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马克宣
Kexuang Ma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92年
12只蚊子和5个人
导演
/
导演:
马克宣
/
播放正片
剧情:
盛夏来临,蚊蝇肆虐。在某处,离地面不远处的空中,12只蚊子整齐地排出阵型,等待猎物的出现。不久,一名高个儿男子出现。猝不及防之时,蚊子军团呼啸而下,对男子进行围攻,他从头到脚浑身上下全部中招。男人想了想,觉得一人挨咬实在太亏,他算了算蚊子的数量,瞬间想出一个好办法。男人又拉来一个敦实的男子,这时蚊子军团再次发起进攻,不同的是每人只遭到6只蚊子的攻击。高个男人一阵窃喜,敦实男人则想法减轻损失,于是又找来一个牺牲品。如是在三,直到第五个男人出现,绝对平均的均衡被彻底打破了……
1988年
山水情
导演
/
导演:
马克宣
/
阎善春
/
特伟
/
播放正片
导赏: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电影,以其深刻的故事情节和令人陶醉的山水画面而广受赞誉,是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巅峰绝唱。细腻的情节描绘,微妙的场景浮现,勾勒出精深的老庄哲学。把人物作为主体,山水既是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又是借以传情的导体,这比单纯的人物画或风景画要难得多。片中许多充满象征意味的元素:琴、琴声、风、风声、鹰、风雪、烟、雨、山川……文士出场的时候没有任何道具,除了那张琴。甚至在他晕倒在地时,他也抱着那张琴。我们可以认为,那把琴是文士某种精神品质的物化,而最后他将它赠送给小伙计,是表达了一种传承关系:通过教导弹琴,文士将自己的精神品质传给了小伙计。文士在渡河时,在最后离开走向茫茫前途时,除了水墨画出的重重山峦,还有呼呼的风响彻耳际,这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喻,象征着文士所要面对的处境,反衬了文士的品质。至于翱翔天空的飞鹰,“有志比天高”正是其本体。导演想要让片子里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具体的中国式的比喻、指代,并且这些指代都非常自然、鲜明。而文士的造型,得体而准确,在总体设计上对古代文人的形象有较好的把握。文士身上那件白披风就用得十分之好。色调素雅、线条简洁,随风而动的衣褶,增添了人物的飘逸感,这种飘逸又与山川的空灵形成意趣、格调上的统一,给人以和谐之美。他的慈祥、沉静、冷峻,又给人以傲骨清风,意态高远的某种神韵。这叫人想起也许老人的生活经历中有过怀才不遇,有过仕途失意,有过难以告人的尘世抗争,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在这部只有十八分钟的动画里,我们只能就影片所表现的这一古代人物的生活片断,给以符合规定情境和历史条件的品评。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艺术方式表现。《山水情》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其诗一样的气质、幽远清淡的画面,以及蕴含的民族精神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在是中国电影史中最珍贵的艺术瑰宝。(编辑:明慧)
1986年
新装的门铃
导演
/
导演:
马克宣
/
徐景达
/
播放正片
剧情:
主人手捧门铃兴冲冲地登上三楼居室。他开门入屋,拉开抽屉取出螺丝刀,迅速地把门铃装好。他揿了一下按钮,顿时响起了悠扬动听的音乐铃声。他好奇地又揿了一下,门铃音乐又响了起来,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突然,他听到楼下脚步声,以为有客来访,急忙关上房门,仔细聆听。不料是一位上楼的青年,在他门口系一下鞋带走开了。主人很失望。接着,踢皮球的小姑娘、气喘吁吁的胖子依次从主人门口经过,主人总是在兴奋之后饱尝失望。忽然,摩托车声音传来,邮递员送报来了。主人屏息静听。邮递员不揿门铃却举手敲门,主人十分不悦,气恼地在屋内也用力敲门,企图提醒邮递员揿一下他新装的门铃,然而无效。最后,主人只得把门打开,接过一份报纸。不肯罢休的主人把欲走的邮递员拉回,希望他能揿一下门铃。主人把门关好,侧耳细听,然而许久无声。当他开门观看时,原来邮递员早已走了。主人大失所望,懊丧地拿起报纸,瘫坐在椅子上。
超级肥皂
导演
/
导演:
马克宣
/
徐景达
/
播放正片
导赏:
动画短片《超级肥皂》是著名导演徐景达创作、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佳作。本片以漫画式的夸张滑稽风格,寓教于乐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仅长6分钟的《超级肥皂》形简意赅,通过描绘人们先后趋之若鹜地购买超级肥皂和超级染料的荒唐行径,对现实生活中愚氓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进行了批评和讽刺。当然,艺术的解读千人千面,可供参考的说法还有:别具一格的流行文化逐渐影响了所有人,当大家发现这种符号无法再凸显自身个性后,又将趣味转向其他“边缘文化”,于是边缘又开始成为下一个流行的核心。《超级肥皂》画面中,千人一面的盲从者以整齐划一的节奏行动,呈现出单调、荒诞、滑稽的场景,但值得观众注意的是一位抱孙女的老者,尽管他也是购物大军中的一员,但在买肥皂的过程中,他是唯一一个经过长久思考再行动的人物,而在结尾处,又是他第一个举起钞票购买染料。创作者这个别出心裁的细节设定,也许是在对观众的自我意识进行召唤,为可笑的社会现象增加改良的希望。本片曾获第7届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其新颖创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喜爱。长久以来,中国美术片以鲜明的民族风格闻名遐迩,但为扬长避短,几乎全部取材于古典神话、童话、寓言(有点像购买超级肥皂),而很少表现现代题材。富有远见的徐景达导演勇于面对现代题材的断档,以简练的线条勾勒表现新观念、新情趣,扩大美术片的内涵,使这一品类不再仅仅面向儿童,而且还能使成年人受到思想和情操的熏陶。导演还体现出一定的品牌意识,将美影厂出品、自己导演的《三个和尚》《新安装的门铃》动画片中角色安排在本片中出场客串,产生饶有趣味的互文效应。(编辑:曾奕琦)
1985年
大扫除
导演
/
导演:
马克宣
/
类型:
动画
/
剧情:
小朋友做大扫除时,由于太过心急火燎不按部就班,闹了许多笑话,以致大扫除成了大破坏。 他拖地时,把碍事的洗衣机、桌椅板凳全推到了门后,结果要拖最后一片脏地时,只能跳上窗户;拖完地,他开始擦拭家具家电,本该先擦高的,他却先拿矮的下手,如此,站在矮的上头擦高的时,之前的工作又白做;看着干净的地板和家具,他高兴得和小白狗玩起来,不想瞥见了天花板上的蜘蛛网和气球,准备用扫把将它们扫下,可是这件活,是最开始就该干的呀!
1983年
天书奇谭4K纪念版
美术
/
导演:
王树忱
/
钱运达
/
主演:
丁建华
/
毕克
/
尚华
/
苏秀
/
施融
/
孙渝烽
/
程晓桦
/
刘广宁
/
乔榛
/
程玉珠
/
播放正片
导赏:
这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精髓的杰出作品,如道教思想、神话传说等,使得影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影片中的场景设计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从山水到建筑,从服饰到道具,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动画角色的设计也十分独特,他们或憨态可掬,或威严庄重,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天书奇谭》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现代价值观。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天书的故事,传递了人们对于知识、智慧和正义的追求。电影成功塑造了舍己为人、不顾个人安危的正义英雄形象,这样的正义与无私也是电影对受众价值的主要输出。在《平妖传》中盛行个人利益为主的观念,袁公与蛋生两人在小说中的各种行为都是受制于个人的私利。电影中抛弃了游离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摇摆人物形象,直接取用社会价值取向来作为正义的一方,突出在自我私欲与社会利益之间,社会利益的重要性。
1981年
三个和尚
视效
/
导演:
徐景达
/
播放正片
导赏:
这部电影于1980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落后思想,同时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整部电影采用极具民族音乐特色的叙事性配乐刻画人物和烘托气氛,激发观众的主动想象和内在思考。以高矮胖瘦的反差和红黄蓝色块的反差勾勒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动作设计结合了解剖学和戏曲艺术风格,背景设计继承了中国水墨动画的自然造型,同时运用西方现代漫画的表现手法,把一个本土故事中的情趣与意趣,哲理与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