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哈文

James Haven

2007年
2006年
剧情:一群年轻人陷入恐怖网络游戏之中,然而当他们玩的角色死了时,现实中的玩家竟也难逃一死。 一个资深游戏测试玩家偶然得到一套地下发行的神秘电脑游戏。不久,他被发现莫名惨死在紧锁的房中。一群好友前来参加葬礼,无意找到这套以15世纪欧洲一位臭名昭着的贵族杀人狂:“血腥贵妇”为题材的死亡生存游戏。这群超级游戏迷自然迫不及待地展开游戏。   游戏一开始,便回溯“血腥贵妇”残杀成百名少女并用她们的血沐浴以求青春常驻的邪恶典故。兴奋于以假乱真的游戏环境中的夜猫子们没想到,他们每一步操作都在把生命引导至不归路,更没想到噩梦从他们按下START键的一击,将湮没生存的光。   随着游戏无法中止地进行,所操纵角色在游戏中死去的玩家一个接一个在现实中以对应的方式被杀,传说中的“血腥贵妇”似乎跨过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大开杀戒。剩下的玩家只有尽快得到攻略,对抗恐怖的“血腥贵妇”,在这场布满血与诅咒的游戏里胜出,得以生存。 ◎影评&幕后   其实,网络游戏与恐怖电影的组合题材在《生存游戏》前已有先例,近的有“Hellraiser: Hellworld” ,远的有日本的《弟切草》,在低成本恐怖片路子越拍越窄的事实下,如何把新元素与恐怖的原则凝结成独特又吸引人的杀气,是《生存游戏》的创造重点。   钟情于日本恐怖片和70年代恐怖片的编剧William Brent Bell(亦是本片导演)与 Matthew Peterman将融合《月光光心慌慌》和《黑色星期五》式故事结构和《魔鬼怪婴》式氛围;两人与剧组大部分人员都是首次创作,镜头的表现手法会更为自由开放,加之William Brent Bell资深特效师的背景,影片中虚拟的杀人环境介入现实的迷幻错乱感通过绚丽的视觉效果得以呈现,例如,虚拟的场景以阴暗的灰绿为底色,而命案发生的现场也以阴冷潮湿的背景,与疯狂四溅的鲜亮血印形成强烈反差,同时,影片中光线以粗颗粒感的明亮黄光为主打,配合高对比的黑色或暗绿色背景和不祥的异物,与美国地下死亡金属乐队MTV的血腥邪气不谋而合。   但PG13的分级让《生存游戏》不可能象《千尸屋》弥漫血肉腐烂似的硬性恐怖,曾经犹豫在把片子归在PG13还是R的William Brent Bell最终考虑到目标观众的口味和进入主流市场的需要,为了避免过分强调恶心或者俗套、缺乏思想的滥杀,决定把它作成《闪灵》式智慧型悬疑恐怖片,再找来娃娃脸明星弗兰基 缪尼兹搭配叔叔级的Jon Foster、Adam Goldberg,平衡观众各年龄层的观影倾向   影片的关键词是“游戏”。同样是狂热电玩迷的William Brent Bell为了创造一个与现实平行的虚拟游戏世界,对电玩界头号人士进行调查和咨询,并邀请游戏人Cliff Bleszinski做游戏创作部分的顾问,开发了这款与影片同名游戏,并且根据演员的形象、个性创造了与之符合并带动情节发展的游戏角色。《生存游戏》深受著名死亡生存游戏《零》(Fatal Frame)影响,因此,除了现实中鲜血淋漓的杀戮镜头,游戏中死亡场景的惨不忍睹的真实程度不会让游戏迷失望。制作方亦计划与游戏商合作,在本片推出DVD之际发布同名游戏。以虚拟谋杀重现于生活这样的噱头,或许能成就与《生化危机》逆行的另一个电影和电玩成功的结合。   预告片,一只呲裂血目滴溜溜地转动,让人差点以为新版本的《午夜凶铃》要在春季档上画了,海报里倒吊的少女:血肉模糊,死态惊恐;浴缸溢出鲜红浓稠液体;被刺穿的游戏遥控迸射出一汪血海……似乎都在证明导演和编剧对《生存游戏》质量的承诺:无保留地展现超级的血腥与残暴。   但这一诺言对经过无数次经典或劣质的尖叫,喷血,肢解洗礼的恐怖电影迷,似乎有点虚晃,而被视作目标受众的青少年似乎也在反复消化《夺命狂呼》《旧年暑假搞乜鬼》之流后,对校园惊悚片兴趣渐减,于是21世纪的恐怖片导演加入了科技元素,把流行的电玩掺进了由靓丽演员,上百加仑血浆和高分贝嚎叫的组合里。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剧情:汉克生长在一个保守的白人家庭,和他的父亲巴克、儿子桑尼祖孙三代都在小镇监狱的死囚牢里当看守。汉克的职责是帮助执行死刑。  最近,他们刚刚处死了一个黑人死囚。意想不到的是汉克偶然间结识了黑人死囚的遗孀莱茜娅,并与这个贫穷的黑人妇女堕入情网,在固守种族偏见的家庭中掀起轩然大波。幕后:  这部电影的剧本早在1995年初就完成了,一问世就受到好莱坞的瞩目,其精彩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处理令许多大导演和大明星趋之若骛,其中包括奥利佛·斯通、罗伯特·德尼罗和汤米·李·琼斯等等。但大明星意味着天价制作费,这令许多制片公司望而却步,而且大多数愿意接拍的制片公司,为了保证票房,都要求修改情节,这是两位编剧米罗和威尔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个故事来自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们一心一意要保持它的原貌。  最终,剧本落入制片人李·丹尼尔手中,因为他不仅承诺不改动剧本,而且成功说服比利·鲍勃·松顿和哈莉·贝瑞等知名演员大幅降低片酬,在五个星期内,以不到1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完成了本片。影片一拍竣就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中,作为闭幕电影参加了2001年洛杉矶国际电影节(AFI Fest),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评审团年度最佳影片第5名等奖项。因此制片公司对本片角逐明年的奥斯卡抱有很大信心,特别安排提前上映,为影片造势。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