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献禾

有片源
2022年
导赏:影片《邓小平小道》讲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在江西南昌城郊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生活。当年的小平同志家国情怀系于一身,一边劳动,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但仍然思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如影片所揭示的那样,一条乡间小道延伸出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这是一部以小见大、以情感人的描写伟人的作品。影片的创新点就在于在平凡中见伟大,在逆境中现刚毅,在磨难中现真情,在实践中出思想。电影是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特别是在表现塑造领袖人物的电影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影片有三好:编剧好,导演好,主演好。编剧王兴东对这个剧本辛勤耕耘了十多年,真是下了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而且这个创作在了解领袖人物上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卢奇更是奉献了他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这部电影主题开局特别深刻,特别深邃,立意非常高。”电影展现出了邓小平同志刚毅坚忍的政治品格和深沉博大的爱国情怀,以及作为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细腻扎实的剧作,炉火纯青的表演,朴实无华的导演,熔铸成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所说,《邓小平小道》通过邓小平在中国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伟大人格魅力的深刻呈现,为伟大转型时期的中国历史留下影像记录,也必将以其深刻的思想水平与精湛的艺术水准留名影史。(编辑:大陆)
2016年
导赏:《老阿姨》改编自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亲身经历,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影片以对事实真相的尊重与再现作为基础,辅之以艺术化的处理与情感渲染,塑造了既生动又立体的人物形象,最大程度地彰显了龚全珍、甘祖昌勤俭节约、以民为先的高尚品质。历史视角下的人物传记片主角多为男性,女性往往以配角的身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老阿姨》选取龚全珍作为影片主角,从她的主观视角展开对三十余年婚姻生活的回忆,既弥补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对女性英模形象刻画的不充分,也未削弱甘祖昌等男性人物在历史中的实际地位,为看待历史与重要人物提供了全新视角。在塑造人物时,影片采用了平民化的叙事角度,让人物回归生活,不仅注目于他们的功勋荣誉,更强调他们作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的平凡人身份。女儿想要一条花裙子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这与甘祖昌向来奉行的节俭朴素思想相违背,他指责了女儿,却又在深夜默默送来一块花布。这是夫妻俩当年结婚时,司令员送的嫁妆,是本想珍藏一辈子的礼物。主旋律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润物无声”;不能强迫灌输,而要“柔中带刚”。影片调动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增加整体观赏性。全片采用颇具纪实感的影像风格,纪录真实的农村耕田、生活场景,强化真实感。同时在坠桥、暴雨等转折性节点搭配特效的运用,给观众以心灵震撼。在色彩运用上,《老阿姨》通过黑白色调的转换,巧妙连接了人物命运的起伏和时代背景的变迁,以颜色区隔时间。两人相识于新疆时,甘祖昌头衔响亮,却并不认同当下的生活状态,龚全珍也未完全找到人生的方向,此时影片为黑白色调。当他们回到江西的农村老家,色调随即切换为彩色,卸去将军身份的甘祖昌在农村基层服务中增加了自我价值,龚全珍也通过对教育事业的追寻找到了可以终身寄托的信仰。(编辑:海边淡鼠)
2009年
祝你好运
祝你好运

导演/编剧/

导演:雷献禾/
播放正片
2007年
2006年
1995年
1994年
导赏:《留村察看》给人留下的思考是沉重的。影片通过电影画面所特有的语言,老老实实但却是诚恳地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党员干部,他在广大群众中究竟充当一个什么角色?无疑,影片所要讨论的是一个必须谨慎面对但又敏感的话题。和以往一些主旋律影片不太相同。《留村察看》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切入点,他把一个人物投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通过巨大的反差来反映人物性格。这个人物就是犯了错误而被免职的县长——简正。简正的形象是有新意的,他的出场虽不光彩,但却耐人寻味。当他因为涉嫌一桩受贿案而被迫离开县长宝座的时候,他来到蛤蟆川已经是以一个普通百姓的目光,一个农民的目光来反观政府,反观自己了。于是,他恍然悔悟:原来自己已经与群众脱离了那么远。两年过去了,他带着大伙儿引水、扶贫,最后终于和群众一道找回了他自身的位置,在从县政府到蛤蟆川的物理位 移中,发现了自己的“根”,这就是人民群 众。从某种意义上说,简正已不再是一个单 纯的个人代表,哑巴村纯朴的人们也不再是简单的一群,影片的内涵已远远超越本 身所框制的时空范畴,成为巨大的感召和长久的警示。它像一面镜子,面对它,有的人应该感到惭愧,有的人也许热泪滚滚。没有过多的烘托,也没有生硬的巧合,似乎是平淡的生活,但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命题,这就是《留村察看》的现实主义风格。
1993年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