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e Laurier

2013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剧情:  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和安大略省的边境高速公路上发生一宗谋杀案。由于遇害者尸体搁置在高速路边的警示牌上,造成遇害者尸体一半悬在魁北克、一半悬在安大略,使得赶到现场的安大略省警官马岱·沃德和魁北克警探戴维·布查谁也不想接手这个案子。在来自上司的压力下,两个迫于失业的警察不得不联手调查这个案子。   戴维讲法语。马岱虽说在法国接受过强化训练,但法语只能听懂一些,说得比较溜的,还是英语。语言上的障碍还是其次,要命的是两个警察的性格决然不同。马岱文质彬彬,讲究办事程序;戴维不修边幅,常常不按规则“出牌”。在马岱和戴维的身上,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同的地方。离婚,就是两个性格决然不同的警察在“求同存异”。   失业压力下的马岱和戴维很快联手查到遇害者名叫布里塞斯。从布里塞斯身上的百合花文身,戴维和马岱查到凶杀案可能和冰球有关,因为资料显示布里塞斯曾经欺负过加拿大冰球运动员。马岱和戴维抓到布里塞斯的经济人卢克·特里安。戴维将卢克塞进汽车后备箱,赶去看女儿马修的芭蕾舞演出,结果让卢克在汽车里被人炸死。   卢克死了,调查的线索系于布里塞斯的搭档高别欧一身。在马岱留宿戴维家的第二天早上,戴维在无证搜查高别欧的家时,发现高别欧也遇害身亡。两个嫌疑人相继遇害,戴维惹下的麻烦最终激怒了上司,上司不得不停止戴维和马岱的调查。然而,凶杀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马岱回到多伦多的第二天,又一个冰球经纪人玛蒂娜遇害。   三个遇害者身上的百合花文身,让戴维和马岱同时想到三起谋杀案是同一个人所为。谋杀冰球运动员的事引起媒体的义愤。在电视直播间做嘉宾时,马岱接到“文身凶手”打来的电话,警告马岱和戴维不要阻碍他完成“收尾大戏”。“文身凶手”所说的“收尾大戏”让戴维猜到下一个遇害者可能是意在将球队卖给美国费城的经纪人皮克顿。   阻止“文身凶手”杀害皮克顿的过程中,已经被炸死的卢克现身多伦多冰球中心新闻发布会现场。戴维和马岱联手抓获了卢克,“绑架”了皮克顿,前往“文身凶手”约定的码头解救遭劫持的戴维的女儿马修。一番生死较量,戴维和马岱成功完成任务,从此终止了针对冰球经纪人的一系列谋杀。 幕后制作   本片是加拿大出品的一部融合动作、喜剧、犯罪元素的优秀作品。影片浓郁的悬疑味道在“尸悬两界”的喜剧中开场,随着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好警察、坏警察”在迫于生计下展开的调查,始终揪着观众的欣赏心理,随着剧情去寻找“文身凶手”的真身。
2005年
2004年
剧情:

  圣·玛丽镇原本就是一个偏远又贫穷的小渔村,近年来,处在经济复苏边缘的小镇捕鱼业更是日渐衰落,几乎全镇的人都过着靠政府补贴的低保生活。小镇抛出一项永久性的免税政策才吸引来城里的一名投资者愿意在这里建设一家工厂,但他的承保人要求有一个医生常驻小镇。要知道,在过去的15年,尽管小镇一直在寻找却始终没有一个医生愿意搬到这里,但这一次,他们必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找一个医生来。

  镇长瑞尔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选择了搬家到城里。瑞尔走后,杰曼自己当起了镇长,他要为这里争取到一个工厂来挽救整个镇上的居民。尽早找到一位医生是当务之急,杰曼开始搜索魁北克省每个医生的名单,分别给他们寄去了邀请信,可几乎收到邀请信的所有医生都对此置之不理,有些人甚至把这当成了笑话,谁愿意放弃城里的高薪只为了享受纯净的空气和质朴的民风?结果杰曼的邀请信石沉大海。

  偏巧,已经在城里当上公路巡警的瑞尔抓到一个开车超速的医生克里斯托弗·路易斯,于是“以公谋私”地要求他到小镇做一个月医生作为惩罚。小镇上的人欣喜地等待着医生的到来,他们有一个月时间让医生认同圣·玛丽镇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最终能留下来。于是,人们开始商量如何让路易斯爱上这个似乎毫无可爱之处的地方。从给他提供一见钟情的房子到让他在路上捡到钱,从漂亮姑娘的青睐到投其所好的饮食……杰曼等人可谓绞尽脑汁,连一些几近荒谬的想法都被提了出来。知道路易斯最钟爱板球运动,他们还印制了有关板球的普及知识,发给对此闻所未闻的小镇村民。几天时间,男人们有的开始自制板球工具,有的开始规划球场;女人们则动手缝制起队服。

  终于,搭乘着医生的船就要靠岸了,男人们开始煞有介事地在岸边打起板球,这一招果然奏效,一路上心情都郁闷之极的路易斯顿时兴致大发。接诊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来了40多个病人,路易斯一整天几乎一秒钟都没得空闲,随口的牢骚被杰曼得知,他马上召集村民们,不允许他们再去看病,因为那样会让医生厌恶这里。结果第二天,路易斯早早就做好了接诊的准备,却没有一个病人来。这些行为看似荒唐,但却饱含着小镇上所有居民的无限希望。然而事情最终还是败露了,因为随着善意欺骗的继续,村民们变得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可他们不知道,此时的路易斯医生已经爱上了这个小渔村,小镇居民们的真诚感动了他,他选择了留下来。随后一切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一家塑料制品工厂很快便落户小镇,居民们欢欣鼓舞地走上工作岗位,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2003年
剧情:查尔努瓦卢省的省长让•穆兰先生在去救济站的路上救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爱丽丝,爱丽丝的身世非常悲惨,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和外婆相依为命。1940年6月10日,德军进驻她所在的城市,由于爱丽丝的外婆拒绝把房子交给纳粹,被德军残忍的杀死,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的爱丽丝受了很大的打击。还好,好心的让?穆兰的鼓励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并从此积极地投入到了革命运动中去,而让•穆兰的英雄故事也被一代一代传颂下去。那时,德国纳粹的战火已经燃烧到法国西南部的查尔努瓦卢省,省长让•穆兰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毅然拒绝离开,坚守阵地。为了削弱本省的武装力量,德军阴谋嫁祸该省军队杀害平民。让•穆兰深知事实真相和德军的野心,拒绝在撤销军队的协议上签字。纳粹恼羞成怒,用尽办法折磨他。这期间,难以忍受的让•穆兰曾经试图自杀,但最终被人救活。在大病一场后,德军辞去了他的省长职位。陷入人生低谷的让•穆兰并没有灰心丧气,他要投入到更伟大的斗争中去。1941年9月,他忍痛离开了心爱的女人吉尔?贝特,隐姓埋名,只身到全国各地联络反抗组织,并努力与当时法国最大的以弗雷内为头目的地下反抗组织积极地合作,他知道单单依靠反抗组织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政治上要有更强大的力量。于是,让•穆兰找到了当时任将军的戴高乐领导战斗。在革命中,危机重重,敌友莫辨,但他凭着巨大的信念和毅力,仍旧战斗在龙潭虎穴,出生入死,谱写了一曲曲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这过程中,有得有失,革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因为选择战斗,他失去了心爱的吉尔•贝特。国内的革命情况越来越复杂,在抗战组织中更是敌我难辨。1943年,让•穆兰被抵抗组织的秘书长哈迪出卖,被德军抓入监狱。在监狱中,他备受折磨,但坚决不透露任何一个革命者的名字。1943年7月8日,这位英雄痛苦地死去,年仅四十四岁。不久,法国的战争取得全面的胜利,人民重新获得了自由。1984年12月19日,让•穆兰的骨灰被奉入先贤祠,成为法国人心中不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