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ga Koós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剧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惹卡尔特斯 揭露少年时期一段纳粹集中营岁月惨无人道洗礼 「辛徳勒的名单」「美丽人生」「战地琴人」后撼动人心钜作 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十四岁犹太少年——卡维,在上工的途中被拦下来,送往「奥许维兹集中营」。在他天真懵懂的眼中,德军沉稳、整洁,而有纪律;「营区」大路旁铺着鹅卵石,绿地赏心悦目,阳光下黄花点点;虽然饥渴交迫,但仍乐意遵守规矩、认真工作、努力当个好囚犯。 附近皮革工厂的烟囱不时传来一股让人不敢恭维的臭味,有点腥甜、有点粘……。仔细观察之后,却惊讶地发现,远方也有一个相同的烟囱,更远处又有一个,明亮的天边还有一个……。逐渐拼凑出令人颤栗的细节,他开始怀疑,这一切会不会是一场荒谬的闹剧? 抵达集中营的第一天,当第一批人走进浴室沐浴的同时,另一批人却走进了另一间浴室——那些年纪太大或不能工作的人、那些小孩与他们的母亲、那些未来可能有所作为的人、那些从外表就可以看出特别气质的人…。在那间浴室里,同样有水管和莲蓬头,只是流出来的不是水,而是毒气。 非关命运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惹卡尔特斯的第一本小说,透过少年卡维的心灵与眼睛,极度真实地描写出一段集中营岁月。作者卡尔特斯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犹太家庭,一九四四年,当他十五岁的时候,被送往奥许维兹集中营,一年后,战争结束,他自集中营历劫归来。非关命运几乎就是作者这段经历的深刻写照。
2004年
Parkélet
Parkélet

演员(饰 Micike)/

类型:短片/
2002年
剧情: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电影叙述了在二战快要结束的1944年,纳粹法西斯继续在欧洲大肆残杀犹太人。这位机智而勇敢的中年男人利用各种机会,有时以金钱作为诱饵,有时凭借自己的口才据理力争,有时甚至装扮成西班牙外交官,在纳粹统治的夹缝中拯救了许多无辜的民众。  这部表现意大利二战时期风貌和英雄人物的电视电影营造出一幕气势恢弘的战乱场景,同时也塑造了一位敢同纳粹党卫军斗智斗勇、具有强烈人道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影片围绕佩拉斯卡个人拯救行为,不仅展现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和颠沛的生活,还揭示出深刻而复杂的人性。本片被誉为是《辛德勒名单》的续集,而且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佩拉斯卡原是位从事过贸易活动的意大利商人,曾经两赴战场,面对满目的硝烟和战火,他的良心受到强烈震撼,舍弃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并且挪用公司资金,开始想尽办法在布达佩斯挽救犹太人的生命。他很英勇,常常面对杀人不眨眼的纳粹军官据理力争,几次将犹太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尽管他最后还是没能挽救大多数人的性命。但是有一幕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他伪造了西班牙政府的电报,并且贿赂了纳粹的军官,在犹太人即将被关在火车里的一刻,得到了允许释放西班牙籍犹太人的批准,于是他拿着那份莫须有的名单,尽力营救更多的犹太人。甚至他救下了一个犹太人,就让犹太人快说出一个名字,然后再跑上火车把另一个人拽下来,就这样他营救了满满一卡车的犹太人。 他为了营救犹太人,想到了各种藏身之地,开始集中在传染病院,可是后来军人们不再理会,直闯进医院,屠杀了不少的犹太人。后来,他寻求西班牙大使的庇护,安宁的日子没过两天,西班牙大使就被召回了,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状况下,他挺身而出扮演了西班牙外交官,与纳粹上尉几次斗智斗勇,设法不让军队进入领事馆,与此同时,他甚至在那里办起了学校,唤醒人们的求生意识,还要更加有尊严的活着。 影片刻画了性格各异的犹太人组成的群体形象,其中有虔诚的后来不得已杀了人的牧师;桀骜不驯却又很胆怯的三个年轻人;眼看着父母被残杀而不会说话的小男孩;痛苦分开而又相聚的莉莉一家;为了爱挺身而出接受枪决的男孩;在纳粹的枪口下依然忘我弹奏钢琴的女教师;优雅而善良的伯爵夫人......都烘衬了佩拉斯卡的领袖气质,在这种环境中不屈服、不慌张、不退缩,尽管他曾经是很普通的意大利人,但他的行为却足以显示出他高大的人格。 战争结束后,他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88年他才被幸存的犹太人寻找到,这些人正是当年他所帮助过的,又过了4年,他在小镇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2001年
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