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lai Prokopovich

1993年
1991年
1986年
1985年
剧情:卫国战争时期,青年演员伊戈尔随同剧院撤退到乌兹别克。在那他遇见了奥丽迦,奥丽迦战前是莫斯科的音乐教师,她不适应乌兹的气候,自己认为只要能回到莫斯科,她的病就立即会好。莫斯科的保卫战传来捷报,剧院先得到批准返回莫斯科。善良的伊戈尔为了帮助奥丽迦回莫斯科,劝说奥丽迦与他办理结婚手续,这样就可以以丈夫的身份带着这位“合法”妻子回到莫斯科去。一回到莫斯科,他们的婚姻关系就可以解除。于是在众人的不解中,英俊挺拔的伊戈尔和苍白瘦弱的奥丽迦缔结了“合法婚姻”。 到了莫斯科,奥丽迦的家已被炸毁,奥丽迦孤身一人。伊戈尔把自己的住处让给了奥丽迦,自己却天天徒步穿越大半个莫斯科去寄宿亲戚家。伊戈尔常常看望奥丽迦,给她带去食物和帮助,同时因为申请上前线的要求奔走,把离婚手续的事一再拖延了下来。在相濡以沫的生活中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终于决定放弃办理离婚手续,像真正地合法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但伊戈尔上前线的申请却在这个时候批了下来。临行前夜奥丽迦又不得不替同事代班,她在黎明时分赶回家,只来得及目送伊戈尔乘坐电车在晨雾中远去,画面外响起了坦克的履带声和大炮的轰鸣声。 奥丽迦的那张泪痕斑斑的脸尚未完全从银幕上消失时,一张死亡通知书赫然映入了观众的眼帘:伊戈尔于1944年在明斯克附近阵亡。            简评:影片的色彩极淡,就像弥漫剧中的哀伤一样淡淡的。片名为这部干净含蓄的电影,添上了心酸的点睛之笔。合法之名下,善良含蓄的爱情终没有婚姻之实。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是不容置疑的。反观现今多少非合法的“婚姻”,这样的情感是一出很好的讽刺教育片。
1982年
1973年
剧情: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12集电视电影《春天的17个瞬间》堪称是一部“经典之作",该片在前苏联播出时竟出现了万人空巷、影院上座率大幅下降的奇特现象。80年代末,《春天的17个瞬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也同样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孤胆英雄施季里茨勇闯虎穴、智斗群魔的故事情节把观众带入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往事中……      《春天的17个瞬间》描写了1945年的春天,潜伏在德国帝国保安局第6处20年之久的苏军侦察员施季里茨突然接到总部指示,要他设法查清德国党卫军高级军官与美、英单独媾和的情况,并查清与西方谈判的神秘人物是谁。在联络电台遭破坏、报务员被炸身亡、无法与上级再次联系的情况下,施季里茨冒着被敌人怀疑、监视的危险,经过17天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终于得到了德国党卫队参谋长沃尔夫与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尔尼秘密谈和的情报,使苏联政府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就在他即将凯旋与分别20年的妻子团聚时,上级却希望他继续潜伏……        《春天的17个瞬间》被人们誉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惯于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历史进行对照的人,也不由得倾倒于影片的魅力。"编导出色地把纪实手法与艺术虚构融合在一起。影片的故事情节以施季里茨调查法西斯上层人物与西方秘密谈判媾和为核心,却又以他与德国党卫军的周旋以及党卫军内部的斗争为线索,剥丝抽茧、层层推进,全片不见“历史瞬间"的快速闪过,而是以慢节奏细腻展现主人公的斗争历程,使纪实性、戏剧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统一。      施季里茨是全剧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他富有斗争经验、充满智慧,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能在敌营中一次次完成总部交给的任务。着名演员吉洪诺夫在该片中的表演沉稳、干练、富有内在的激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同时,导演还运用闪回、内心独白和细微的动作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片中施季里茨与分别10年之久的妻子在咖啡馆里秘密会面时,为了不被敌人察觉,他们佯装成陌生人,隔桌遥相对视,在20分钟里一言不发,完全靠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将人物内心强忍的离别痛苦和无限思念之情表达出来。       由于《春天的17个瞬间》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该片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以及主要演员吉洪诺夫、波罗涅沃依集体荣获1974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1971年
1970年
19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