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il Khrabrovitsky

1975年
1973年
1965年
1964年
剧情:  本片获1962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及1966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本片的情节是在一年中的九天内展开的:青年物理学家古谢夫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两次受到中子幅射。一心只顾工作的古谢夫冷落了与他相爱六年的女物理学家廖莉娅。廖莉娅曾打算离开古谢夫,去与古谢夫的好友、懂得生活情趣的物理学家库里科夫结婚。但当她得知古谢夫已第二次受到中子幅谢时,为了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她毅然与古谢夫结了婚。      古谢夫明知自己的时日已不多,仍继续进行热核反应实验,结果,又中了幅射。廖莉娅、库里科夫和古谢夫的两个助手继续进行着实验,但实验失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故事的第九天,古谢夫决定冒险去医院做手术,这手术还从未在人身上做过试验,但古谢夫为了人类的未来,决定作一次尝试……      在罗姆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不断发展的剧情是他的影片的动力,而在本片中,不断发展的思想成了影片的动力。正因为要表现思想,罗姆设法在影片中破坏事件进展的外在逻辑,削弱人为的情节连结。      影片的新的剧作结构要求探索新的导演处理。罗姆过去的影片常常运用平稳的、逻辑性很强的蒙太奇手法。但这部影片为了表现思想,就必须运用急剧转换的蒙太奇手法了。这是内容的创新所要求的形式的创新。      本片的主要思想是关于每一个人在人类面前所负有的义务。片中大胆地运用了思想的对话,这些话涉及对生活、科学、过去和未来的种种议论。影片几乎从头至尾不停止地响彻着对话。结果证明:直接的对话也是银幕上的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法。      以往的影片中的科学实验往往都是以成功告终,但这部影片却强调科学家在失败中不折不挠地进行探索,为造福人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      有人批评影片的基调过于低沉,但也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严酷的真实。      古谢夫由《雁南飞》的男主角阿·巴塔洛夫扮演;库里科夫由《未寄出的信》中演队长萨比宁的演员英·斯莫克图诺夫斯基扮演;廖莉娅的扮演者塔·拉芙洛娃是一位新演员。    (文/戴光晰)
1961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战争爆发前:中学刚毕业的姑娘萨沙邂逅了空军英雄阿列克塞・阿斯塔霍夫。不久,战争开始,萨沙的父亲去了前线,姐姐刘霞和弟弟谢辽沙疏散到了后方。萨沙独自留了下来,她在工厂做工。阿列克塞在等待飞机修复的四天日子里,天天与萨沙沉浸在幸福的爱情中。阿列克塞重返前线后,传来了阵亡的噩耗。在悲痛中,萨沙艰难地独自抚养阿列克塞留给她的儿子叶果尔卡。 战后,萨沙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姐姐和弟弟回来了,姐姐还带来了一个极端自私的丈夫。意想不到的是:阿列克塞竟然回来了,但他的右脸颊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伤痕。原来,阿列克塞在飞机被击落,自己昏迷不醒的状态下被敌人俘虏了。他回来后,被俘的这段历史受到了怀疑,他的党证和金星英雄奖章都被收回,并且不让他再当飞行员了。他成了工厂里的一名学徒工,他痛苦得经常酗酒,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萨沙和他一起向党组织申诉,让上级相信他是忠诚清白的,但是都不起作用。直至斯大林去世,批判了“个人迷信后,组织上才恢复了他的党籍,把金星英雄奖章还给了他,并让他重新驾机飞上了天。 影片上映后,前苏联的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从政治角度着眼,给予了影片高度的评价。应该说,揭露政治生活中的不公正与冤屈,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艺术质量方面,影片是“不均衡的。例如,用“冰河解冻的画面来隐喻“个人迷信受到了批判,这种表现手法过于直线式,过于简单化,也过于陈旧了。而萨沙和其他妇女在车站上呼喊着想从疾驰而过的军用列车上见到有可能途经这里的亲人一面这场戏处理得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