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科特/史黛芳柯特

Stefan Kurt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09年
2007年
剧情:  希特勒因为在孩子时代遭受过虐,就让世界遭受苦难。他喜欢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战舰,总是尿床,性无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仪中。   这部新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纳粹时期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还不放弃任何希望。戈培尔从一个集中营里叫来希特勒的前犹太籍表演指导阿道夫·格林巴姆,让他打扮成这位独裁者的样子,到一个盛大集会上去鼓舞德国人。当瘦弱的格林巴姆进入元首府时,戈培尔对他说:“不要亲自做出决定。”   纳粹军官挤满了办公室,举起手臂兴奋地高呼“万岁,希特勒!”每隔几秒就有一次举手礼。格林巴姆杀死希特勒的计划连续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辞去这位独裁者表演指导的职务,最后还变成一个有点像精神病专家的人。他在一个偶然机会竟然发现一个秘密:希特勒从来都没有博得严厉父亲的喜欢,这一直都是他内心的一块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办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烦恼的童年往事。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的父亲曾经给我一个弹弓。他抬头看了看,并对我说‘杀死那只鸽子!’我弹出子弹,死掉的鸽子落到他的脚上。父亲说‘真倒霉!’然后就愤然离开了。”这时眼泪从希特勒的脸上静静滑落。   影片的另一个画面显示,爱娃·布劳恩说“我不觉得你是元首”时,躺在她怀里的希特勒显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结尾中,希特勒的理发师无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胡子,使这位独裁者火冒三丈。几分钟后,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气去发表演讲。
剧情:劳伦斯是一个忠于他的工作的人,或许有点太忠诚了。作为德国财政部长的顾问,劳伦斯整天瞑思苦想他的文件。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女人,她叫吉娜,是个助产士,这个女人令劳伦斯产生了极大兴趣。 突然他意识到他在他的固执和孤独的生活中失去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冲动地邀请吉娜陪他参加G8集团首脑峰会。 吉娜接受了劳伦斯的这个意料之外的邀请,并且发生了一段不大可能的恋情,这段恋情不仅改变了劳伦斯的生活,而且甚至改变了国际政局…… 很快生气勃勃的吉娜没有适应进入这个乏味的外交家和经济学家的世界。吉娜说的语言是他们已经很久已经遗忘的——心灵的语言。劳伦斯去对此着了魔,尽管动荡不安开始影响他的生活。 劳伦斯和吉娜的温柔的爱情在发展,这个过去的官僚主义者几乎认不出现在的自己了。他在第七层天堂。然而他开始疑虑——他有力量和吉娜在一起吗,甚至在情况开始困难的时候? 情行很快就困难了。吉娜认识到峰会上的大多数政治家比起降低世界的贫困来讲,他们更在意他们的琐碎的虚荣和争论。吉娜获悉了更多的时候,她开始直言不讳的挑战强权去做更多的事情以结束世界的贫困。 对于劳伦斯,他对吉娜的爆发很尴尬,担心她的不敬的举动会令她失去工作——工作是他在遇到吉娜之前最在意的事情。劳伦斯现在必须面对困难的抉择——他能为爱放弃他的事业吗? 
2006年
剧情:  在一个阴森的监狱里,执著于音乐的80岁老妇人克鲁格夫人(莫妮卡·布雷多饰),六十年如一日在监狱里开设钢琴课,即使她三年不曾领到薪水,即使她现在只有四个学生。其中三个是犯人,一个是狱警。三个犯人当中的一个女犯,在影片开头就自杀了。   如果没有杰妮(汉娜·赫斯普朗饰)的出现,克鲁格夫人的钢琴教学生涯将无声无息地终结,尽管她自掏腰包买了一架崭新的三角钢琴、请了调音师调音。幸运的是,酷爱音乐的克鲁格夫人发现了杰妮,一个顶着杀人犯罪名的叛逆女孩。   一开始面对杰妮,克鲁格夫人由拒绝到接受、由轻视到重视、从命令到包容。终于,是神圣的音乐把两个年龄相差几代人、身心都受过深重创伤的女人连结在一起。有一次她听见了这个女孩的演奏。从此下定决心要好好栽培她。为了让杰妮参加比赛,克鲁格夫人忍受了她的坏脾气、甚至不惜帮助她越狱、还把深藏心底的隐秘告诉她。她所做的一切,是所有热爱自己事业的教师都能理解的。   影片的高潮,是饱受俗世摧残、冲破了重重阻碍的杰妮,在克鲁格夫人以毕生的名誉和自由为代价换来的四分钟里,在音乐的殿堂--德国歌剧院的舞台上,为评委和观众奉献的精妙绝伦的钢琴演奏。 关于影片  德国电影《四分钟》,以流畅的镜头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整部影片节奏流畅,镜头干脆利落。可以说,编剧、导演和演员都称得上无可挑剔。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作品,虽然影片中涉及到了一部分德国的历史,也许稍微懂得一些的话会对观看本片有帮助,而且从德语翻译过去之后也许就无法诠释得如此精细准确。在这部严肃紧张的剧情片中,还点缀着一些喜剧片段,只是所有的演出都是围绕着主角而展开的。 而且片中的音乐,特别是钢琴演奏,也很精彩,因而可以说,能推出这样的影片,德国无愧于被称为音乐的国度。片名“四分钟”实际上指的的是影片最后结尾的一段,不由让人拍案叫绝。即使看完之后过了很久,再次回想起的时候依旧能够激荡人心。而当观众现场观看的时候,也会忍不住为影片的最后四分钟而鼓掌欢呼。 关于导演  导演克里斯·克劳斯1963年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哥廷根,曾做过记者、画过插图,之后在1991年至1997年期间,进入柏林德国电影电视学院学习。他写过许多电影剧本,例如罗萨·冯·柏汉的《男极圈》The Einstein of Sex(1999)、佩波·丹科瓦特的《C(r)ook》(2004)。另外,克劳斯也写长篇小说,并在许多电影学院教授表演艺术课。 2002年,克劳斯执导了自己的首部故事片《破碎玻璃心》Scherbentanz(2002)。该片随即赢得了巴伐利亚电影奖等十项国内和国际大奖。《四分钟》(2006)是他导演的第二部影片,同时他也是该片的编剧。在这部影片里,讲述了一位痛苦的女钢琴教师,具有挑战性地要把一位赋有天分的女囚犯训练成像曾经的自己那样的音乐神童。  关于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杰妮的扮演者汉娜·赫斯普朗,这位新生代演员,现实生活中看起来是一位十分清纯的女孩,而在《四分钟》中,能够把精神世界孤独痛苦、行为暴虐、而又才华横溢的杰妮演绎得如此传神,令人叹服。尤其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影片中的钢琴独奏,正是由她本人亲自演奏的。  影片中有着极其精彩的演出,两位女主角的表演都值得赞叹,其中一位扮演上了年纪的钢琴教师,似乎因为经历过德国战争时期而留下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另一位年轻女孩,虽然具有音乐天赋精神上却有严重创伤。 一个女人被囚禁在监狱的背景情况,加上剧本本身和人物形象都深深吸引着观众,当他们之间的关系渐渐好转,过去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也直接表现在了他们的言行举止上,彼此之间建立起了信任。而且十分显然,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述方式,绝非那些浮躁吵闹的好莱坞电影所能创造的感觉,影片真实深沉,直抵观者的心灵彼岸。  * 2006年,德国影片《四分钟》参加了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并作为电影节谢幕影片,在放映后便大受好评并且夺得最佳影片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幽默地表示:“我们只用了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决定把这个奖颁给《四分钟》!”吕克·贝松对该片评价说:“《四分钟》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个艰涩、感人肺腑的人生故事。主角的演技细腻精湛,配角塑造的形象也很生动。影片中,老师与学生、看守与犯人、过去与现在,交错从容,掌控得当,给人以震撼。” * 影片自上映以来,评论界对其好评如潮 * 克里斯·克劳斯的《四分钟》在德国电影大奖(German Film Awards)中获得八项提名,与汤姆·提克威的《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2006)旗鼓相当,一同角逐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各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