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隆三

Ryuzo Hayashi

2012年
剧情:版本一 《古斯柯布多力传记》以1920年的冻灾饥荒的日本东北为舞台,主人公古斯柯布多力是樵夫家的孩子,他和父母、妹妹一同在森林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由于袭击森林的寒流,古斯柯布多力失去家人,变成了孤身一人。为了不让灾害再度降临森林,决定独自生活下去的古斯柯布多力打算以人工方式让火山喷发。 版本二 出生在伊哈特卜森林中的青年古斯柯布多力从小过着安稳的生活,但由于冻灾,他失去了重要的家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拼命劳作,进入了当地的火山局。在森林面临又一次冻灾袭击时,布多力以火山局工作人员的身分直面灾害。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他意识到除了人工火山喷发之外别无他法。于是布多力选择了牺牲自己,独自离开火山局向火山进发…… 版本三 在宁静祥和的伊哈特卜森林,布多力一家过着自食其力丰衣足食的悠闲生活。身为樵夫的父亲(林隆三 配音)孔武有力,多么粗壮的树木在他手中都如同乖巧的小孩,母亲(草刈民代 配音)贤惠温柔,尽心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布多力家的孩子,哥哥古斯柯(小栗旬 配音)和妹妹妮莉(忽那汐里 配音)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时光,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度过愉快的每一天。 可是某年春天,温暖迟迟未至,残酷的冻灾席卷森林,继而引发饥荒。布多力一家举步维艰,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古斯柯兄妹和父母经历着痛彻心脾的生离死别。此后的日子里,妮莉也被通身散发着邪恶与神秘气息的陌生人(佐佐木藏之介 配音)掳去,古斯柯最终孑然一身。生活充满着无数磨难,年幼的古斯柯在这个世上艰难前行,勤苦学习与劳作,不断积累经验。经过长久的历练,他进入了伊哈特卜火山局,跟随古伯博士(柄本明 配音)与技师潘内纳姆等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学习火山以及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古斯柯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能手。某日,久违的冻灾即将来临,为了避免童年时代的灾难再次降临,他依然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
2011年
2007年
剧情:1925年7月12日,鹿儿岛第七高中造士馆和熊本第五高中正在进行棒球比赛,三万名观众到场助威。最后,七高打败了五高,连续第五年获得优胜。“北斗斜指之所,大瀛之水洋洋……”七高的学生们齐声唱起了舍歌。 2000年夏,七高的毕业生们聚集在一起开同学会。1901年创立的旧制七高于1950年废止,原来的校舍成了鹿儿岛大学。然而毕业生们依然对母校充满了眷恋之情。大家准备明年举办一场七高棒球部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比赛,对手正是当年的宿敌五高。不过,曾连续三年击败五高的王牌球手上田胜弥自复员以来一次都没来参加过母校的纪念活动,大家担心他可能不会到场。 胜弥的弟弟胜雄在二战中战死。战后,胜弥在东京郊外开了一家医院,如今他让儿子胜弘负责经营,自己则闲居在家。孙子胜男酷爱棒球,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甲子园比赛。然而胜男在一次赛前练习中不幸受伤,梦想就此破灭。 七高毕业生本田为了给同学会会刊写专稿而采访了胜弥。望着绑着石膏的胜男,胜弥述说起了高中时代的往事—— 年轻的胜弥满怀希望和理想踏入了七高的校园,迎接他的是学长草野正吾。在宿舍的宣誓仪式上,草野在新生面前高喊道:“成为天才的白痴和白痴的天才吧!”从此,他们开始了七高多姿多彩的生活,有集体的喧闹、名教师的授课、熄灯后蜡烛下的自学、住宿生的集体旅行,还有青涩的初恋。 胜弥听说高中时代的老搭档接球手西崎住院了,他急忙和长女富子一起赶赴大阪探望西崎。两个老人见面后,聊起了七高的旧事。 胜弥表示自己不打算参加一百周年纪念赛。同学会委员海路打电话来确认,胜弥依然坚拒。不久后,海路和本田、真田亲自到访胜弥家劝说,但还是碰了壁。 胜男把大学志愿从庆应大学改为鹿儿岛大学,因为他希望能进入鹿儿岛大学的棒球部,参加明年的纪念比赛。 西崎去世的消息传来,胜弥大为伤心。为了完成西崎的遗愿,胜弥决定参加纪念赛。他回忆起了那段残酷的战争——当时,胜弥身在南方战线,遇到了身负重伤的草野学长。“上田,你要活下去啊。北斗斜指……”草野唱着舍歌咽了气。 胜男考进了鹿儿岛大学,胜弥和他一同在海边散步。胜弥喃喃地说:“海的那一边,曾经有过战争,死了近五十万人呢,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南方的群岛、还有那边的海上也有很多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 毕业生们会聚于上哲治纪念球场,七高和五高的比赛开始了……
2005年
2004年
2002年
1998年
剧情:戏剧简介: 德川庆喜是NHK于1998年播出的大河剧,播出期间是1998年1月4日~12月13日,原作是司马辽太郎、主角演员是本木雅弘。 本剧不但有菅原文太、若尾文子、杉良太郎等资深演员,也起用了像是石田光、深津绘里等年轻演员,以维持大河剧的人气,而一些架空虚构的人事物也增添了本剧的故事性。但是由于幕末时代各方面的人物关係与对立関係都很复杂,関于将军庆喜的部份也显得颇为贫乏,使得收视率也难以提升。 工作人员: 原作:司马辽太郎「最后的将军」  脚本:田向正健  音乐:汤浅让二  导演:放送日程记载  主题音乐演奏:NHK交响乐团  主题音乐指挥:岩城宏之  旁白:大原丽子  出演: 德川将军家: 德川庆喜:若叶龙也→崎本大海→本木雅弘  德川美贺:石田光  德川齐昭:菅原文太  贞芳院:若尾文子  德川庆篤:笹川谦→内野圣阳  德川昭武:中村桥之助 (3代目)(取自狮子的时代影像片段)  德信院:鹤田真由  德川家庆:铃木瑞穗  德川家定:大出真也  天璋院:深津绘里  德川家茂:木田健太→水桥研二→进藤健太郎  和宫:小桥惠  观行院:山本阳子  田安龟之助:鎌田佳裕  德川庆喜侧近 平冈円四郎:新井康弘  土岐朝义:小野武彦  西周:小日向文世  幕阁 井伊直弼:杉良太郎  酒井忠绩:御友公喜  阿部正弘:大桥吾郎  阿部正外:小川隆市  久世广周:江上雅彦→大和田伸也  小笠原长行:若松武史  脇坂安宅:佐佐木功  堀田正睦:有川博  间部诠胜:石井愃一  内藤信思:真实一路  松平乘全:内山森彦  松平宗秀:坂西良太  松平康英:武发史朗  松平忠固:吾羽七朗  松平乘謨:小栗健伸  松平信义:博多章敬  水野忠精:赤羽秀之  稻叶正邦:井上伦宏  稻叶正巳:胜光德  板仓胜静:小林宏史  本多忠民:森下哲夫  諏访忠诚:鹿内孝  牧野忠恭:樋浦勉  牧野忠雅:堀内正美  井上正直:丹治大吾  安藤信正:佐佐木敏  太田资始:村上干夫  诸大名 松平庆永:林隆三  松平容保:畠中洋  松平定敬:渡边穰  伊达宗城:大门正明  德川庆胜:野村祐人  德川茂荣:石丸谦二郎  山内容堂:盐屋俊  岛津齐彬:立川三贵  岛津忠义:田代泰司→佐藤旭  岛津久光:江守彻  酒井忠义:矢岛健一  立花种恭:伊丹幸雄  松前崇广:山内敏男  毛利敬亲:仲恭司  毛利元德:天间信紘  浅野长勋:岸本光正  有马道纯:梁瀨哲  幕臣 川路圣謨:胜部演之  胜海舟:坂东八十助 (5代目)  山冈铁太郎:伊武雅刀  岩瀨忠震:富家规政  永井尚志:阿部雅彦→早川纯一  近藤勇:胜野洋  土方岁三:桥爪淳  冲田总司:小泽征悦  各藩藩士 西乡吉之助:渡边彻  大久保利通:池田成志  小松带刀:安藤一夫  藤田小四郎:田边诚一  藤田东湖:渡边裕之  安岛带刀:井田州彦  武田耕云斋:金内喜久夫  会泽正志斋:饭沼慧  中根雪江:石立铁男  横井小楠:高桥长英  宫部鼎蔵:冷泉公裕  桂小五郎:黑田亚瑟  吉田寅次郎:俊藤光利  久坂玄瑞:小井塚登  吉田稔麿:迦纳词桂章  品川弥二郎:佐藤壹史  后藤象二郎:小木茂光  佐久间象山:秋间登  真木和泉:山口嘉三  皇室・公家 孝明天皇:花柳锦之辅 (3代目)  睦仁亲王:安藤一平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佐藤节次  中川宫:近藤诚人→木下浩之  岩仓具视:寺脇康文  大原重德:冈村乔生  姊小路公知:大泽健  正亲町三条实爱:森田顺平  三条实美:宇津木真  中山忠能:真夏龙  近卫忠房:渡边规生→小仓雄三  岛田左近:竹本孝之  各国公使 马修・培里:ジェームズ・バワーズ(声:岸野一彦)  汤森・赫礼士:トム・キロー  亨利・休斯肯:マーティン・スロット  亨利・帕克斯:ダン・レショー(声:小川真司)  恩斯特・萨道:コリン・リーチ  李昂・罗修:ユベール・ジョアニアン(声:青野武)  其他 新门辰五郎:堺正章  恋:大原丽子  芳:三国纯枫 →清水美砂  架空人物 ガンツム:山下真司  民:水野真纪  美代:一色纱英  村田新三郎:泉本央→内野谦太→藤木直人  カンヌキ:肥后克广(ダチョウ倶乐部)  半次:上岛龙兵(ダチョウ倶楽乐部)  义经:寺门ジモン(ダチョウ倶乐部)  樱:小林美香→野村知沙→池脇千鹤→田中伸子  中山五郎左卫门:藤冈琢也  松岛:岸田今日子 ----------------------------------------------------------------------------- 德川庆喜简介: (天保八年9月29日(1837年10月28日)-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也是末代将军。 出生于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家,父为德川齐昭,母登美宫吉子为齐昭的正室,庆喜在众多兄弟中排行第七。11岁时奉将军德川家庆之命,过继到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为养子,直到出任将军为止。庆喜面对日渐衰落,原希望在继承后借助法国协助进行西化(取得法国贷款600万美元以招募法国军官、购买兵器及船只,并组成日法的公司发展工商贸易),重提公武合体以改革幕政。不料1866年7月,法国新外相穆斯蒂(Marguis de Moustiers)出掌政府,不再支持法国公使罗叔亚联结幕府的外交路线,反而与英国采取同一阵线,倾向组成解除幕府的公议政体;庆喜顿失外援,加上在1866年尾,一直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因此有传是倒幕派所为),更使庆喜维护幕府政权合法性的美梦幻灭。 结果在1867年6月,土佐藩的坂本龙马及后藤象二郎定下“船中八策”,主张幕府奉还大政,组成以天皇领导的大名公议政体,更取得萨摩藩、土佐藩及安芸藩签订约定书支持。1867年9月,萨摩藩及长州藩达成出兵协议,后再加入芸州藩组成倒幕同盟;10月,三藩代表更在京都集合,取得天皇讨幕密诏,决意出兵。庆喜为避免一场日本内战,主动在二条城里举行了大政奉还的仪式,将奉还大政予天皇。天皇颁布《王政复古令》,废除幕府。庆喜希望以此作为苦肉计,以令最终能在新政体下保留实力,以便争回主导权。不过倒幕同盟并不信任幕府举动,决心发动以“王政复古”为名的政变,建立由天皇主导的新政府。 庆喜面对朝廷及倒幕派的苛刻要求,迫于一战,带领幕府军一万五千人由大阪进攻京都,决战为数五千人的政府军,最后幕府军却于鸟羽及伏见两地大败,庆喜只得逃回江户。 最后,庆喜在海军奉行胜海舟游说下,同意投降,在1868年5月,德川庆喜交出江户,改封于静冈,领70万石地,江户在德川幕府265年的统治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