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Hutchison

1994年
1993年
1991年
1985年
1982年
剧情: 影片从1948年1月31日,印度为甘地举行盛大葬礼开始,然后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师甘地当时年仅24岁,他在英国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诉讼案件,正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却因肤色而被驱出。这是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侮辱。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到为侨居在南非的八十万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他在约翰内斯堡设立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并深入印度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启发他们的觉悟。他把妻子儿女从印度接来,表示他要进行长期斗争的决心。他在南非的21年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九零六年,甘地第一次宣传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他率领印度人向南非当局抗议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选举权的提案,举行了游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签名,后又成立了国大党-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个争取公民权利的组织。他号召印度人不向南非当局登积和按手印,并组织他的追随者和南非铁路工人一起罢工,反对南非当局对铁路工人的压迫。有的印度人因为罢工或游行示威而被逮捕,甘地就把他们的家属聚集在一起。他把从一些富人和印度国内募集来的钱,为他们建立起一个拥有一千一百亩土地的农庄,让这些家属在那里过着一种新型的、简朴的劳动生活。他教育那里的青年努力学习他的学说和从事劳动。他本人在斗争中也几次受到过监禁和毒打。1914年他回到印度,积极投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治的斗争。他仍坚持深入群众宣传他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别对非暴力主义作了大量详尽细致的描绘。例如他为了抵抗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印度垄断制盐工业而率领群众步行二百英里到海边盐场以示抗议。结果英政府出动大批军警把手无寸铁的群众毒打一顿。但群众仍继续坚持前进,没有还手抗议。这时影片镜头对准` 手持棍棒和鞭子的军警,群众看不到受难者,只听到画外的呻吟声。1918年甘地为了抗议英国纺织厂解雇工人,他又鼓励工人向工厂主请愿,但是要他们态度温和,像请求父亲那样婉转而不要触怒工厂主。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手段是绝食。他为了抗议加尔各答的群众暴乱和促进印度各教派之间的联合而几次绝食。影片用许多篇幅表现他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滴米不进,只喝一点酸橙汁。  甘地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斗争终于使英国殖民统治者移交了权力,而使印度与1948年1月正式独立。当印度举国欢欣鼓舞庆祝独立活动时,甘地却未出席庆祝活动,而且忧心忡忡,因为他看到了印度国大党内部之间的矛盾和印度各教派之间的斗争有日益加剧之势。印度独立后四天,甘地即遭暗杀。  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锋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本片,而最出锋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的确,本片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宣扬了这位英雄的伟人风骨,以及非暴力主义的和平思想。故事描述他为了印度的独立自主而非暴力抗议英国政府,以及为了巴基斯坦与印度的暴力冲突而抗议,使秩序得以恢复。理查德.阿滕伯勒因本片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本.金斯利、爱德华.福克斯等的表演都非常精彩。
1981年
1979年
剧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在德国后方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在中学校长宣传所谓"爱国"、"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名参了军。其余几个全是他的朋友,其中一个叫贝姆的傻子,患有臆玻他们都分配在同一个部队里。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 保尔和同学们入伍后,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精疲力尽,而教官海默史托斯还要他们"训练得服服贴贴",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老兵卡钦斯基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 他们几次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我不杀人,人也杀我。他们大叫冲呀,杀呀!失败了,退下来,然后再反攻。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真的发疯了。一次战斗中,保尔的一名战友腿被炸断,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而另一名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在一次进攻中,保尔在炮弹坑内,遇上了一个法国士兵,他害怕对方杀死自己,先下手为强,一刀扎死了法国士兵。当他从法国士兵衣袋里看到其妻儿的照片时,不觉一怔,又看到被刺死者的惨状,他非常痛悔,甚至跪下来请求死者的灵魂能够饶恕他保尔在战斗中负伤住了院。 伤愈后就请假回家乡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她朝思暮想,终于盼到了!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能归来吗?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保尔又将返回前线。正巧,他路过母校,看到教师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加。保尔厌恶战争,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而那些青年却还在以此为乐呢!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来了一批新兵。而老兵只剩班长一人了。正当保尔和老班长热烈拥抱欢叙时,一架美国飞机扔下了一颗颗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他悲惨地死去了。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一只美丽的蝴蝶,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法国兵的流弹击中而倒下。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还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1978年
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