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ya Moodie

2012年
2010年
剧情:  伦敦警视厅正为一系列自杀案件忙得不可开交,所有死者皆因服用了致命的有毒胶囊而相继死去。于是,走投无路的Lestrade警官不得不转向夏洛克 Holmes——这位非官方的侦探顾问寻求帮助。夏洛克从案件的蛛丝马迹推断出,这一连串事件并非单纯的自杀,而是有一名连续杀人犯在幕后主使。与此同时,同在寻找公寓舍友的John Watson和夏洛克经介绍相识,两人一拍即合,当即搬入贝克街221B的公寓。在推理与追击下,杀人凶手终于露出了真实面目——一名伦敦的士司机。夏洛克单枪匹马与凶手进入空无一人的大学,在那里,凶手透露了他的作案手法,那便是用手枪指着被害人,强迫他们参与一场俄式轮盘般性命的豪赌:两颗胶囊,一颗无害,一颗致命。当被害人做出了选择,凶手便拿起另外一枚胶囊,与之同时吞服。然而,连赢五局的凶手,果真是被命运眷顾吗?危险一触即发。紧要关头,尾随而至的Watson举起手枪,射杀了出租车司机。在夏洛克的逼问下,快要气绝的凶手终于说出整个事件真正的幕后操控者——Moriaty。   本集改编自Holmes与Watson的首个案子:血字研究(A Study in Scarlet)。在原著的基础上,编剧做出了许多巧妙有趣的改编。例如,受害人留下的死亡讯息:RACHE,在原著中Holmes解释为德语“复仇”。然而在BBC剧集中,夏洛克却否定了警官提出的“复仇”概念,继而指出RACHE是女名:Rachel,被害人死去的女儿,同时也是她手机中的密码。正是靠着这条死亡讯息,夏洛克开启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开始了对犯人的追击。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精心布置的细节,例如在全城禁烟的伦敦,大烟枪夏洛克没了经典的烟斗,只能靠尼古丁贴片保持思维兴奋。诸如此类的设计,无不在夏洛克与Watson宏大的冒险中,向原著致敬。
2006年
2004年
剧情:  格林纳威的这个雄心勃勃的三部曲计划,将成为涵盖多种媒介的百科全书,而电影只是这一庞大规划中的一部分。他将拍摄总长达18个小时、共3部电影,1套电视剧,数张CD-ROM和DVD,以及开展网络活动。他试图超越电影胶片的艺术实践,通过采用与电影相关的几种电子媒介的组合与观众建立更灵活多样的互动关系,以不同方式进行艺术表达,最终达到电影艺术发展的突破。      影片讲述了图西·卢皮的传奇一生。从他在威尔士度过的童年时代直到长大成人后在世界各地的冒险经历。图西·卢皮是格林纳威幻想出来的人物,代表着其自我的另一面。“这可以说是一部囚犯的自传。或许我们都是某种东西的囚犯--爱,金钱,性,名誉,信仰,权力,野心,贪婪,债务,工作,花园,狗,火车时刻表,房产抵押,也许仅仅就是杂货帐单。因此大部分监狱不是带铁窗和牢门的房间。"         格林纳威称:“这套电影的隐喻在于没有所谓的历史,只有历史学家。"影片将关于历史的讨论与铀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铀的发现和运用对于20世纪的历史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除了直接造成灾难外,它还在冷战期间以及冷战结束后全球各地的战争冲突、民族矛盾、地区纠纷中扮演着定时炸弹的角色,始终威胁着人类生存。尤其是他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在核恐惧的阴影下度过的。      男主角由英国影星JJ Field扮演,引人注目的是影片的配角阵容,绝对可称得上是星光逼人。维多利亚·阿布里尔、凯西·贝茨、弗兰卡·波腾特、文森特·加诺、威廉·赫特、麦当娜、斯汀、伊莎贝拉·罗塞里尼等人都将出现。3部影片《The Early Years》、《Vaux to the Sea》、《From Sark to Finish》分别计划在今年戛纳、威尼斯和明年的柏林三大电影节上首映。看来格林纳威有意像当年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一样掀起一场电影节风暴。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格林纳威采用其他媒介从各方面来补充电影的局限。如铀的原子序数是92,因此主人公一生中会有92只手提箱需要打开或填满,这些手提箱对他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影片没有那么多时间让观众查看,他们可以通过CD-ROM随心所欲地一一打开手提箱,检视格林纳威特别设计的各种富有寓意的物品。再如片中的一位角色想重写《一千零一夜》,而电影中不可能让他讲完1001个故事,但整套影片的制作发行周期很可能是1001天,在这段时间里,格林纳威将在网上讲述这些故事。观众想要比较完整地理解格林纳威的作品,就需借助于其他媒介。   shenfu80
2003年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