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Yun Li

有片源
2000年
大憨
大憨

演员/

导演:顾晶/
主演:张秋歌/李芸/
播放正片
冰蝴蝶
冰蝴蝶

演员/

导演:李三林/
主演:李芸/刘涛/
播放正片
1987年
天使与魔鬼
天使与魔鬼

演员(饰 Bai Yun)/

导演:凌奇伟/
主演:陈宝国/李芸/
播放正片
剧情: 夜幕笼罩的街道,郑天与袁原紧张地靠在路边,时髦女郎丹丹在路边挥手拦下一辆出租车,三人鱼贯而入,郑天突然亮出凶器…… 郑天与同伙靠抢劫谋生,尽情挥霍不义之财。他认为人的天性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于是在他的生活中,便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另一方面又玩弄女性、行凶抢劫。 在地铁车站,郑天与美术学院女学生白云邂逅相识,纯洁善良的白云被郑天表面的伪装吸引。郑天的忧郁冷峻时常使她迷惑。偶然中她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由于母亲早亡,父亲续弦后郑天被抛弃,他的性格逐渐乘僻、玩世不恭。联想到父母去世后自己的孤独,白云觉得应该给予郑天温暖和体贴。她原谅了他肮脏的过去,郑天也表示同罪恶告别,他们真心相爱,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 当袁原一伙再次胁迫郑天一起做案时,郑天抱着侥幸的心理,又一次滑进深渊。白云发觉后,愤怒地斥责郑天。郑天一味诡辩,欲借情爱逃避现实。白云绝望中用郑天做案的匕首刺向郑天。 郑天行劫案发,被捕入狱;白云因知情不报,被学院开除。悲伤失望中,她吞服了大量安眠药,经抢救脱险,回到老家佛岛。 郑天在狱中努力改造,取得政府宽大,参加了由犯人组成的艺术团到佛岛附近的劳动农场演出。在佛岛,他见到了已在佛教协会工作的白云,悄然忏悔自己毁灭了白云的前途。白云几经磨难,早已心如死水,决心投身佛门,终身行善。两人惨然告别。 郑天回到狱中,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一部电影剧本,电影厂决定投拍并请他担任男主角。电影摄制过程中,郑天不得不再次面对痛苦的过去,梦中也在一张巨大的网里挣扎。饰演白云的女演员B通过与郑天的接触,逐渐对他产生好感。她鼓励郑天振作起来,以全新的灵魂开始全新的生活。 郑天虽然还没有完全从痛苦的心境中解脱出来,但已经做好准备,重登新生的自岸。 
1985年
导赏:《夜半歌声》现存有三个版本:1937年马徐维邦导演的版本,以反帝反封建、争取自由为主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85年杨延晋导演的版本,继承了前一版的革命气质,同时又加强了爱情叙事主线,让爱情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升华;1995年于仁泰导演的版本,在故事中弱化了强烈的抗争主题,着重于描写爱情的艺术感染力。这部影坛经典历经半个多世纪,被反复翻拍,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观众为之着迷。在视觉风格上,1985版《夜半歌声》调用了德国表现主义式的造景和照明风格。影片伊始,深邃的夜幕与身着洁白长裙的晓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手中的红玫瑰鲜艳如血,与周围的黑暗形成尖锐的冲突。晓霞如同幽灵般在空寂的街道上游荡,仿佛随时都会被无尽的夜色吞噬。当晓霞步入丹萍曾辉煌演绎的舞台,一方黑色灵柩突兀地横亘于舞台中央,一束惨白的聚光灯投在她泪痕斑斑的脸庞,而她周围是骇人的阴影,极致的光影对比,塑造了一幕凄美悲怆的视觉奇观。同时,布景的平面化和绘画感剥夺了场景的三维深度和活力,与晓霞精神世界的迷失形成了呼应。在这个悬浮于现实之上的凌虚世界中,一切都显得虚幻而无力,正如晓霞失去了精神支柱后的迷茫与彷徨。此外,影片还通过摄影和剪辑营造了视觉上的恐怖感。比如瘦弱的晓霞劈砍牛的一幕,牛身上一道道鲜红的砍痕与晓霞疯狂的面部交替出现,通过交叉剪辑和加速剪辑的手法,观众的感官被推至极限,仿佛能感受到每一次劈砍的力度和晓霞内心的绝望。在影片结尾,导演运用了大景深的摄影手法,展现了全城人民手持火把,如同一条火龙涌向阁楼,企图烧死藏匿其中的“鬼”。这一幕场面宏大,火光与夜色交织,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怖感。人群的愤怒与恐惧在火光中被放大,而阁楼中的“鬼”则成了这场集体狂热的牺牲品。但是,影片没有让丹萍和晓霞的爱情故事走向决然的苦情,虽然两人最终葬身火海,但它们的爱却得到了永生。在中国悲剧中,很少表现悲痛欲绝的激情,它往往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节制性,这种中庸哲学使中国的悲剧无法表现彻底的毁灭,它总是借助于超凡的神话力量或人为的外力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比如《梁祝》中的男女主人公化为蝴蝶比翼双飞,虽死犹生。在《夜半歌声》中,丹萍和晓霞在烈火的燃烧中却仿佛没有身体上的痛苦,他们相拥相吻,到达了超现实的极乐之境,也因此,影片达成另一层意义上的“大团圆”,实现了一种平衡、圆满和超脱的心境。(编辑:王梓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