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松永措

2004年
导赏:《可可西里》作为一部触动人心的影片,以其细腻而真实的描绘手法,深入展示了在西藏无人区的可可西里地带,保护藏羚羊的艰巨任务。这部影片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叙述、对自然动物保护的高尚价值追求、对生死观念的深刻探讨,以及独特的视觉与听觉表达,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壮丽又残酷的生存画面。故事聚焦于可可西里无人区,描述了巡山队员为守护藏羚羊而与盗猎者进行殊死搏斗的历程。影片以真实背景为依托,透过巡山队员的奋斗,揭露了盗猎的残酷与生态环境的脆弱。影片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还深入探讨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界限。通过巡山队员的奉献与努力,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生态平衡和自然生命的坚定守护。影片传递出强烈的环保理念,呼吁人们珍视自然、珍爱生命,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影片中的生死观念被赋予了深刻而复杂的内涵。影片以天葬仪式作为开篇与结尾,无论是象征生命的轮回还是死亡的永恒,都凸显了《可可西里》对人类死亡主题的深刻关注。巡山队员在恶劣环境与盗猎威胁下,每日在生死边缘挣扎,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悲壮与无奈。导演对于死亡的表现尤为平实与自然,比如日泰的牺牲,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宏大的场景,他只是静静地倒在了盗猎者的枪口下,如同一只受伤的藏羚羊。这种对死亡的简单处理,恰恰凸显了可可西里生命的脆弱与生死的无常。在视听呈现上,影片的光影效果独特且充满冲击力。摄影指导曹郁选择1:2.35的宽画幅进行拍摄,结合移动车和三脚架的运用,将可可西里的广袤与荒凉在无限的水平线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既壮丽又残酷的生存画卷。观众在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部影片是在探讨理想主义者的历程。他强调,创作这部电影的目的不仅仅是引发观众的泪水,更是为了激发观众的深度思考。在可可西里的极端环境中,善与恶、生与死都在瞬间转换,盗猎者为了生存而捕杀藏羚羊,巡山队员为了救治队友也不得不卖掉羚羊皮。导演希望观众在观影后能够留下思考,而非仅仅被泪水所感动。《可可西里》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影片,它用真实的故事、崇高的精神、深邃的生死观念以及独特的视听语言,为观众献上了一曲生命禁区的颂歌。(编辑:王斯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