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Michael Goetz

2016年
2006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剧情:年仅二十七岁的罗思,已贵为广告公司创作总监。他以露骨的性描述作为商品销售手段的风格,深受老板器重。他那种夜夜春宵,每晚可以跟名字都不知道的美女上床的生活,更被同事好友所艳羡。在别人眼中,甚至在罗思自己的眼中,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然而,罗思却感觉并不快乐。他寂寞,他需要爱。在今年纽约独立电影节中获"最佳浪漫喜剧奖"的《软脚情圣》,是一部针对现代情圣在"性"与"爱"之间拉锯挣扎的微妙心理发展而成的作品,它反映了现代卡萨诺瓦在放纵性欲之后的心灵空虚,在过程中不但对露水情缘的无聊虚假冷嘲热讽,最后更让男主角以牺牲事业为代价来追求爱情的幸福,这种看似"保守"的主题意义,可以跟当下美国社会得新呼应年轻人重视贞操观念的潮流互相呼应。编导克里斯托夫。海森在本片开始时单刀直入表现罗思"以性为主宰"的生活方式,他把"性爱商品化"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美国的广告圈,"性是销售利器"(SEX SELLS !)作为一个当红的广告人,罗思把自己的身体也顺理成章地商品化。对于性事,他就像一个情不自禁的吸毒者,每天无异性不欢,甚至明知道对方是女同性恋者亦不放过,藉以证明自己纵横欲海无往不利。直到他在一次讨论销售保险套的会议中遇到了聪明美丽而有主见的客户代表伊丽莎白时,"唯性时尚"的创作观念首次受到挑战。最初,罗思只是想征服伊丽莎白就像征服其他女人一样,因此以低姿态接近佳人,甚至自顾利用工余时间帮忙伊丽莎白进行一个儿童游乐场的广告企划。其后,两人接触越多,罗思对伊丽莎白的思念越深,他也越发感觉朝三暮四的性事已不能够让他感到快乐。罗思甚至为此去看心理医生,又去参加心理治疗的团体讨论,观摩其他性心理疑碍者有何妙法突破困境。就这样折腾了一阵子之后。罗思终于向伊丽莎白坦陈爱意,但她却对他誓言跟过去一刀两段的改变没有足够信心。罗思只好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他拍了一套完全没有卖弄性动作的保险套广告片。罗思这个动作,正式宣告了他跟过去的自己决裂,但也等于跟他赖以走红的广告风格决裂。于是,老板毫不犹豫地把罗思炒了鱿鱼,但罗思却因此得到了重生的机会。作为一个初次执导剧情长片的导演,海森的长处理是诚恳而细腻地深入挖掘他的主题,但述事节奏稍嫌不够明快爽朗,要不然本片的喜剧效果应会更高。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剧情:版本一   上回,乔治才刚和自己的准女婿斗智斗力,这次,又有什么事让刚当上岳父大人的他头痛不安呢?原来是女儿安妮怀孕了,使乔治再度陷入焦躁恐惧当中,正当乔治稍稍释怀时,又发生了一件让他晕倒的消息,老婆妮娜也怀孕了……   当乔治·班克斯(史帝夫·马丁饰)的妻子和新婚不久的女儿同时向他宣布怀孕时,也感到了严重的中年危机。他觉得自己再当一次爸爸,其实有点老了,可还绝没有老到要当外公的地步。正当全家人都焦急地等待孩子出生的时候,乔治·班克斯却走火入魔,不惜一切地试图证明自己依然年轻,依然有魅力,结果出尽泣相,令人捧腹大笑。 版本二   乔治(史蒂夫·马丁 Steve Martin 饰)好不容易才接受了女儿已嫁为人妻的现实,本以为生活能够重新归于平静,没想到女儿怀孕的消息再度让乔治陷入了焦虑之中。女儿怀孕,不仅意味着她将步入人生新的阶段,同时还意味着,乔治已经到了升格成为外公的年纪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弥漫在乔治的心头无法挥散。   不知是福是祸,乔治的妻子妮娜(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也有喜了,一边是外公,一边是父亲,被两种身份困扰得焦头烂额的乔治能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吗?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的乔治竟然将精力投入到了证明自己依旧“宝刀未老”这件事情上面。 版本三 就像1950年版的《Father Of The Bride》一样,91年的重拍也导致了95年这部续集的出现。当女儿终于嫁为他人妇,Banks先生才发现这只是自己焦虑的开始。在他刚刚适应自己的岳父身份后,女儿和女婿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要有孩子了。老伴Nina为这个消息兴奋不已,而Banks却陷入了中年危机,他甚至打算把房子出手,搬到海边养老。 然而离搬家还有十天的时候,又一个让他崩溃的消息传来:老伴Nina也怀孕了,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老蚌生珠。现在Banks先生既要做外公,又要再次当爸爸,千头万绪让他疲于应付,而且这家还搬不搬呢……最重要的是Banks先生并不觉得自己老得能当外公,他费尽心思要证明自己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