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罗姆

Mikhail Romm

有片源
1974年
1965年
1964年
剧情:  本片获1962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及1966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本片的情节是在一年中的九天内展开的:青年物理学家古谢夫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两次受到中子幅射。一心只顾工作的古谢夫冷落了与他相爱六年的女物理学家廖莉娅。廖莉娅曾打算离开古谢夫,去与古谢夫的好友、懂得生活情趣的物理学家库里科夫结婚。但当她得知古谢夫已第二次受到中子幅谢时,为了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她毅然与古谢夫结了婚。      古谢夫明知自己的时日已不多,仍继续进行热核反应实验,结果,又中了幅射。廖莉娅、库里科夫和古谢夫的两个助手继续进行着实验,但实验失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故事的第九天,古谢夫决定冒险去医院做手术,这手术还从未在人身上做过试验,但古谢夫为了人类的未来,决定作一次尝试……      在罗姆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不断发展的剧情是他的影片的动力,而在本片中,不断发展的思想成了影片的动力。正因为要表现思想,罗姆设法在影片中破坏事件进展的外在逻辑,削弱人为的情节连结。      影片的新的剧作结构要求探索新的导演处理。罗姆过去的影片常常运用平稳的、逻辑性很强的蒙太奇手法。但这部影片为了表现思想,就必须运用急剧转换的蒙太奇手法了。这是内容的创新所要求的形式的创新。      本片的主要思想是关于每一个人在人类面前所负有的义务。片中大胆地运用了思想的对话,这些话涉及对生活、科学、过去和未来的种种议论。影片几乎从头至尾不停止地响彻着对话。结果证明:直接的对话也是银幕上的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法。      以往的影片中的科学实验往往都是以成功告终,但这部影片却强调科学家在失败中不折不挠地进行探索,为造福人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      有人批评影片的基调过于低沉,但也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严酷的真实。      古谢夫由《雁南飞》的男主角阿·巴塔洛夫扮演;库里科夫由《未寄出的信》中演队长萨比宁的演员英·斯莫克图诺夫斯基扮演;廖莉娅的扮演者塔·拉芙洛娃是一位新演员。    (文/戴光晰)
1960年
1958年
1957年
剧情:  根据B.Г.柯罗连科的短篇小说改编。   影片反映旧俄时期,女政治犯拉雅,被宪兵押到遥远的地方流放。他们在阿达瓦驿站时,遇到一个商人。驿站的管事瓦西里慷慨地请商人和宪兵一起喝酒、聊天,席间商人问瓦西里为什么会流放到这里,于是瓦西里痛苦地回忆起往事......   瓦西里原是一名 文官,与美丽的拉雅相爱,而且已经订婚。一日,瓦西里和拉雅在公园里散步时,遇见瓦西里机关里的上司拉特金,拉特金一见看中了拉雅,便想入非非,并向拉雅的父亲求婚,遭到拒绝。拉雅的父亲找瓦西里商量,准备为瓦西里和拉雅举行婚礼。但瓦西里的父亲要一万卢布作为彩礼,而他只出六千,但拉雅的父亲不同意。为了四千卢布,这对亲家闹翻,反目成仇。拉雅决定和瓦西里一同逃走,而瓦西里却乞求父亲,不要为四千卢布而拆散他们的婚姻,遭到拒绝。拉特金为得到拉雅,以“长官”对待“下属”的身份,令瓦西里不许再爱拉雅,瓦西里内心痛苦万分。瓦西里在“长官”的威逼下,随拉特金到拉雅家中,当拉特金跪在拉雅面前向她求婚时,瓦西里开枪打死了拉特金。瓦西里因此被判流放,而拉雅也不再属于他了。   瓦西里讲完故事后,人们带着各种不同的心情入睡了。突然,有个地痞来到驿站,向瓦西里要马,并殴打了瓦西里,睡在隔壁房间的“政治犯”拉雅奔出来打抱不平,在这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想见了。然而,宪兵却无情地押送拉雅离开了驿站,走向漫长的道路,向无边无际的雪原奔驰......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译制 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瓦西里 苏秀——拉雅
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