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万籁鸣
Laiming Wan
人物资料
作品
视频
图片
有片源
2000年
电影人物 万氏三兄弟
演员
/
主演:
万籁鸣
/
万古蟾
/
万超尘
/
播放正片
剧情:
万氏兄弟自幼喜爱绘画,很早就萌发万泉河之晨创作中国动画片的念头。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25年绘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61年
大闹天宫
导演
/
编剧
/
导演:
万籁鸣
/
主演:
邱岳峰
/
毕克
/
富润生
/
于鼎
/
尚华
/
刘广宁
/
李梓
/
播放正片
导赏:
《大闹天宫》是中国第一部动画彩色长片,也是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最高成就代表。影片截取了《西游记》中著名的“大闹天宫”桥段,设计出了如今为大众所熟知的孙悟空经典形象,并将戏曲元素与动画电影相结合,极富中华传统文化韵味。在当年,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几乎没有先例可以模仿,唯一可借鉴的就是京剧脸谱和画家张光宇《西游漫记》中的孙悟空形象。白色的脸,面中的红色桃心,淡绿色似叶一般的眉毛,本片参考京剧脸谱展开人物形象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戏曲中“离形神似”的韵味,又突破了程式化对想象的束缚,极大地赋予了孙悟空以当下性,十分符合它机智又反叛传统的形象。同时,影片对人物动作的设计也继承了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化动作特点,人物以亮相登场,动作优美流畅如舞蹈,兼具戏曲动作灵活的美感与影视动画的写实特征。影片美术极具中式传统水墨画的写意特点,云遮雾罩的天庭、布满山石的花果山,人物在场景中移动时如在画中游,背景的静止更凸显出了人物的动态,也使影片整体更贴近戏曲表演的意象美。除此之外,影片在配乐上也增加了诸如琵琶、笛子、唢呐、锣鼓等中国传统乐器,曲调也与戏曲音乐的常用曲牌相类似,并在此基础上配以人物极富京剧韵味的念白,使整部影片的内容、画面、音乐统一在和谐的中式美学之中。《大闹天宫》找到了一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理想路径,即“将戏曲艺术程式化表演的优长移植到以叙事为核心的动画电影中,并通过虚实结合产生富于变幻的时空自由、超以象外的有无之境。”(编辑:海边淡鼠)
1958年
墙上的画
导演
/
导演:
万籁鸣
/
李克弱
/
播放正片
剧情:
小朋友常趁人不注意将儿童图书馆藏书上好看的插图撕掉,他家的墙上已经贴满了各种他偷撕的插图。这天,他把一张刚偷撕的画有啄木鸟的图片贴在墙上时,和墙上的小动物发生了争吵,小动物们纷纷要求回到图书馆,他偏不让它们回。 后来,小朋友走进了图画中的世界,见到数不可数的图书,每本书里都有好看的插图,他正兴高采烈地欣赏时,图书全都合上跑去了一块,原来它们都怕他那只管不住的手。小朋友终于明白偷撕藏书是种十分不光彩的行为。
1955年
野外的遭遇
导演
/
导演:
万籁鸣
/
王树忱
/
播放正片
导赏:
寓教于乐的国产动画片,通过一场找朋友的旅途介绍了一些自然现象。
1941年
铁扇公主
导演
/
导演:
万籁鸣
/
万古蟾
/
主演:
白虹
/
姜明
/
韩兰根
/
殷秀岑
/
严月玲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中国动画电影先驱万氏兄弟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更是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影片故事曲折生动,动画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灵动有趣。韩兰根、殷秀岑等喜剧演员的配音使其更加活灵活现。万籁鸣、万古蟾兄弟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山水画元素与美学风格运用其中,使影片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中独特的意境与意蕴。影片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亦是彼时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在世界动画电影史上,是位列于《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这部经典动画影片,也影响了日本动画和漫画鼻祖手冢治虫,使其决定放弃医学转向动画创作。影片摄制于19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动荡背景下,历经万难、克服资金困境终于摄制完成,且有百余位为片中动画绘稿、绘线、着色的幕后创作者的共同努力,体现出电影艺术家们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值得不止一遍地观看。
1935年
都市风光
特技
/
导演:
袁牧之
/
主演:
张新珠
/
唐纳
/
周伯勋
/
顾梦鹤
/
白璐
/
吴茵
/
蔡若虹
/
袁牧之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中国有声电影、中国喜剧电影、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影片以音乐喜剧片的形式展现都市社会百态,讽刺并揭露社会现实与人的爱慕虚荣。并且以独特的、颇具新意和想象力的“透过西洋镜观看”的呈现方式,并通过导演——有“千面人”之美誉的袁牧之饰演西洋镜小贩演唱《西洋镜歌》进行连接。片中特别设计的音效亦为本片增添了喜剧色彩,以及小云父亲与当铺伙计的“噜噜噜噜噜”、“啦啦啦啦啦”之对话更是独具特色,引发观众哈哈大笑。此外亦有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本片特别制作的卡通动画,充满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