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

有片源
1995年
剧情: 改革开放后的沿海渔村,青年电工金牛陪能歌善舞的姑娘田小妹到省城报考银星艺术团。本村时髦姑娘朱丽丽也乘同一辆车,她被一家公司聘用,是去报到的。 到省里下了车.丽丽上了大昌公司的面包车。金牛和田小妹赶到剧院门口已经天黑了,票也售光了。田小妹看不到大腕歌星梁亚音的演出直着急。姗姗来迟的文化局长帮他们进了场。可他们看到的却是攀亚音为抬高出场费而拒演,剧团钱经理面对台下起哄的观众着急万分。金牛假装是梁的歌迷将一叠纸塞进梁的口袋,梁误以为是钱终于上了台。金牛又发现梁在台上根本不发声,放录音带欺骗观众。他非常气愤,麓录音师去厕所的时机.接动录音键,声音时有时无,弄得在台上疯狂扭动的粱亚音精疲力尽。下台后气恼地找金牛算帐,金牛义正辞严地批评梁只顾要钱欺骗观众的恶劣行为。梁要演出费翻一番遭到钱经理的拒绝,便恼羞成怒地走了。 钱经理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发现田小妹出色的歌唱才能,当即决定第二天的演出由小妹上台为他解围。田小妹一炮打红。金牛建议赈灾义演得到赵局长和钱经理的支持。 钱经理看上了田小妹,在月光如水的海滩大堤上将一枚戒指硬塞到小妹手里。小妹为难之际,金牛假装成魔鬼吓跑了钱经理,俩人开心大笑。第二天,小妹以钱经理的名义把戒指投入为灾民的捐款箱中。 艺术团要去参加节目选拔赛,在道具箱中发现了伤痕累累的丽丽。原来那个经理是个人贩子,他把丽丽骗来卖给了流氓。流氓带了人来要带回丽丽,又是金牛装成气功师吓跑了流氓,可他们也带走了丽丽和小妹。 大家分头去找,金牛通过刚来时记住朱丽丽上的车号,找到了正在庆功的人贩子,他又用计进入关人的地下室,指挥几个姑娘齐心合力同歹徒搏斗,并设法通知警方将歹徒一网打尽。 选拔赛上,田小妹的演唱获得巨大成功,金牛误上舞台,站在小妹身边,在观众的哄笑声中大幕降下。
1984年
剧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牛滩大队决定把砖窑承包给个体户。老窑工万金贵是个私心较重的人,他故意压低承包价格,想凭借一技之长要挟大队,这触犯了众怒。以栾金彪为首的一伙青年人,不畏困难,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挺身而出决定承包砖窑,并得到大家的支持。金彪的父母是一对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老人,生怕儿子闯祸伤人,竭力阻挠儿子承包砖窑。可是金彪决心已下,又得到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何大凤的支持,自己在城里也学会了一整套烧窑的本领,具备了承包条件,于是大队与他签订了合同。栾金彪贴出砖窑招工告示后,有人旁观等待,有人冷嘲热讽,万金贵则和他唱起对台戏。栾金彪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组织大家治理报废砖窑,搞来贷款,订购了制砖机,主动热情地帮助困难户共同致富。栾金彪的这些举动颇得人心,使一些观望户也向他靠拢。万事开头难,第一次点火烧窑,因李二鬼喝了万金贵女儿杏花送来的酒误了添火,出了一窑次品,万金贵等人幸灾乐祸。栾金彪则冷静地查明了情况,狠狠批评了李二鬼。在何大凤的支持下,栾金彪稳定了大家的情绪,扩大了承包队伍,购置了机械设备,并向大家传授烧窑技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金牛滩破瓦窑面貌一新。栾金彪致富不忘大家的行为团结了群众,他教育人们不但要走富裕之路,还要做堂堂正正的人。他因此而深获乡亲的信任,并得到了姑娘的爱。
1980年
1978年
剧情:  在毛主席逝世,举国悲痛的日子里,"长征号"机车队奉国务院命令开赴江滨铁路局,解决运输堵塞问题。江滨铁路局主任程少杰是"文化大革命"中投机造反派,博得"四人帮"赏识的人物。他秉承"四人帮"的旨意,把铁路局党委书记方雷、机务段行车队长飞车梁等干部打成"走资派"和"唯生产力论"的黑典型,并非法成立"工管会",企图夺得党委领导权。程少杰的叔叔程万鹏率"长征号"机车队来到江滨,程少杰明里支持,暗中却制造障碍,使"长征号"无法出车。在方雷的支持下,"长征号"机车终于运出被扣压多日的唐山救灾物资。中央某办主任肖乾带着"四人帮"的使命,密授程少杰加快步伐夺权。他们一面扩充帮派体系,一面派《火车头报》记者赵力群到"长征号"监视程万鹏的行动。程少杰以封官许愿等手段拉拢运输队长郭振兴,妄图孤立方雷。起初不敢起来斗争的郭振兴得到同志们的帮助,在程少杰主持召开的批斗方雷的大会上,义正词严地揭露了程少杰的阴谋。批斗会变成了发动群众的大会,江滨的生产出现良好转机。运输堵塞问题得到解决,这使肖乾十分恼火。程少杰立刻派人企图制造车毁人亡事故,程万鹏冒着生命危险英勇救车,终于保住了"长征号",肖乾、程少杰的阴谋破产。程万鹏的英雄行为教育了记者赵力群,他逐步认清了肖、程的丑恶面目,改变了过去的错误做法,热情地歌颂广大工人、干部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形势起了变化,肖乾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他孤注一掷,策划炸毁现代化的江滨编组站,断绝南北交通的阴谋。程万鹏得到消息,带着女儿--内燃机车司机程晓越驾驶"长征号"单机赶到编组站。此时程少杰已派人点燃油罐车,编组站面临毁灭的险境。程万鹏父女奋不顾身,将燃烧的油罐车拉到原野甩掉。保住了编组站。接着,程晓越又毅然爬上即将爆炸的油罐车落闸。"长征号"保住了,程晓越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久,铁道部领导来到江滨,向人们报告了"四人帮"被粉碎的特大喜讯。                  
1973年
1972年
1970年
剧情:  孙玉莲(恬妮)在歌厅认识了范志航(王引),志航将她视为女儿般的疼爱,不仅负担玉莲母亲的医药费,还栽培她学习歌唱。玉莲也不负所望,得到电视歌唱比赛冠军和歌唱节目的主持工作。志航和妻子麦秀娟(卢碧云)感情不睦,秀娟整天与表弟张立人(雷鸣)出外玩乐,为了女儿范小丽(曼嫚),志航只能一再容忍秀娟的所作所为。 秀娟发现志航带小丽和玉莲出游,两人为此大吵一架,秀娟扬言要离婚,并威胁要将父亲交给志航的公司收回。志航答应离婚,但要求小丽的监护权归他,此时秀娟才坦承小丽并非志航的亲骨肉,志航因此负气离家。隔天,志航看到小丽奄奄一息坐在家门口,紧急送医却为时已晚。此时秀娟和立人依然卿卿我我,志航忍无可忍,愤而开枪伤人。志航入狱服刑期间,玉莲时常写信关怀或到狱中探望他,甚至表示为了报答志航的恩情,愿意照顾、陪伴他一辈子。 志航出狱后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为了不让志航难堪,玉莲回绝了歌厅工作,但碍于母亲医药费,玉莲不得不瞒骗志航,偷偷回歌厅唱歌。志航不愿再拖累玉莲,趁玉莲到南部工作时,留下字条离开。玉莲四处登报寻人,却苦无消息。在歌厅同事(毛冰如)的建议下,玉莲参加旅行歌唱团,利用到各地表演的机会,藉此寻找志航。志航也果真看见歌唱团的宣传海报,但他并没有和玉莲碰面,志航默默地站在远方听玉莲唱歌,之后便悄悄离去。
1964年
1963年
剧情:版本一:    复员军人高占武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缺水的状况,提出引水建议,并在社务会议上引起争论。老社长觉得工程浩大,单靠热情无法实现。村里的年轻人拥护高占武的建议,他们立刻组成志愿队,进驻龙王庙工地,开始了开山引水的艰巨工程。高占武和曹茂林负责打炮眼炸石崖的重要工作,孔淑贞和李克明非常羡慕,也偷偷去打炮眼,差点酿出大祸。孔淑贞认识到错误,与胖嫂担负起照顾同志们生活的责任,同样为工程提高进度做出了贡献...... 版本二: 远处,两辆自行车飞驰而来,原来是孔淑贞和李克明从洪洞县小型水电站学习归来,续集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大队派孔淑贞和李克明去学习,本是要他们回来领导修电站。老社长和刘会计正在计算劳力,全年尚缺3600个工。如今见孔淑贞和李克明回来,立刻抓他们下地劳动,不同意修电站。但是副大队长高占武的意见恰恰相反,他认为正是因为缺少劳力才要修电站,两人意见相持不下,于是他们回到公社找党委书记“告状”。途中恰好遇见了赵书记,他不说谁对谁错,而是同他们来到村里听取群众的反映,社员们纷纷要求办电站。老社长听见群众的呼声,自知理屈,只得点头同意。水力发电站的工程立刻动工了。李克明白告奋勇地设计水电站的图样。经过一夜的苦战,图样完成了。大家一看,无不称赞。 心直口快的冯巧英说图样太阔气,不符合需要。李克明一听就火了,两人话不投机,便争吵起来,幸亏高占武和曹茂林走来,鼓励了李克明,说服了冯巧英。两人心服口服,敬佩高占武的见解,李克明决心重新设计。冯巧英并不是孔家庄的姑娘,她是别村派来学习的。这件事本来与她关系不大,而且又是与李克明初次相见,可是她的性格就是这样,有意见就提,因此这次争吵,不仅没有妨碍他们的同志关系,而且成了他们爱情的开始……“你知道电这玩艺儿一斤能称几个?”这是刘会计问孔阴阳的话。孔阴阳张口结舌半天,回答不出:“是啊,‘电’这玩艺儿到底是股气?还是股油?咱也闹不清。”他们对于“电”确实是一窍不通。 全村只有孔淑贞和李克明刚学成回来,就是这些年轻人要建起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对于思想保守的人来说,这确实是异想天开。然而,这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在赵书记的支持下,成立了电气化训练班,高占武担任训练班主任,孔淑贞和李克明担当教员,全村掀起了学“电”的高潮。他们晚间上课学,休息时学,走在路上学,句句话不离“电”,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就连孔阴阳也是那么积极。胖大嫂叫他赶着毛驴车去拉菜,孔阴阳躺在车上看着“用电常识”的书,二狗和小亮把他的车赶回原路,他也不知道。胖大嫂出来见状,又好气又好笑。周村请求支援一个技术员,高占武决定派技术比较高的孔淑贞去,引起大家反对。孔淑贞也想不通,担心去支援别人,自己完不成任务,与高占武吵起来。但是回到家里,孔淑贞认识到思想不对头。 第二天早晨当高占武去找她时,孔淑贞却早已动身到周村去了。水电站试车失败,发电室被水淹没了。老社长又有了借口,反对继续再试,把失败的责任归于高占武把孔淑贞派去支援周村。但是曹茂林和李克明终于找出了失败原因,原来是自制的水轮机在旋桨和倒水叶的角度计算上出了差错。老社长只好答应继续再试。水电站建成了,试车成功,全村装上了电灯。高占武和曹茂林本来约定在水电站建成后一起办婚事。可是高占武突然接到孔淑贞从周村寄来的一封退婚信。这时李克明也被老社长派去支援周村。村里年轻人都以为是李克明搞的鬼。李克明从周村回来,大家便把他扭住不放,质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把李克明弄得莫明其妙,幸好曹茂林赶到,仔细一问,才知道李克明的对象是冯巧英。闹出了一场误会。原来孔淑贞自从去周村支援之后,工作非常积极,但在一次工地劳动中腿被砸伤,情况非常严重,被送进医院。老社长前来看她,回村后没有把情况告诉占武,随即又派李克明前去支援周村。孔淑贞怕连累占武,便写了退婚信。占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到医院去看孔淑贞,解除了误会。不久,孔淑贞伤愈回村。秋天到了,孔家庄大队获得了大丰收。水电站的建成,使村里实现了电气化,不仅解决了缺少劳力的困难,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