。艺术体操运动员曹梅梅和农郁及正在热恋之中。一天,曹梅梅到敦煌时装店选衣服,受到服装设计师、老板黄勉良的恭维,顿时引起站在柜台内俨然假老板娘的马丽的醋意。原来,马丽红和农郁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因农郁得罪了丁小群同伙,丁小群为逼农郁入伙,指使后下爪落在农郁的面前蹂躏了马丽红。在强暴和兽性面前,农郁低头了,从此马丽红和他分道扬镳。自从和黄勉良姘居后,马丽红有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她心绪不宁,觉得黄勉良形迹可疑。来敦煌时装店订做服装的苏小菊在离开时装店不久就失踪了。叶飞几次提审孙雄,终于使他供认了香港专门从事贩毒、卖淫、诈骗、拐卖妇女的黑鹰集团的活动,并说出奉命潜入大陆为黑鹰集团诱拐绝色美人的罪行。丁小群毙命,孙雄暴露,马丽红和叶飞扬妹妹叶小野频繁来往,这一切引起黑鹰集团的警惕,他们的活动更加隐秘。曹梅梅和马丽红先后失踪,连到处寻找马丽红下落的叶小野,也被农郁及带到效外别墅落入黑鹰集团的魔掌。公安局郑局长分析歹徒可能外逃,决定收网,他指挥各路人马迅速包围别墅。就在歹徒做好一切出逃准备时,叶飞扬已率公安干警冲进了别墅,经过激烈的枪战,终于捣毁了黑鹰集团的黑据点,救出了身陷魔窟的少女们。 
1990年
导赏:“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成为历史,但假如我们有暇在棋盘上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布局的奇妙莫测,感受到那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献礼片,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史诗巨制,本片以极高的规格逼真复现了辽沈战役这一解放战争中扭转乾坤的开局形势。影片讴歌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统帅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革命胆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了我军指战员勇猛顽强、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和无坚不摧、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影片的主线表现了围绕锦州这一战略要地,国共两方在统帅部的决策、前线司令部的谋划以及战斗部队的交火等多层面进行的惊心动魄的交锋,并在其中穿插了中原战场和西北战场的战况、毛泽东与肖三回忆青少年时代、华北野战军的调动、奇袭西柏坡、蒋介石就职会、蒋经国试图经济改革等若干事件,表现出战争中矛盾的复杂性。通过深刻描摹战争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本片揭示出旧中国的灭亡、新中国的诞生并非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负所致,而是有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崩溃,以及由此引起民怨沸腾的深刻根源,极具历史厚度。《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既有恢弘的战争场面,又在细节上抒情写意,构成一种张弛有度、疏密相间的节奏韵律,如序幕中气势磅礴的冰裂,和毛泽东爬上黄土高坡;塔山阵地战中用高速摄影拍摄的小战士牺牲和缓缓飘落的红围巾;万籁俱寂中铁丝网上挂着的棉絮和军号……这些具有史诗质感和情绪张力的视听造型,赋予了影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编辑:曾奕琦)
1981年
剧情: 川西葫芦坝的许茂老汉一生养了九个女儿。他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们长大。十年动乱中,大姑娘由于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丈夫金东水被批判斗争,含恨离世。温柔的四姑娘秀云被造反起家、窃取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职位的郑百如强行占有,后被迫结婚,不久又遭遗弃。变得沉默寡言的秀云因拒绝三姑娘秋云为她说妥的婚事,引起老父与众姐妹的不满。他们哪里知道,秀云疼爱死去的大姐留下的孩子,无限同情大姐夫金东水的遭遇。1975年,县里派工作组进村搞整顿,心怀鬼胎的郑百如夜闯秀云小屋,要求复婚,被秀云赶出。恼羞成怒的郑百如大肆散布流言蜚语,诬蔑秀云与金东水有不正当关系,在葫芦坝掀起一场风波。郑百如的恶毒诬陷 、老爹的无情斥责、亲姐妹的怀疑怨恨以及金东水的故意疏远,逼得秀云投河自尽,幸为工作组长颜少春和金东水所救,他们鼓起了她与邪恶势力抗争的勇气。经过调查研究,工作组停止了郑百如的工作,恢复了金东水的职务。泼辣而善良的三姑娘理解了秀云,仗义执言,鼓励妹妹建立新的家庭。在颜少春的撮合下,许茂老汉同意了秀云和东水的婚事。正当葫芦坝重现生机之际,全国又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郑百如之流蠢蠢欲动,工作组被迫撤离。秀云为颜组长送行,坚定地表示她要同金东水、老爹和姐妹们一起,抗拒任何歪风邪气,迎接葫芦坝未来的春天。
1979年
导赏:《归心似箭》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连长魏得胜掉队后命运和遭遇的电影。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取得了成功,更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高度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战争年代人物群像的生动画卷。魏得胜的形象既坚强又充满人性,他在面对生死、金钱和爱情三关的考验中,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深厚的无产阶级情怀。特别是影片对魏得胜和玉贞之间爱情的细腻描绘,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深化了电影的主题。他们的爱情质朴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这种真实感人的情感表达,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斯琴高娃在影片中的表演,更是将玉贞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既有激情又不失含蓄,深刻地刻画了玉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无论是在细心照料魏得胜时的温柔体贴,还是在面对爱情时的大胆表白,斯琴高娃都以她真挚的表演感染了观众,使玉贞这一角色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形象。影片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完美,通过精心设计的照明和色彩,成功地烘托了气氛和深化了主题。如影片前半部分以冷色调为主,通过阴天、狂风、大雪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冷的环境气氛,反映了主人公沉重、压抑的心情。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色彩逐渐变得明亮温暖,不仅反映了主人公心理变化,也象征着从冬天到春天的季节更替,预示着希望和新生。影片的导演李俊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和民族化的艺术追求。他没有盲目追求形式的美,而是着力于朴素、真实、自然的表现手法。这种艺术处理不仅使影片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真挚动人,也使影片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个性。此外,《归心似箭》在爱情描写上的成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归心似箭》是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电影作品。这部电影是对抗日战争时期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颂,也是对人性中美好情感的深情讴歌。它将永远留在中国电影的宝库中,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财富。恰如导演严寄洲的评价:该片没有编排离奇曲折的情节,没有追求叱咤风云的大场面,没有耍弄装腔作势的廉价噱头,而是忠实地遵循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为观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但又亲切可信的画卷,使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诗意盎然的艺术魅力。(编辑:赵敏)
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