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N·格莱德斯坦

Richard N. Gladstein

2016年
2015年
2007年
剧情: 相信小时候的你,除了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幢属于自己的糖果屋外,剩余的期盼应该都用在了玩具店里……这里就有一家神奇的玩具商店,里面那些近似于疯狂的梦幻玩具,你可能只有在梦中才拥有过它们。   玩具商店的店主是靠制作玩具起家的匠人马格瑞姆先生,他宣称自己已经有243岁了,而这家商店也快有200年的历史了。最牛的是,马格瑞姆先生甚至暗示,正是在他的启发下,爱迪生才发明了电灯……虽然他话里的可信程度有待怀疑,但马格瑞姆先生确实掌管了一个世界上最完美的店铺,也许是沾染了店主的灵气,玩具店也拥有了智能与生命,不但能够思考,还可以自己整理与摆放玩具。   除了马格瑞姆先生,店里的其他成员就比较正常了,22岁的莫莉·马奥尼是玩具店的经理,她曾经是一个天才钢琴演奏家,最拿手的曲目就是“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却在创作自己的协奏曲时碰到了瓶颈,所以她让自己置身于玩具店的管理中,绝口不再提钢琴。另外还有一个9岁的小朋友埃里克·爱珀鲍姆,小埃里克太内向了,一直交不到什么朋友,惟一的爱好就是驻足在玩具店,或收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帽子,所以马格瑞姆先生自然而然地将埃里克收为店里的“童工”。   玩具店中的快乐与祥和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因为马格瑞姆先生发现他终于穿坏了自己的最后一双鞋,他将这个看成了一个预警--寿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凶兆,于是马格瑞姆先生决定着手处理后事和玩具店的归属问题。   自从马格瑞姆先生宣布自己即将离开后,莫莉就一直显得闷闷不乐的,因为她不相信自己能够管理玩具店。这时,马格瑞姆先生找来了会计师亨利·韦斯顿为店做评估,然后进行结算和财产清单……一向严谨的亨利接受这份工作之后才发现,他面对的竟然是100多年未曾动过的文书与收据。更大的危机随后而至,玩具店因为马格瑞姆先生的离开,变得越来越阴沉、潮湿,本来明亮的玩具店现在看起来就像是阴森恐怖的鬼屋,莫莉发现,再照着这样发展下去,玩具店只能关门大吉了。   那么……马格瑞姆先生真的离开了吗?埃里克会失去这个惟一让他感觉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吗?莫莉能完成一直困扰着她的协奏曲吗?崇尚现实主义的亨利又要如何面对这些突然而至的魔法呢?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在玩具店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2005年
2004年
剧情: 詹姆斯·巴里(约翰尼·德普饰)是一个居住在伦敦的作家,每日重复的平实生活让他找不到创作的灵感。每天他都会路过肯辛顿公园两次,每次他都会看见一群孩子不厌其烦的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有一天公园中发生的一幕让他停下了脚步,用心观察这里发生的一切。   孩子们把肯辛顿公园当作是他们进行海盗游戏的大本营,他们用树枝搭起一个小屋,抠起地上的泥土捏成了供奉给海盗的点心。男孩子们在腰间扎起宽宽的红布条,插进他们引以为豪的大刀,头上自然少不了海盗们的标志性头巾,最后就是海盗船的船长。巴里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煞有介事的游戏,孩子们发现之后热情的邀请巴里加入海盗的队伍,于是这支肯辛顿公园海盗小队又多了一个独眼大海盗。巴里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恶作剧、过家家,进入城堡和国王、牛仔和印第安人、海盗和漂流的世界。是他把小山坡变成帆船、木棍削成宝剑、风筝画成仙女,把四个小男孩装扮成“迷失的梦幻岛男孩”。   通过和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接触,几个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感染了巴里,打开了巴里想象力的大门,他不但拉来孩子们的母亲(凯特·温斯莱特饰)加入海盗小队,更以此为灵感创造了之后家喻户晓的人物--小飞侠彼得·潘。最初,巴里的剧团对这部童话剧的吸引力非常怀疑,就连一向支持他的制作人查尔斯(达斯汀·霍夫曼)也担忧不已。但是在巴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小飞侠》最终以天真的童趣和丰富的想象,打动了不计其数的孩子和大人。   然而,正当詹姆斯·巴里准备向全世界介绍《小飞侠》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所有人意识到现实的残酷……
2003年
2002年
导赏:2002年由道格·里曼执导的电影《谍影重重》节奏紧凑,情节的排布和人物关系的展开毫不拖沓,影片开场步下伯恩身份的悬念,剧情因此紧锣密鼓地展开,并以对伯恩的追杀和伯恩与玛丽的逃亡双线交织,增加叙事的层次,而不断反转的剧情更为真相铺上了重重疑云。《谍影重重》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不仅模拟船在海中的摇晃,更是伯恩对于记忆丧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慌乱无措内心世界的真实映射,同时也代表了伯恩亡命之旅的真实处境。同时,配合干净利落的快速剪辑和频繁多位的镜头切换,加快叙事节奏,也增加了动作场面的紧张感和在场感,招式迅猛,刺激而不失流畅;低角度拍摄体现伯恩身处险境和作为特工的强悍本能,营造动人心弦的紧张氛围;逆光拍摄塑造了压抑沉重的情感基调,冷郁的色调之下,蓝色和绿色光源的使用亦增加前途未卜之感,为全片蒙上一层阴翳与悬念气质。在逃亡并试图寻找事件和身份真相的过程中,伯恩充分展现了身为特工反追踪的专业素养,他天赋异禀,身手敏捷,寡言少语充满神秘,无论是在巴黎街头上演飞车漂移的追逃大戏,还是荒原之中与杀手单挑的殊死枪战,更有从楼梯之上纵身一跃的惊魂一刻,伯恩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果决的处事方式使他的特工身份充满信服力,而他不仅要面对外部未知的追杀,还要克服内心不知自己身份的迷茫和恐惧。他逐渐从被动逃离走向主动应对,最终决定正面挑战敌人,揭露事实与阴谋,面对孩童而引发的恻隐之心是他难以泯灭的人性与善,坚持不懈寻找“我是谁”这一终极答案再次说明这是一次找回人性和自由的历程。(编辑:刘若能)
1998年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