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cEnery

2005年
2003年
剧情:少女葛丽叶是画家的女儿,由于父亲失明而家道中落、食不果腹,母亲只好让她背上简单的行李,到富人家帮佣。于是,葛丽叶来到了画家维梅尔家。 在这个看起来富有的家庭里,维梅尔与妻子、岳母和六个孩子过着安定体面的生活,家中所有的摆设、排场、生活习惯都弥漫着贵族气息。但事实上,这不过是繁华的外表。在生活的深处,正缓缓地涌动着危险的潜流。怀孕的妻子嫉妒成性,完全不理解丈夫的艺术,甚至不肯踏入他的画室一步;主掌家务的岳母威严而又难缠。在这个母系社会的家庭里,维梅尔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外人,一个落落寡欢的隐士。然而这个家庭的全部生活来源却都要靠他的作品换来,于是,正处在创作盛年的维梅尔不得不屈从于一位狡猾、凶残的赞助人的支配,画一些所谓的受欢迎的作品,这样,一家人才有饭吃、岳母才可以继续在家中趾高气昂、妻子才能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 葛丽叶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活,但仍不断遭到呵斥,甚至连孩子们都可以随时随地欺负她。因为她们从母亲怨恨而充满警戒的眼神中得到一种暗示,使得她们对葛丽叶带有一种与生俱有的仇恨。 可怜的葛丽叶默默忍受着一切,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了唯美尔的油彩世界。她每天都会小心翼翼地打扫他的画室;安静、深情而专注地凝视他的每一幅作品。为了避开尖刻的女主人的猜嫉,她不惜凌晨爬起来,拖着疲倦的身子为他调配颜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丽叶被维梅尔的工作深深地吸引了,而维梅尔也发现了葛丽叶所拥有的极高的艺术天赋,葛丽叶能够理解他的画要表达的内涵,而不是像他的妻子那样对艺术一窍不通。葛丽叶开始协助维梅尔画画,给他提供意见并激发了维梅尔的许多创作灵感。慢慢的,两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而维梅尔过去曾经因为出轨而导致和妻子的关系紧张,妻子愈发歇斯底里、疑神疑鬼的状态使他行事变得无比谨慎和压抑,不敢跨越雷池半步。他对葛丽叶的态度也如此,隐忍、缓慢,害怕抗争、不知所措,最后选择了沉默。 在赞助人的要求下,维梅尔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不需要任何他所缺乏的勇气就可以画葛丽叶了。葛丽叶知道自己永远没有机会真正靠近这个她心仪的男人,于是她同意了。弗美尔用烧热了的针在葛丽叶的耳朵上穿出一个可以戴得上耳环的孔,戴珍珠耳环的葛丽叶忍着眼泪对他回眸。一幅传世佳作就这样诞生了。 很快,维梅尔的妻子觉察到了这两人之间的异样感情,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发作,遍体鳞伤的葛丽叶虽然获得了维梅尔的心,并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但由于地位的悬殊,她不得不在蛮横妒嫉的女主人的痛哭中,怀着无限的遗憾默默离开,最终嫁给了一个屠夫的儿子。
2002年
1999年
1998年
剧情:剧情简介: 亭亭玉立的黛丝原本无忧无虑地生长在乡村,在全家赖以维生的马匹死亡后,按照家人的指示拜访有钱的远亲德伯维尔一家。在这,黛丝碰到了远房表哥艾利克,玩世不恭的艾利克垂涎着黛丝的美色,说动母亲将黛丝留在府中负责照顾农场。另一方面对黛丝极尽挑逗,一个周末的夜晚在黑暗的森林艾利克达到了他的目的,但是黛丝对他并无爱意于是回到了家中,在未婚的前提与众人的指指点点下产下一子,无奈不久便夭折了。伤心的黛丝不久再度回到农场工作,认识了不想继承父亲产业只想务农的安吉尔,两人间郎有情妹有意。不过从前的阴影仍笼罩着黛丝,迟迟不敢答应安吉尔的求婚。时间战胜一切,在互表爱意后,黛丝与安吉尔终于结婚并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新婚之夜双方互相坦诚过去荒唐的行为,不料安吉尔脸色一变,他们的爱受到最严酷的考验,安吉尔远走巴西,黛丝只好回到老家,不幸似乎又再度笼罩着黛丝……(此简介来自DVD) 关于电影: 有很多影迷拿罗曼波兰斯基的《苔丝》(Tess)与BBC的《黛丝姑娘》(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相比,前者虽然获奖无数,但仍然感觉不如BBC的《黛丝姑娘》,是因为女主人公的扮演者不同。据说娜塔莎·金斯基太野性,她的经历使她难以演绎出哈代笔下的苔丝---美丽的英国乡村少女的形象;而Justine Waddell有种英国式的古典美,既优雅甜美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感,所以与哈代笔下的苔丝的形象更为接近。有意思的是IMDB上的评分也是《黛丝姑娘》以8.2分远高于《苔丝》的7.2分。 小说作者: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诗人  生于英格兰多尔切斯特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是位建筑师。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1896年,他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影迷熟悉的电影《绝恋》),以后即转向写诗,整个晚年他都用来写诗。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计出无奈》问世于1871年。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1874)。从此,他放弃建筑职业,致力于小说创作。  主要作品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卡斯特桥市长》  诗集--《韦塞克斯诗集》、《今昔诗集》、《时光的笑柄》、《早期与晚期抒情诗》、诗剧《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