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ao Kurosawa

2001年
2000年
剧情:日本着名导演黑泽明享誉国际,深受世界各地的影迷爱戴。研究黑泽明电影的书籍和着作多如繁星,可是说到记录片却不多。早前曾有英国电视台为黑泽明拍摄了一部长篇记录片,介绍了他的生平,也访问了他的昔日同僚,但是欠缺黑泽明自己的自白。而且该片内容比较表面,只是入门级的作品,对于资深的影迷来说,并未能带来太多新意。相对来说,《黑泽明之信息-美好的电影》由黑泽久雄监督,收录了不少珍贵的访问片段,内容涉及黑泽明的电影哲学,非常适合进阶级的观众欣赏。 这部记录片分为十个章节,从剧本、分镜、美术、剪接、导技、摄影、服装、音乐等分析黑泽明制作电影的心得。全片以访问片段为主,配上一些旧片的拍摄花絮和片段,让观众能对黑泽明拍摄电影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此片难得之处,正是黑泽明生前接受过的访问片段。黑泽明纵横影坛数十年,拍片无数,但接受访问的次数不多。笔者以往对于黑泽明电影的研究和分析,多是从其他作家的着作而来,并非是他自己的表白。今次能看见他本人冗冗而谈自己的电影,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过有一点比较可惜的是,片中的访问片段和摄制花絮很多都是集中在黑泽氏的后期作品如《八月狂想曲》和《枭枭夕阳红》等(看来这些片段是取自该几部电影的制作特辑)之上,一些经典旧作如《用心棒》、《武士勤王记》和《天国与地狱》等却鲜有提及。 黑泽明一向少谈自己作品的内容。他曾说自己拍片时并不刻意表达一个主题,一切皆以人物和故事的趣味性先行,主题往往在拍摄过程慢慢浮现。看来他所言非虚。在这部记录片里,当被问及电影的内容时,他都支吾以对,反而提到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时,他就显得很雀跃,愈谈愈兴奋。从访问片段亦可以理解得到他的成就并非偶然。虽然黑泽明已是公认的电影大师,但他却从不骄傲自大,经常表示自己对于电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只是边拍边学。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十分值得年青一辈的电影人学习。另外,当你听过他谈电影的拍摄心得后,会发觉他的确是一个电影天才。无论是写剧本、绘画分镜图、选取摄影角度、剪接等,他经常都只靠直觉行事,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研究和试验。这就是天才的魅力! 这部电影的最大遗憾,就是片长太短,只有九十分钟,差不多每一个章节都有「到喉唔到肺」的感觉,十分吊瘾。不过正如片中黑泽和子所言,要谈黑泽明的电影哲学,并非三言两语便能概括。《黑泽明之信息-美好的电影》未必是一部全面的黑泽明电影百科全书,亦非一个很完全的大解构,但应当可以成为一个引子,唤起观众的兴趣对黑泽明的电影作进一步的探索。
1986年
1985年
剧情:  日本战国时期,一个虚构的一文字家族因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故事。 由日本著名演员仲代达矢饰演的“一文字秀虎”是的日本战国大名,他原来是战国时代崛起的海野平原的一个小国诸侯,以杀人手段残忍著称,被征服者往往全家被杀,女人被赏赐给部属。秀虎通过连年争战而雄霸一方,势力如日中天。垂垂老矣的秀虎担心天不假年,在他70岁的时候决心提前把一文字家族的领地一分为三,由三个儿子分掌大权。按照他的设想,长子驻守副城,次子驻守第二城,三子直虎驻守第三城,并嘱咐他们要休戚与共。长子太郎和次子次郎对此欣然接受,幼子三郎却表示激烈反对。秀虎一怒之下赶走了三郎,家业全部被太郎和次郎瓜分。     秀虎带着侍妾和亲兵过起了老太爷的日子,自以为从此可以安享晚年,孰料灾难却接踵而至。先是太郎对父亲心怀忌惮,以种种借口轻慢、排挤秀虎。秀虎只好又搬到次郎的城堡居住。谁知次郎竟与太郎勾结,集结重兵对亲生父亲发动突然袭击。秀虎的妻妾亲随全部被杀,自己被儿子们驱赶到原野里流浪,身边只有一个平时扮演小丑的伶人陪伴。   一下子从权势顶峰坠落到深渊的秀虎,经受不住打击而神经失常了。他踯躅在旷野里,向天地倾诉着愤怒和悔恨。与此同时,一场新的骨肉相残正在他的两个儿子间展开。次郎不甘位居太郎之下,放冷枪打死了兄长。太郎的夫人枫君,原是某诸候之女,后来家族被秀虎消灭,被迫嫁给太郎。太郎死后,决意报复的枫君利用次郎贪权好色的弱点,挑唆他杀死原配妻子,致使次郎与家将离心。一文字家庭的基业摇摇欲坠。   三郎离开一文字家后,邻近的诸候藤卷赞赏他的见识和勇气,聘他为婿。三郎听闻父亲的遭遇后,立即率大军前来,要求把父亲接走奉养。次郎的军队稍做抵抗即溃,几乎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三郎的要求。秀虎终于和真正爱着自己的幼子三郎见面了,大喜之下,他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然而,就在父子同归的路上,三郎被次郎预先埋伏的火枪手射中,死在父亲怀里。秀虎悲痛过度,也跟随儿子而去。   藤卷的军队向潮水一样涌向次郎的城堡,一文字家庭的基业彻底覆灭了。如血的残阳里,一个盲乐师的身影孤独地站在城堡的废墟上。人与人之间自相残杀的悲剧,还要上演多少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