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Hobby

2016年
2015年
2008年
2003年
2000年
剧情:这是一部现代版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纽约一家大公司——丹麦公司已故总裁的儿子,当父亲的幽灵将自己被兄弟克罗迪斯谋杀的真相告诉哈姆雷特后,他下定决心要替父报仇。    《哈姆雷特》是莎翁最着名的一幕悲剧,并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其中1948年由奥利佛·劳伦斯导演的版本最有成就,荣获当年度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大奖。    千禧版《哈姆雷特》由独立制片人兼导演麦克·阿尔默瑞德担纲,再度接受低成本制作的挑战。为了拍摄这部预算仅为200万美元的影片,麦克放弃了流行的超级35毫米的摄影系统,而改用了16毫米系统,不过这对于用惯了8毫米系统的麦克来说,还是感觉不错。尽管影评界一向不看好伊森·霍克,但是麦克认为伊森内敛的气质十分适合饰演忍辱负重的哈姆雷特形象,另一名主演卡尔·麦克兰契伦则是着名电视连续剧《双峰镇》的主角,演技方面自然无可挑剔。由于麦克的“勤俭执家”,在200万美元的预算内,仍然请到了着名音乐家卡特·博威尔(《冰雪暴》、《傀儡人生》)为影片编曲,使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中哈姆雷特的那句着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台词是被安排在一家录影带出租店里念出的,而“戏中戏”也变成了哈姆雷特拍摄的一段电影,相信不少莎翁的崇拜者会对此嗤之以鼻,麦克是这样认为的:莎翁在作品中表现的内涵与现代生活很接近,而且莎翁写作的本意就是要娱乐大众,所以将他的作品放在一个现代的环境中来演绎,使之更贴近观众是对原作最大的敬意。也许正是对莎翁作品颇具深度的理解,这部影片在公映后,获得了不少影评的肯定,票房方面也表现合理。着名影评站电影批评是这样评价这部电影的:如果能够更多地像这样精彩地去改编经典剧作,也许更多的人会放下他们的后街男孩传记而转向海明威或者莎士比亚,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1995年
1994年
剧情: 1951年的好莱坞,胸怀大志却整日在片场忙碌无所作为的艾得伍德终于有机会上演一出由他自己导演的戏。然而这一事业刚一开始便以失败告终。   听说制片商乔治韦斯正在策划一部名叫《我改变了性别》的影片,艾得伍德又马上自荐担任影片的导演兼主演。艾得努力劝说已退休的影星贝拉卢格斯复出,并要自己的女友多勒瑞斯也参演此片。但尽管筹备工作已完成过半,影片的片名也一再更迭,艾得却仍然没有获得拍片合同。受到挫折的艾得并未放弃梦想,他又为了另一部影片《原子能新娘》的资金四处奔波。为了几万美元的赞助,他屈从于一个肉类批发商的要求,让批发商的儿子饰了片中的英雄角色。   艾得在事业上屡屡受挫,女友多勒瑞斯也离他而去。疲惫的艾得被迫进了医院。在诊所里,艾得遇到了美丽的凯西。两人一见钟情,艾得也因此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出院后不久,机会终于再次降临。艾得得知有家教堂有意赞助影片的拍摄。他立即赶去为自己的科幻片剧本游说。为了让对方满意,艾得还特地让全体人员做了洗礼,并按照教会的要求改了片名。   尽管困难重重,艾得仍然在努力而乐观地做着。影片终于上映了。在首映式上,艾得兴奋不已。他自认理想已经实现,终于能被世人永记。然而影片却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艾得伍德最终仍然只是一个失败的造梦者。
1993年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