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凌子风
Zifeng Ling
人物资料
作品
视频
图片
有片源
1992年
狂
导演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尤勇
/
赵君
/
程希
/
秦雪玲
/
姚建国
/
陈天文
/
刘亚津
/
贾盛云
/
戴德云
/
周金泉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狂》是凌子风导演的“封镜之作”。这部影片于1992年精心制作而成,并率先在中国香港与观众见面,而后在2004年7月14日终于登陆中国内地的大银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影片所呈现的风格真实而朴素,仿佛一部生动的纪录片,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影片的核心人物郑幺姑由当时年仅二十岁的许晴饰演,她以精湛的演技展现了未嫁人姑娘的羞涩与纯真,以及初为人母的坚强与母爱。这种自然的转变令人叹为观止,也让观众对许晴的演技刮目相看。这部电影改编自现代著名作家李劼人代表作大河三部曲之一的《死水微澜》,它在中国百部小说排名榜上占据显赫的地位。另外两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死水微澜》与《暴风雨前》,这三部小说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历史前事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一个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完整地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革。电影的时代背景设定在十九世纪末的四川,通过一个小乡镇的细微变化,折射出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城乡各阶层的分化与深刻变革。影片虽以伦理爱情故事为主线,但更为核心的是通过女性视角,展现了郑幺姑这类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抗争精神。郑幺姑,这位从农村嫁到镇上的女孩,她柔媚且聪明,骨子里却透露出一股倔强。她不愿被社会对女性的传统束缚所限,敢于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更敢于挑战那些陈腐的道德观念。她的形象,无疑是四川小城镇女子解放意识的一次生动展现。
1989年
风流女谍
演员
/
导演:
都郁
/
主演:
傅艺伟
/
李仁堂
/
高度
/
沈冠初
/
张建民
/
樊淑棣
/
凌子风
/
傅祖成
/
毕鉴昌
/
王彪
/
播放正片
剧情:
川岛芳子,即赫赫有名的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金壁辉,1948年被判死刑。川岛芳子。肃亲王之女,肃亲王为勾结日本将女儿过继给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川岛浪速。川岛对她进行一系列间谍训练。一日,成为少女的芳子被川岛强暴。决定和恋人卧轨自杀的芳子最后关头本能逃离。自此,川岛芳子将自己的一切作为间谍武器,制造了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入狱后的她希望日方提供国籍证明好摆脱汉奸罪。但面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她,日本军国主义者遗弃了她。
春桃
导演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刘晓庆
/
姜文
/
曹前明
/
冯汉元
/
姚未平
/
孙玉珍
/
韩善续
/
类型:
家庭
/
伦理
/
剧情
/
导赏:
《春桃》是许地山小说中非常独特的一篇,被中国第三代导演凌子风慧眼“发掘”,并于1988年改编成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初期,一个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原小说中,时代背景被详细描绘,以展现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然而在电影中,导演凌子风巧妙地处理了这一背景,通过“巡警”等少数带有民国色彩的角色和场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时代背景,更加聚焦于对三个劳苦大众和他们性格、关系、命运的刻画。乍看影片有着流俗爱情片中惯用的一女二男三角恋模式,然而这种常见模式在片中承载的却不是情爱纠葛,而是对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思,由此诞生了一个敢于轻视世俗习惯,具有极强人格追求的劳动妇女形象。导演调动了诸多造型手段来刻画她,烘托她。破草帽、满是烂纸的背筐、朴素干净的衣裳、走在暗红色宫墙下的沉重的步履、“换洋取灯儿”的叫卖声,多次重复或变换着重复的画面,让人如同身受地感到春桃所受的压抑。她坚守着与丈夫间那神圣的传统纽带——拜过天地的仪式与“龙凤帖”的见证,这不仅是传统道德的恪守,更是内心深处道义良知的体现。同时,她也难以割舍与那位“伙计”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度风雨,同享甘苦,那份真挚的情感与相互扶持的生计,既是她情感的寄托,也是生活温饱的坚实依靠。在两者之间,她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却都承载着无法轻易放弃的重量。在拍摄《春桃》前凌子风拍摄了经典之作《骆驼祥子》,其中塑造的“虎妞”形象深入人心,此后他还在《狂》中塑造了“邓么姑”。和春桃一样,她们虽为旧中国的女儿,但绝非祥林嫂式的弱女子,而是在社会狭隙与生存压力中挣扎不羁的强者。通过这些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新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寻求自我价值与身份认同的强烈愿望。它们不仅是对东方文明的一次深情追忆与犀利反思,更是对新文明曙光的热切呼唤。(编辑:明慧)
1986年
马铁腿外传
导演
/
导演:
凌子风
/
韩兰芳
/
主演:
雷恪生
/
龚谷音
/
佟家琪
/
张金元
/
钟勇
/
播放正片
导赏:
《马铁腿外传》以其“轻喜剧”风格,细腻地勾勒出社会现实的一个横截面。影片以其温和而朴素的手法,展现了批判和反思的力量,同时保持了一种平实的生活质感。它巧妙地在矛盾、冲突和讽刺中游走,却不让这些元素变得尖锐、激烈或辛辣。导演运用生活化的误会和偶然的巧合,构建了一系列喜剧情景,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深刻的社会问题。影片中的喜剧冲突并不追求层层深入和激化,而是通过马铁腿三次送礼、三次碰壁的循环复现,以及他发出的无奈自问——“这关系绕来绕去,啥时候是个头啊”,展现出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马铁腿的形象,成为了社会底层市民的缩影,碰壁的三次重复,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也反映了普通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无奈和挣扎。影片的高潮部分,马铁腿因失望和愤怒而患上了嗜睡症,这一病症成为了两种隐喻的载体。一方面,当马铁腿因嗜睡症住院时,紧追热点的记者们蜂拥而至,他们关注的不是马铁腿作为一个父亲的悲哀,也不是作为一个病人的困境,而仅仅视其为能够带来新闻热度的手段,隐喻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功利性和实际上的冷漠。另一方面,马铁腿受不了三次碰壁的打击,骤然晕倒在马路上,象征着普通人在面对复杂的权力关系时的不适应和晕眩。影片中嗜睡症的典型症状——“能听得到周围的声音,但却无法做出回应”,也指涉了一种小人物的无力感。不过,影片的结局是充满希望的。导演采用了传奇性的叙事手法,为马铁腿一家带来了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马铁腿的儿子通过自学考上了研究生,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城里,在儿子的呼唤声中,马铁腿从沉睡中醒来。也因此,喜剧与悲剧元素在影片中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衡,既有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又不失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1984年
边城
导演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冯汉元
/
戴呐
/
刘汉璞
/
白铭
/
刘魁
/
石磊
/
金风
/
袁思达
/
彭铭燕
/
潘玫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我国著名导演、“北影四帅”之一凌子风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执导的文学名著改编影片,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以一种诗意的、略带淡淡忧伤的基调,在展现湘西水乡优美风景的同时,以女声旁白的诉说方式呈现了了一段关于家庭、伦理、亲情、爱情的略带悲剧性与宿命感的故事。影片多以缓缓流动的长镜头,配合娓娓道来的叙事。片中“撑渡船”这一传统生存方式、“赛龙舟”之传统民间习俗活动、人物服装造型设计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均使得影片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意蕴。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片着实值得观看。
九月
编剧
/
导演:
田壮壮
/
主演:
江韵辉
/
王明智
/
吴涛
/
王坚
/
王廷英
/
类型:
音乐
/
儿童
/
剧情:
版本一 少年宫的老教师顾小玉正在积极筹备全市少年儿童合唱节,但事情办得很不顺利。孩子们因作业太多或因家长不支持,总不能按时排练,并且,少年宫合唱队想请名作曲家刘元教授写支歌曲,为合唱节增辉,竟也遭冷遇。无奈她只好亲自登门去恳求刘元的帮助,毕竟他们是过去的音乐学院的老同学。顾小玉每天都接到许多封来自各个学校的和孩子们的信。她总是热情处理着信中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她看到了一封希望顾老师能在他出狱时去接他的来信。顾小玉很吃惊,但她还是来到监狱。刑事犯郑启天曾经是顾小玉的学生,现在他已刑满释放。因分别多年,顾小玉不知哪个学生,更记不清他的模样了。当郑启天看到他的顾老师就站在眼前,却又认不出他时,他便悄然离去顾小玉却仍在监狱门前等待。一天,郑启天拉货来到少年宫门口,回忆起自己少年美好的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突然他见到顾老师在少年宫门口和孩子们说笑着,他不由自主地朝顾小玉走来,但他又犹豫了,看着自己的样子,真没有勇气开口。一位女民警来到了顾老师的办公室。她们见面后是那样亲切。原来她也是顾小玉的学生,名叫田玲,在少年管教所工作,她是为少管所的姑娘们参加合唱节而来邀请顾老师去听听少管所合唱队的练习,顾小玉欣然同意。少年宫准备让顾小玉退休,将要离开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单位,将要离开孩子们,她心中十分难过,她没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只希望能继续住在少年宫里,离孩子们近一点。一天晚上顾小玉在剧院门口等退票,期待听到青年钢琴家肖明的演奏会。这时郑启天也来到剧场,他发现顾老师没票,便用高价买了两张票,去找顾老师,却发现顾老师已离开了剧院。顾小玉在宿舍里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肖明钢琴独奏会,她回想起当年带着在少年宫钢琴组活动的小肖明去盲童学校为孩子们演出的情景。合唱节就要到了,顾小玉到刘元家取歌谱,刘元推托因为忙,歌谱根本没写,她只好悻悻而归。合唱节经过大家的努力开得很顺利。顾小玉沉浸在幸福、欢乐之中。郑启天即将回劳改队就业了。临行前他来到少年宫看望顾老师。顾小玉觉察到郑启天的情绪低沉,便鼓励他为大家唱支歌,唤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并让他自信坚强起来,郑启天登上舞台,那歌声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在飘荡,飘向远方。 版本二 少年宫的老教师顾小玉正在积极筹备全市少年儿童合唱节,但事情办得很不顺利。孩子们因作业太多或因家长不支持,总不能按时排练,并且,少年宫合唱队想请名作曲家刘元教授写支歌曲,为合唱节增辉,竟也遭冷遇。无奈她只好亲自登门去恳求刘元的帮助,毕竟他们是过去的音乐学院的老同学。顾小玉每天都接到许多封来自各个学校的和孩子们的信。她总是热情处理着信中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她看到了一封希望顾老师能在他出狱时去接他的来信。顾小玉很吃惊,但她还是来到监狱。刑事犯郑启天曾经是顾小玉的学生,现在他已刑满释放。因分别多年,顾小玉不知哪个学生,更记不清他的模样了。当郑启天看到他的顾老师就站在眼前,却又认不出他时,他便悄然离去顾小玉却仍在监狱门前等待。
1982年
骆驼祥子
导演
/
编剧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张丰毅
/
斯琴高娃
/
殷新
/
颜彼得
/
李唐
/
李翔
/
韩焱
/
高放
/
王村人
/
封顺
/
播放正片
导赏:
一是凌子风导演对名著名篇的情有独衷,在书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因此,他的电影画面随意性成分较少,比较精致,也更赏心悦目。二是地道的京味儿方言,极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从虎妞的嘴里说出来更显出她的土气和俗气。三是片中的配乐,运用了京韵大鼓的元素,符合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同时琵琶、三弦跟西洋乐队的结合,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北京广播电视报)
1979年
李四光
导演
/
演员(饰 杨杏佛)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孙道临
/
俞平
/
王铁成
/
冯奇
/
文卜东
/
石冼
/
涂中如
/
蔡安安
/
赵秀丽
/
凌子风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李四光》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原型,通过传记故事的真实性与故事情节的曲折性、生动性的巧妙融会,全面的体现了李四光的优秀品格与科学成就。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工作奠基人,以科学家享誉全球,他是现代中国进步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孙道临在片中担任主演,他的出色演绎为观众呈现了李四光的形象。影片的时长为120分钟,足够观众深入了解李四光的生活和科学探索。《李四光》着意表现主人公的敬业爱国和坚持真理的精神,赋予李四光注定孤独、不为世人理解的个性,把他塑造成一个年轻时醉心于学术,常常冷落家人的书生;中年时被反动派利用和迫害的学者;晚年时满怀爱国激情为共和国再立新功的功臣。影片虽获得文化部最佳影片奖,却是凌子风很不满意的一部作品。他认为这是在“急切工作的心情加之准备不足造成的遗憾”,“沉浸在过于熟悉熟练的那种拍摄影片的‘行动’中”,演员没有选好,“剧本也不够好”,“导演失败了”,“拍得太粗糙”。这部影片的遗憾不能归咎于凌子风,人物传记片要求尊重事实,虚构和演绎的空间很有限,造成了很多关键问题的不可言说。简言之,题材和环境是矛盾的。凌子风身上融合了知识精英与劳动人民的双重特质。他成为新中国最早的故事片导演之一、最早获得国际电影奖的导演之一不是偶然的。虽然没有任何仪式化的命名,他的阅历和素质已经决定了他就是“人民”艺术家的代表。凌子风天生的叛逆性格和豪爽气质也无形中有助于他成为一个旧文艺的终结者和新时代文艺形态的开创者。《李四光》这部影片在1979年上映,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李四光的科学精神,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文化记忆。这部电影由中国著名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实力和对历史人物的尊重。(编辑:赵敏)
1964年
草原雄鹰
导演
/
导演:
凌子风
/
董克娜
/
主演:
里坡
/
阿不都拉赫曼·阿瓦孜
/
努尔尼莎·司玛依
/
播放正片
剧情:
根据话剧《远方青年》改编。阿力和阿米娜在大学学习兽医毕业后,满怀着对生活的憧憬,一同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天山马场。在这里,阿米娜碰到了她在中专时的同学卡得尔。卡得尔热爱草原,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牧民服务,关心马群的健康,向群众学习。刻苦钻研技术。牧民们亲切地称他是“我们这里的一只山鹰”。
1962年
杨乃武与小白菜
艺术指导
/
导演:
马尔路
/
苏菲
/
主演:
李宝岩
/
顾荣甫
/
魏喜奎
/
王凤朝
/
播放正片
剧情:
根据王峰原著改编。 清代同治末年,朝廷腐败,官场更加黑暗。“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奇案”就发生在这时的浙江省余杭县。余杭县知县刘锡彤之子刘子和看中豆腐房葛小杜之妻毕秀姑。她容貌甚美,绰号“小白菜”。刘子和贪恋姿色,暗用迷药玷污了葛毕氏,毒死她丈夫葛小杜。案发后,刘锡彤为开脱儿子罪责而陷害新科举人杨乃武。皆因杨乃武曾与葛毕氏相识有情,并给葛小杜治病,刘锡彤便买通师爷钱如命,用“移花接木”之计,嫁祸于杨。懦弱无知的葛毕氏被百般威逼欺哄,诬杨乃武为奸夫,杨乃武“被屈打成招”定为“谋夫夺妇”之罪。余杭县生员不服,上诉至杭州府,但因知府宝贤与刘锡彤是儿女亲家。徇情得贿,仍酷刑枉断,杨乃武遂冤沉海底。众生员仗义扶危,再至浙江巡抚杨昌溶府衙鸣冤。葛毕氏痛悔自己放真凶,污良善,企图翻供。怎奈三大宪俱已受贿,官官相护,贪赃枉法,葛毕氏翻案不成反受酷刑旷世奇冤活路断,铁案铸成何能翻?杨乃武胞姐杨淑英曾在刑部尚书夏同善府中做过绣娘。为弟伸冤,千里跨涉赴京求援。时正值清室东宫与西宫互争权势,西太后之心腹醇亲王欲乘机除去东宫之亲信杨昌漕,因而接受杨淑英状纸,将全案人犯与原审官员提京勘审。但由于刘锡彤再逼葛毕氏,致使刑部大堂未能审出真相。于是夏同善设“密室相会”之计,使葛毕氏与杨乃武倾吐实情,招出真凶。杨乃武三载冤狱才获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