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君

Kin-Kwan Poon

有片源
2010年
2001年
1999年
1996年
1995年
导赏:《堕落天使》是1995年由王家卫执导,黎明、金城武、李嘉欣、莫文蔚、杨采妮主演的一部爱情片。本片是王家卫继《重庆森林》的后一力作,以炫目的色彩、非线性叙事和梦呓似的角色独白延续了他的个人风格,构建起夜色迷离之下有关青年男女爱恨嗔痴的都市图景。《堕落天使》一如既往地使用了非线性叙事手法,在几位角色之间不停跳跃的非连续性的故事情节如同散乱的生活碎片,反映了现代都市生活中无序和非理性的一面;呓语式的角色内心独白作为情绪的外化亦为电影增添诗化气息。在摄影师杜可风掌镜之下的电影镜头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浓烈而迷幻的视觉体验,倾斜构图强调了夜色的阴郁和五位天使惶惶不安的生活状态,超广角镜头使角色面部发生轻微畸变效果,扭曲而夸张的视觉感受呼应了冰冷的都市丛林下现代人虚无、惊惶、呆滞的内心世界。镜头之下李嘉欣鬼魅般的姿态与神情反映了青年人空虚迷失、百无聊赖的脆弱状态,绚丽的红色光源徒增躁动之感,诡异的配乐下无表情的面部特写和身体的暧昧展示相得益彰,暴力镜头缥缈迷乱、火花四溅,如夏花般绚烂,彩色与黑白影像交杂象征呆滞与自我遐想。张叔平的快速剪辑和抽帧、跳切、慢动作带来彷徨和抽离感,与角色内心的孤独与疏离不谋而合。《堕落天使》中天使们寻找爱与被爱以失败告终延续了王家卫电影一贯的错爱主题,五位主角虽被称为天使,但生活混乱、行为颓废,或疯癫、或偏执、或懒散,对过去的执着令人处于失语状态,爱情的过分痴迷与痛苦带来臆想症,繁华璀璨的夜色霓虹之下孤独的寂寞男女互相舔舐伤口,却只有摩托车后座的怀抱带来一丝暖意,只可惜路途太短,天气太冷。《堕落天使》以梦一样的电影镜头、碎片化的叙事和都市男女情感状态的细腻描摹,对呈现现代人内心的寂寞与渴望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索,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一作。(编辑:刘若能)
1994年
1991年
1988年
导赏:该片是王家卫的导演处女作,在香港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片取材虽通俗,但故事本身的“反寓意”使影片最终并不通俗,反有特殊的真切感和时代感。通过时间的跳跃与场景的交错,影片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叙事空间,让观众在跟随角色穿梭于旺角的街头巷尾时,体验到一种时空交错的迷离感,烘托出了青春的浪漫与激情。由此,不仅打破了香港当时“英雄片”、“江湖片”、“黑帮片”的类型桎梏和陈旧套路,还树立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传统的“英雄片”往往充满正义和道德因果的理想主义色彩,而《旺角卡门》则呈现出一种反英雄的情调。影片中的主角阿华和乌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们只是黑社会底层的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劲歌天王”张学友在《旺角卡门》中的表演堪称经典,其塑造的乌蝇是个野心勃勃、冲动鲁莽、不甘平庸的小人物,他的身上兼具喜剧性和悲剧性。特别是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乌蝇决定铤而走险,独自接下杀手任务,最终被警方击毙。张学友在其中的表演极具感染力,他通过眼神和肢体的细微变化,将乌蝇内心的恐惧、绝望以及最后的疯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导演王家卫也在这里陡然运用了动作升格的拍摄手法,打破了传统叙事的影像流畅性,为观众营造了一种主观化的时空体验。从而将阿华和乌蝇的死亡处理得无助、卑微且冷酷,这种对生命无法把持的黯然情感,超越了“英雄片”中英雄通常具有的浪漫化和理想化色彩。此外,在典型“英雄片”中女性角色往往只是为了衬托男性的尊严、义气和信心,而在《旺角卡门》中,尽管由张曼玉饰演的阿娥并未对男主人公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但他们之间情感的发展仍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作品浓厚的情爱浪漫色彩,这也预示着王家卫日后创作主题和风格追求上的某些倾向。(编辑:明慧)
刑警本色
刑警本色

副导演/助理导演/

导演:李惠民/
类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