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rina Miccio

2016年
2010年
2009年
2007年
剧情:  杰贝兹·斯通(亚历克·鲍德温饰)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作家,但他在写下的每个字中都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在努力争取出版自己的作品,每天清早起床之后,他都要先潜心写作,然后再去销售那些自己买不起的昂贵男装。女人们不会对他感兴趣,他的银行存款只有区区500美元。不过,斯通有挚交,他心地善良而且自重。   斯通开始厄运连连,先是失业,再是为了见到传奇出版商丹尼尔·韦伯斯特(安东尼·霍普金斯饰)而被逐出出版公司,而之前韦伯斯特早就退回了他的手稿。还有,朋友们在酒吧欢聚一堂,斯通得知好友朱利叶斯·杰森(丹·艾克罗伊德饰)竟然刚同韦伯斯特公司签下19万美元的出版合同。沮丧至极的斯通离开酒吧,来到提款机前的他发现自己只剩下50美元。斯通步履蹒跚,在回家的路上被一群小混混殴打,存有小说的电脑也被偷走……   绝望中的斯通想起了韦伯斯特的话:“回家去写点什么,斯通先生,写点更好的东西。”斯通冲向壁橱,找出老式打字机,不停的敲击键盘,而他打出的只有“19万美元”,直到打字机罢工。   斯通气急败坏的将打字机扔出窗外,楼下随即传来惨叫,打字机砸中了一个老妇人,救护车和警车呼啸而至。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过后,斯通诚惶诚恐的打开门,却发现门口站着一位红发艳妇(詹妮弗·洛夫·休伊特饰)。正当斯通因她的美艳而张口结舌之时,警察的敲门声再次让他陷入了恐慌之中。   斯通鬼使神差般的听从了艳妇的安排,躲进了壁橱。转瞬之间,打碎的玻璃窗和警察都消失不见,生命垂危的老妇人也不治自愈,喜出望外的斯通愿意同这个性感的撒旦达成任何交易。   斯通出卖了灵魂,换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成功。第二天一早,幸运像狂风暴雨一样汹涌而至,出版商决定出版斯通的小说,斯通口袋中的零钞全都变成了百元大钞,走在街上,所有女人都在饥渴的注视着他。   小说第一次印刷的10万册被定购一空,美女编辑康斯坦斯·哈瑞(金·凯特罗尔饰)主动向他投怀送抱,汤姆·克鲁斯希望买下小说的改编拍摄权,就连出租车司机都为他而拒载其他乘客。   很多年过去了,斯通的朋友们离开了人世,而他的作品依然狂卖如初。斯通厌倦了成功,他感到成功在吞噬他,当初他选择了通往幸福的捷径,而如今却无法脱身、难以自拔…… 
2006年
导赏:斯派克·李执导的《局内人》是一部对西德尼·鲁迈特经典犯罪片传统的致敬之作,是对当代警匪片叙事模式的大胆革新。影片在探讨社会议题方面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深度。虽然斯派克·李明确表示《局内人》没有直接的政治意图,但通过对银行体系、媒体操纵、以及人性贪婪等问题的隐晦触及,影片在娱乐性的外表下,潜藏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局内人》的故事灵感源自1975年西德尼·鲁迈特执导的经典影片《热天午后》,两者均围绕银行劫案展开。影片中的劫匪,由克里夫·欧文饰演,其形象与阿尔·帕西诺在《热天午后》中的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复杂多维、充满人性的角色,而非简单的恶棍符号。然而,斯派克·李并未沿袭传统犯罪片中的暴力美学路径,他刻意规避了炫目的动作场面和血腥的暴力展示,转而将焦点集中在人物的心理博弈与智力较量上,这一转变是对观众审美期待的一次重塑。影片通过构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展现了银行内外警匪双方之间微妙而紧张的动态平衡。在这场惊悚博弈中,斯派克·李运用犀利、充满机锋的对话,以及精心设计的悬念布局,使得每一场对峙都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局内人》的超豪华明星阵容是其成功的另一大要素。克里夫·欧文在片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尽管他饰演的劫匪全程佩戴头套和墨镜,极大地限制了面部表情的传达,但他凭借深沉而自信的声线,以及精准到位的肢体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冷酷又富有智慧的劫匪形象,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与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侦探之间的对手戏,更是火花四溅,两位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技相互映衬,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戏剧张力。(编辑:婧怡)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