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紫函

Emily

有片源
2022年
2010年
2005年
剧情:张星星是个狂热的追星迷。为追捧影视明星孟欣美,张星星不惜到孟欣美经常入住的一家酒店做调酒师。一天,孟欣美在鲜花和娱记的簇拥下进入酒店大堂时,张星星在孟欣美不慎滑倒的那一刻,上演的一出“英雄救美人”给自己惹了麻烦。按照员工手册788条的规定,酒店王总给予张星星辞退处理。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张星星为从此见不到心中的偶像孟欣美时,周百通、周百顺给了张星星一个机会。 周百通、周百顺是孪生兄弟。哥哥周百通是五洲食品公司的老总,身价逾亿;弟弟周百顺是个作家,但“狗屁不通”的作品从来就没见发表过。别看周氏兄弟都已是而立之年的成功人士,但兄弟见面从来就是无休无止地争吵,谁也不曾服谁。为维护作为哥哥的尊严,周百通拿自己奉为宝典、屡试不爽的“明星是制作出来的”理论,跟弟弟周百顺打赌。就这样,张星星意外入选,在周百顺的包装制造下,签下和约,开始了自己的明星之路。 能成为众人注目的偶像明星,是张星星最大的梦想,也是女朋友露露极力支持的事情。按照周百通的包装制造方案,一部为张星星量身定夺的电影《谍影重重之杀手的危机》投入拍摄。让张星星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跟自己联袂的女一号竟然就是孟欣美。一起拍片的日子里,张星星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孟欣美,而过惯了明星生活的孟欣美则有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轻松。 和所有明星逃不过“狗仔队”的跟踪一样,孟欣美也难逃厄运。孟欣美和张星星在酒吧的亲密合影被“狗仔队”见报后,女朋友露露开始是愤愤不平,可当煞费心机地接近孟欣美,听完孟欣美关于明星生活有苦难言的倾诉后,露露更加坚定了支持张星星成长为明星的决心,哪怕是张星星背信弃义,露露也在所不惜。 露露的宽容,让张星星于心不忍。当张星星从周百通封闭式管理中跑出来如约和露露见面时,却不幸卷入了一起持枪抢劫案。听完张星星和露露关于幸福爱情生活的感悟后,其中两个劫匪在警察的包围下缴械投降,主犯却在最后一刻开枪击中了无辜善良的露露。经过“鬼门关”这糟经历,张星星决心放弃追求明星的梦想,回到现实,与露露共结莲理,牵手百年。  
1999年
1994年
导赏:《感光时代》被中国电影资料馆评为百年百部(1905—2005)年度优秀代表作,影片聚焦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讲述都市青年的理想与现实。主人公在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彷徨与挣扎,恰是上世纪90年代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感光时代》讲述的是当代都市文化青年的生态与心态,与“第五代”导演有明显的不同。影片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城市中的精神漂泊者,同时又是一位孤独的理想追寻者。既不同于“城市的主人公”,又不同于“城市痞子”。而导演则熟练地运用了电影语言,表现“城市与人”的复杂的生活景观和人物的精神状态,其中马一鸣为办个人摄影展的功利追求及其艰辛努力,与他精神漂泊与追寻的内心状态同步得到了表现。《感光时代》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影片中的杭州西湖、“英语角”、电台的“孤山夜话”等元素,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印记。导演阿年以其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困惑与追求。影片中的音乐、场景、人物对话,都充满了1990年代的特色,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更为重要的是,《感光时代》是中国本土电影在市场化时寻求新的生存、生产方式的产物。它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电影文化品格、新的电影思维方式、新的电影制作模式在彼时中国大陆正日渐形成。“第六代”导演的存在已然成为中国当代影坛上一种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的故事,一次对于一个“感光时代”的感光。中国美院电影学院教授、导演刘智海对《感光时代》赞不绝口:“时代变迁的闪耀不仅是这片子的闪耀,其实是中国的闪耀。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中国的印记。”(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