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Jie Liu

有片源
2025年
2018年
宝贝儿
宝贝儿

导演/编剧/

导演:刘杰/
播放正片
导赏:《宝贝儿》是一部现实题材影片,电影通过江萌的故事,探讨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和关爱。江萌作为一个先天缺陷的弃儿,长大后对先天患儿十分上心,她竭力拯救一个被父母放弃的缺陷婴儿,其中她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即便是与法律背道而驰。影片通过江萌与寄养家庭的母亲之间的感情,展现了亲情之间的牵绊和努力生活的精神,这种平淡的叙事手法也让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影片用冷静、疏离的客观视角叙述故事,镜头始终围绕、跟随着江萌,现实就从她的所见所闻里逐渐被构建,被感知。在自然实景里采用长镜头手持晃动跟拍,减少使用调动情绪的配乐,这种有纪实感的视听风格既可以在达内兄弟的电影里见到,在法哈蒂的电影里见到,也能在一系列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作品里见到。拯救被弃婴儿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催化剂,过程中江萌也受到了多重阻力,她因为成年要离开寄养家庭,因为帮助受助儿主张权利而失掉工作。在感情方面,因为要救助女婴,她不得不求助自己的哑巴男友,而哑巴男友一直对她的诸多选择不理解,原本可以拥有平静幸福的生活,但因为彼此自身的经历,最终决定一起救助。因为伦理道德的救助,选择偷偷抱走孩子,引发媒体的关注,使得本来不幸的家庭引来更多的网络暴力,矛盾升级,将剧情推向高潮。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杨幂饰演的江萌,头发散乱,满脸雀斑,灰头土脸又弱不禁风,不仅颠覆形象,还在戏里挑战说南京话,比手语。在对于救助女婴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温暖与人性的光辉,影片中配角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王院长的琐碎与温暖,在生活的残忍中尽己所能关照着不幸的群体。每每发生冲突的时候,她充当双方的润滑剂。马鞍山的片警也非常真实,貌似严厉的外表下,他在可能的范围内也给予了各种方便。面对无肛女婴的人伦悲剧,他的身份能做的非常有限,法理与情理之间也很难平衡,但是一次次出警也表现了他的尽职尽责。看似强硬的外壳下,也有着温暖的保护色。郭京飞扮演的女婴的父亲也可圈可点,对于这个人物的表现,影片没有把他简单变成一个反面形象,他的疲惫、他的茫然、他的纠结和痛苦,使得这个遭受打击的中年男人形象真实可信。江萌让他一次次做出选择的过程中,使他在情绪上彻底崩溃。电影的结尾或许并不是大众期待的完美结果,但这也正是导演通过现实化的创作展现出生活的真相,同时引发观众对这一人伦悲剧进行思考。(编辑:王晶)
2016年
2015年
导赏:《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在武侠片创作领域的一次革新,用极富诗意的画面对唐代传奇中的聂隐娘故事进行了再创作,观众们得以跟随画面体悟一个刺客的人生片段。在故事中,聂隐娘曾与田季安年少相识,情投意合,但两人的命运也随着唐代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摆动,最终两人分离,田季安与元家结亲,聂隐娘则被道姑收为徒弟,被训练成了顶尖的杀手。当她收到刺杀田季安的命令时,不得已跟随内心做出不同的选择。侯孝贤试图在《刺客聂隐娘》中还原唐代后期风貌和藩镇中人物的风韵,通过对聂隐娘的刻画,讲述了这位虚构的刺客从固有身份中自我救赎并寻得侠义之道的故事。与许多以打斗为看点的武侠电影不同的是,《刺客聂隐娘》并未在武术动作上过多停留,聂隐娘的行刺手法往往是点到而止,在视觉效果上叶做到了简洁明快的统一,用一招制敌、以巧破力的技巧凸显出中式美学大道至简的审美观念。侯孝贤通过大量长镜头对自然风貌进行描绘,田野、青山、云影都在构建聂隐娘所处时代大背景上起到作用。但人物台词的刻意凝练,对角色关系的“留白”都使得角色如同古画上粘贴的人物,没有和所处环境产生过多的关联。作为主角的聂隐娘和田季安尽管穿着古装,活动空间也有不少仿古建筑,但半文半白的台词造成极大割裂,从而对融景于情产生了隔离。作为一部武侠片,《刺客聂隐娘》并未以“武”吸睛,反而以情动人,舒缓浓郁的情绪氛围贯穿始终,这也是侯孝贤对于刺客形象的理解,最终聂隐娘脱离了“棋子”的命运,真正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编辑:方舟)
德兰
德兰

导演/编剧/制片人/

导演:刘杰/
播放正片
导赏:电影《德兰》是一部关于男性在情感启蒙中逐步成长为真正男人的故事,也是一次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个人情感与社会习俗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影片巧妙地以外来者“小王”的叙事视点切入,将藏族人旧有的“一妻多夫”婚俗这一文化奇观展现在观众面前,挑战观众的认知边界的同时激发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故事的开篇,小王接替父亲工作的设定,为影片铺设了一条明确的行动线索,也暗含了小王背负的家国责任与个人成长的双重主题。随着小王踏上旅程,一场对多元文化的探索也逐渐开始。然而,随着小王与德兰在路上的关系升温,影片的叙事动力悄然发生了转换——从最初的替父工作、完成家族使命,转向了个人化的情感追寻。小王与德兰之间因落水而引发的亲密接触,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靠近,更是心灵与情感上的深刻触碰,预示着小王内心世界的转变,也为影片的情感与伦理叙事奠定了基调。影片的片名是女主角的名字,“德兰”是一位嫁到藏族的女性形象,是影片中连接伦理与爱情的关键人物。这一角色继承了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典型特征——单纯美丽、勤劳质朴、敢爱敢恨,同时《德兰》在这一基础上增添了独特的民族韵味与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她与她的两个丈夫的存在,是小王情感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影片对少数民族女性独立、自主精神的一种颂扬。相比之下,小王作为一名较为年轻的汉族男性,初时显得稚嫩、未成熟,性格中透露出几分懦弱与胆怯。逐渐的,在与德兰的相遇与相处中,他逐渐学会了勇敢、担当与牺牲,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编辑:婧怡)
2013年
导赏:一部厚重又幽默的青春题材电影,它带着一股夏日的清凉,但全无脂粉和造作;它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但又没踏入残酷青春的老路;它保留了刘杰以往的真实风格,但并未刻意向纪录片靠拢。在这个以玩极致为时尚的年代,《青春派》一点也不极致,它兼有各种同类题材的优点,但到头来却呈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青春派》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和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主演董子健也荣获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和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本片是《山河故人》主演董子健处女作,也是《碧罗雪山》导演刘杰青春佳作,更是侯孝贤导演客串的惊喜之作。本片是真正从片中的那些学生的角度出发,真实地再现他们历经高考前后那段日子的生活。而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观看影片的过程则更像是一次重温自己学生生涯的过程,高考前后的经历几乎都会成为每个当事人心目中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青春派》中出现的大量学习气氛紧张的教室、宿舍学习场景以及严师、口号、决心等等元素都在这一段记忆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甚至影响到了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的一生。这些熟悉场景的再现无形中使得影片贴近真实生活,显得自然亲切,更具说服力。
2012年
2011年
导赏:《大魔术师》是一部融合了魔幻、爱情、悬疑与动作元素的视觉盛宴,尔冬升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将这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以同名且知名的网络小说为蓝本,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的北平天桥,三教九流、酒肆茶坊、艺人戏子、妓女小贩……都在这里争相角逐,乱中求生。梁朝伟沉寂数年重登大银幕、与刘青云、周迅构成黄金三角。梁朝伟饰演一位极具智慧谋略、爱国情怀和传奇色彩的“大魔术师”张贤,周迅饰演他曾经的未婚妻柳荫,遭遇刘青云则饰演的雷司令抢亲。 为夺回未婚妻,张贤百般接近军阀,与其斗智斗勇,展开一场生死游戏。魔术在中国古已有,人称做“戏法”。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与杂技不同,魔术调动思考、寻踪原由、似幻似真、真假难分, 是一种调动审美主体积极参与的表演艺术。将魔术与电影叙事整合为一、穿插互动,自然是一种增强叙事趣味、引发观赏快感的煽情力量。小说原著中对中国的传统戏法,如“七圣法”“搬运法”“傀儡人计”“隐山乱道术”“采间遁珠不盗术”等均有描述,影片对这些魔术手法将有大量的表现,而且还运用大量特技特效,来表现魔术的神奇场面。张贤演出的几场魔术表演,配合情节进展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成为一连串的隐喻,当柳荫因张贤的中国画魔术触动心事而流泪,或是张贤借助冷火来传递“内心的愤怒”,均能体验强大的情感张力和表意性。片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有着强烈电影人自嘲意味的台词。在汉和映画成立典礼上播放黑白电影时,管家刘坤山说:“为了效果,我增加点预算”,雷大牛感叹说:“唉,拍电影真花钱啊!”在三姨太拍戏一节中,雷大牛接连对导演说出:“你改剧本!”“我是出钱的老板,我说改你就得改!”“如果你不改,老子就把你给毙了!”而影片中刘青云对经典老片《大军阀》中许冠文表演的参照摹仿、《东成西就》中“西毒”形象在魔术中的融入,以及片尾的以坦克镜头对卢米埃尔《火车进站》的戏仿,都是对电影经典的致敬与颂赞。(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