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 Miller

2008年
剧情: HBO电影频道投拍新片《选票风波》(Recount),回顾了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阶段闹得天翻地覆的佛州计票风波。 影片剧本由曾出演《奔腾年代》和《欢乐谷》的演员丹尼·斯特朗创作,故事从选举日当天发生的事说起,讲到五周后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回顾发生在佛州的这场计票风波。据HBO高层表示,影片的重点将落在渗透于新闻事件中的“人性”上。《选票风波》定于08年春季美国总统大选高潮期在HBO电视台播出。HBO电影频道高层科林·卡伦德表示,除了政客、投票人等,影片还将聚焦那场事件中的很多小人物,“男人、女人、丈夫、妻子……所有那些不由自主卷入那场事件的人。” 反映美国2000年大选内幕的电视电影《Recount》主演名单日前公布,凭《美国丽人》一夺奥斯卡影帝的凯文·斯派西将在片中扮演副总统戈尔的幕僚,《皇牌大间谍》导演则接任西德尼·波拉克执导此片。  凯文斯派西曾一度被“小金人后反应”困扰,像哈利·贝瑞一样,这位表演技艺稳健,擅长驾御各种性格人物的演技派在得奖后就一直没接过配得上影帝称号的好角色,《Recount》一片让人看到他翻身的曙光,斯派西在片中将扮演戈尔总统的副参谋长荣·克莱因(Ron Klain),他也是协助戈尔针对当年投票结果对佛罗里达州征服提出诉讼的法律顾问。 2000年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大选。虽然民主党候选人阿尔·戈尔在普选中领先,但是计票结果却显示共和党人乔治·沃克·布什以微弱优势获得了选举人票的多数。民主党对佛罗里达州的计票工作提出质疑,要求对有争议的选票重新计数。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布什赢得佛州选举,从而也赢得了大选。  大选结束后不久,著名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应美国HBO有线电视公司邀请,着手拍摄一部描述这场选举的影片。但前不久老导演以病痛为由辞去导演一职,现在由拍过《皇牌大间谍》的杰伊·罗奇接手。加盟主演阵容的还有怪才导演大卫·林奇的御用女主角劳拉·邓恩,她扮演的凯瑟琳·哈里斯(Katherine Harris)时任佛罗里达州州务卿,就是她运用手中权利为布什在争议中争得胜利。老演员约翰·赫特将扮演美国前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  “怎么叫做政治家?政治家就是找有钱的人要钱,找穷人要选票。就是让有钱人和穷人都相信自己会维护他们的利益。”——美国一位幽默大师如是说。 "Recount, recount, recount......", "Too close to call, too close to call,......" 2000年12月13日晚上8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在华盛顿的副总统官邸发表输诚演说,美国历史上持续事件最长的总统大选在一连串的重新计票声中,以极具争议的数百票之差落下了帷幕。一些时事评论家认为,克林顿总统抢走了一个古巴小男孩,失去了迈阿密的西裔铁票,使得民主党在势均力敌的总统大选中痛失江山。“关键的少数”在关键时刻扮演了关键角色。
剧情: 卡尔·艾伦的生活、事业和爱情都走到了瓶颈——有许多限制、还有很多烦恼,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卡尔至少这样过了三年。而这一切,都起因于他的女朋友弃他而去投入了他人的怀抱。他的好朋友皮特使出了浑身解数想把卡尔拉回正常的生活,可是卡尔还是像个隐居者一样,关门谢客,对一切邀请都给予拒绝。 当由于自己的过失而错过了皮特的的订婚晚会的时候,卡尔决心要彻底改变自己的一切。这时,他的一个朋友邀请他参加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这档真人秀的挑战内容是一年之内卡尔不能对任何人说“不”,不允许对任何事说“不”,总的来说,就是只能说“好”,不能说“不”。因为按照节目主持人的理论,说“不”就意味着对他人的拒绝,拒绝他人就是拒绝自己,拒绝自己就是拒绝生命,拒绝生命就等于自杀。在皮特的催促和诱惑之下,卡尔·艾伦参加了这档电视节目。如果挑战成功,那么等着卡尔的是一笔巨额奖金和周游世界的所有花费。如果挑战失败,对于卡尔来说,他将再次回到那本已一团糟的生活之中,而且情形只可能更坏。 参加节目的卡尔,因为无法拒绝任何要求,所以他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麻烦之中。他经常会碰到一些令他啼笑皆非的请求。为此,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和培训。他学习了吉他,参加了韩语学习班,努力学习驾驶飞机,他甚至还被邀请学习克服性功能障碍的课程。也是因为“好,好,好”的回答,卡尔开始渐渐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接纳他人、接纳他人的请求,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和各种契机,同时,他的生活也在渐渐改变。 一年的时间在欢笑和烦恼中度过,卡尔不仅仅得到了升职了提薪,而且还邂逅了动人的姑娘艾莉森,他不仅阴错阳差地获得了四万五千美元的奖金,不明就里地得到了一个看护的学位,还稀里糊涂周游了世界。当然,最后,卡尔赢得了艾莉森的芳心,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不过,对于艾莉森而言,又有一个难题摆在她的面前,她如何才能知晓她的“好好先生”当时是因为喜爱她而说的“好”还是因为他已经习惯对一切事物都说“好”呢?
2006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0年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