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Martana

1990年
剧情:    广告人越疯狂,做出的广告就越有笑点。某广告公司的文案编辑Emory Leeson(达德利·穆尔扮演),发现自己只能想出老实的广告文案之后,被公司送进了精神病院。然而讽刺的是,他的这种直言不讳的文案风格却大受欢迎,并开始和精神病院中的“疯子”们一起合作,写出更多既实在又疯狂得让人拍案叫绝的文案。 以下就是几则“疯子”们创作的搞笑文案和片中的部分爆笑点。     爆笑点之一:为美联航空公司做的广告文案——“乘坐美联航空公司的飞机,大部分乘客都能活着回去。”     爆笑点之二:为邮局做的广告文案。一辆飞速行驶的邮车在公路上横冲直撞。邮递员亲切和蔼地说:“为了能把您的信件及时送达,撞死几个人又何妨?” 爆笑点之三:给某旅行社做的巴哈马群岛的旅游广告。一个丰腴性感的比基尼女郎充斥整个画面,她的名字叫做“巴哈马”,广告语为:“进入巴哈马!”镜头一切换,无数接线员在跟投诉者解释:“我们提供的服务不包括‘进入女郎身体’这个项目。” 爆笑点之四:一个亚裔青年精神病患者在得到了一辆汽车的奖赏后,急于试试身手,一边脚踩油门,一边骂骂咧咧:“他妈的,先轧死几个白人。”   爆笑点之五:给纽约市做的形象广告——“这里的谋杀案发生数量比去年少了一件。”     爆笑点之六:给索尼公司做的广告文案。播出前版本(美国人描述):“因为日本人(个子矮)的眼睛离电子元件的距离比较近,所以电器由他们生产。”  播出后版本(日本人描述):“由于西方人(个子高)的眼睛离电子元件的距离比较远,所以这种攒精密仪器的活儿由我们来干,索尼电器。”  ……
1989年
1987年
剧情: 在30年代的芝加哥,禁酒令的颁行使贩卖私酒成了 极为有利可图的行当。黑帮首领卡邦使用暴力手段控制着走私酒的市场,犯下了累累罪行。新来的联邦官员纳斯决心打击酒类走私的活动,但他的第一次行动却因走漏了消息而以失败告终。 在一位老警员马龙的领导下,纳斯重新振作起来,并且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独立进行打击酒类走私的活动。纳斯摧毁了卡邦的地下仓库,并且拒绝了卡邦的贿赂。邪恶的卡邦对纳斯发出了威胁。但纳斯毫不妥协,又在边境查获了卡朋的走私车队,并且抓到了卡帮的一位重要手下。马龙设法迫使他答应作指控卡帮的证人,但就在法庭外的电梯里,证人和行动小组的一位成员却都被卡邦的手下所暗杀。愤怒的纳斯前去找卡邦算帐,被老练的马龙制止。马龙从卡邦相勾结的警察局长那里得到了情报。 然而,就在纳斯前往马龙家时,马龙已经被卡朋的杀手袭击,生命垂危,依据马龙所留下的线索,纳斯等人前往车站埋伏,一场枪战过后,抓住了卡邦的记帐员。卡邦以逃税的罪名被起诉,卡邦的手下又企图采取 行动,但却被纳斯察觉,在经过一番效量后,纳斯除掉了杀手,为朋友们报了仇,同时,他还得到了一份卡邦的行贿名单。 在法庭上,纳斯巧妙地使卡邦被判有罪。 这场较量,终于以正义战胜邪恶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