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eo Kanze

1999年
1995年
1989年
1984年
1981年
1979年
1977年
1975年
剧情:剧情简介据说在江户时代以前,人们是不敢于樱花树下驻足的,倘使有人不小心为之,他的性情会因此大变,成为十足的狂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平安时代。有一个久居深山的粗莽山贼,一次拦到赶路的年轻夫妇三人,山贼垂涎妇人美色,为把她占为己有而顿生杀意,将同行人逐一砍死。但是,女人生得太美了,仅仅一个眼神,就使山贼魂不守舍,她那令人晕眩的美,轻而易举就把野兽般的山贼驯服了。而且,这个女人具有世人罕见的刁钻、乖戾、残暴的秉性。为了取悦美人,山贼大开杀戒,把自己从前掳掠来的女子,毫不手软地悉数斩杀。还把美人带到京都,在她的指使下,俨然杀人恶魔似的割下了无数无辜者的首级。而女人这时每晚都会玩弄那些死者的新鲜头颅,收集人头成了她的乐趣……1、戏作文学的电影化:“心中”之美松竹新浪潮的干将筱田正浩,对江户时代戏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文乐情有独衷,近松的净琉璃代表作《心中天网岛》和《枪圣权三》在被筱田正浩搬上银幕后,也一跃成为后者的代表作。筱田正浩之所以迷恋近松,大概归咎于他惑溺近松文乐“心中”之美的关系。“心中”即“殉情”之意。本来所谓的“心中”是指男女之间为了表示对对方的真情将身体的一部分(头发、指甲)赠送对方,或者文身以示忠诚的行为。而“心中”的极致就是殉情。戏作风格与“心中”,维系着筱田正浩的影像美学。在日本近代文学谱系中,与近松门左卫门走得最近的是一群被称之“无赖派”的堕落作家。因其对江户戏作文学的效仿和改良,该派也被称为“新戏作文学派”。不仅如此,该派作家还是近松“心中”的身体力行者,力求人生与艺术达成一致。著名的太宰治就是几次殉情未遂并最终与情人殉情至死。与太宰治并驾齐驱的另一位“无赖派”主将坂口安吾,其作品中也具有十足的近松元素。短篇小说《樱之森之满开之下》不仅具有戏作文学的特点(也曾被改编成舞台剧),同时弥漫着殉情与死亡的厌世与“腐臭”。这是它吸引筱田正浩的原因。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重要作品《心中天网岛》,是筱田正浩在吸纳文乐舞台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完成的。《樱之森之满开之下》虽不及前者那样突出形式,但犹可见筱田正浩舞台镜语的美学布局。影片在几幕有限的空间场景里,集中地上演着块状故事。大致可分为三幕场景--第一次上山、京都古刹废墟、第二次上山。尽管筱田正浩选取了自然实景地拍摄,却仍透露出明显的幕景舞台痕迹。同时,筱田正浩回避对主人公背景、身世,乃至行为动机的刻画,绝对不给予角色自主权,体现出物语(故事)、而非小说特征的剧本倾向。这皆是他吸收借鉴戏剧表现而创造的先锋电影技艺。《樱之森之满开之下》当然不是像《心中天网岛》那样把殉情作为故事主题渲染,但可以说它很诗意地透出了这样的拟喻--殉情,就恍若怒放的春樱,短暂而美丽。这无疑是筱田正浩对殉情所做的美学诠释。在女主角樱花女子的指使下,每次丧生于山贼刀下的冤魂,总有另一个他或她的陪葬。山贼总是会捧回一对头颅归来。这样冥冥之中的巧合安排,正是出于樱花女的本意吧。影片有这样一个镜头,樱花女搂着一颗新鲜的僧侣头颅,宛如哺乳的母亲似的把它埋在酥软的胸前,喃喃地说:“吸吮吧!吸吮吧!我助你涅
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