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明

有片源
2016年
2011年
导赏:《亲密敌人》的剧情围绕着一对曾经的恋人——Amy和Derek展开。两人都是金融界的精英,在商场上针锋相对,为了各自代表的公司利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并购战。影片从他们分手后的再次相遇开始,逐步深入地展现了两人在工作中的较量和情感上的纠葛,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中间的互相理解,再到最后的携手合作,Amy和Derek的情感变化自然而真实,让观众感同身受。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全球金融市场,涉及到跨国并购、股票交易等复杂的商业活动,情节性和冲突性都很强,剧情节奏快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导演还用到很多节奏感强的音乐和快速的剪辑来营造商战紧张刺激的氛围,也反映出在这个行业中的工作的人紧凑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同时,影片中还穿插了许多幽默风趣的情节,调节了紧张的气氛,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亲密敌人》的画面精美,影片中徐静蕾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航拍镜头和特写镜头,展现了世界各地的美丽风景和繁华都市,还展现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Amy和Derek在工作中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在另一个层面上丰富了影片的内容,也为观众提供了又一个思考的角度。影片也反映了金融资本行业的残酷和在面对利益时人心的复杂,在商场上,人们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在利益至上的社会价值导向中,亲密关系究竟该被置于何处,感情应当被置于何处,钱是赚不完的,究竟要赚到多少钱才愿意开始去追求幸福?是导演在这样一个商业性、娱乐性很强的作品中留给观众和自己深思的问题。(编辑:许雨婵)
2010年
导赏:《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一个现代都市女性的职场奋斗经历与情感探索,展现了现代都市女性的成长历程。徐静蕾执导下,色彩与音乐等视听语言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交织,既满足了观众对时尚与成功的视觉预期与渴望,又赋予角色多元化的情感维度。此外,影片还利用精致的职场空间与生动的角色互动,构建出标志性的中产生活图景。影片以温暖幽默的叙事风格和浪漫氛围,将职场奋斗的现实磨砺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融合呈现,让观众感受到当代都市女性在社会与情感中的独立精神。杜拉拉不仅是职场上的励志典范,也表现出在情感关系中理性选择的现代女性形象。她在处理职场挑战时的果敢冷静显得坚韧而智慧,让观众一步步看到其进步与成长。而当她在和销售总监王伟的爱情与事业冲突时的选择,向观众展示出事业与情感的平衡之道。在都市快节奏生活下,个体在“身份”与“成就”之间的挣扎。杜拉拉起初被公司外在的成功标准所吸引,符号化的标志如豪华办公室、清晰的等级结构、时尚干练的职业形象,引导杜拉拉步步向前。但当她得到这一切后,却仍受到现实生活的困扰。好友的离开迫使她思考个人价值是否仅在于“升职”。这揭示出现代职场中产的心理状态:一边渴望归属,一边又抗拒被框定,进而在身份认同上显现出张力。杜拉拉的成长历程不仅是职场女性的范本,更是当下都市人追寻自我认同、渴望打破阶层固化的一种集体隐喻。影片叙事结构和美学表达的出色,最终打造出一部具有意义的现代都市电影。(编辑:颜诗雨)
2004年
2003年
导赏:《我和爸爸》是徐静蕾拍摄于2003年的作品,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她放置最多个人情感和隐匿内心的电影之一。影片利用了电影艺术的时空叙事之便,从女孩小鱼的中学时光延伸至她成为母亲后的生活,展示了老鱼与小鱼父女俩从陌生敌对到依恋互爱的关系演变过程。人与人逐渐卸下防备,一步一步地向对方靠近。影片整体风格自然、情感克制,没有剧烈的爆破与冲突。面对母亲离世、父亲入狱、单亲妈妈、父亲瘫痪等人生经历,小鱼大多以潇洒的态度淡淡拂过一切。她很少情绪失控,也不曾流露脆弱,大量的固定镜头使这种冷静克制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与其说本片是女性导演看向世界的自我表达,毋宁说呈现的是其渡过困境时的理想姿态。而影片真正的落点并不在于“我”的生活经历,而在于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的投射。这个酗酒、油腻、违法犯罪的男人,同时也是一个时刻夸赞女儿、默默为女儿和孙女撑起一片天的父亲,他让小鱼渴望依恋他,却也让小鱼害怕意外的到来。这样一个多面的角色,成功地唤起了每个人心中对父亲的复杂情愫。小鱼经历了童年、高中、婚前、育子四个时期,影片以精致的电影语言为不同时期作出区分。童年和高中时期,整部影片以冰冷的蓝黑色为主,人物衣着、墙纸、家具多为冷色系,灯光也较为阴郁,这反映出小鱼压抑的内心,以及父女两人关系的紧张。随着小鱼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开朗,大学时期的她走在耀眼的白色之中,仿佛拥有与全世界对抗的勇气。成为单亲妈妈后,生活多在封闭的室内拍摄,直到婚礼大红的礼服与缤纷的彩带使她的人生又重新明亮起来。影片的最后,小鱼和丈夫在明媚的阳光中给父母扫墓。丈夫抱着孩子,跟在小鱼身后。小鱼让父母合葬在一起,而与父母分别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她,也开始在自己的家庭中既具有母性气质的温柔,又兼顾着传统意义上的父性职能。(编辑:海边淡鼠)
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