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娜·戈黛特

Martina Gedeck

2022年
2016年
2015年
2013年
2012年
2010年
剧情:  费迪南德·马里安是一个杰出的演员,他因在1940年维特·哈兰(Veit Harlan)的纳粹宣传影片《一个犹太人的故事》里有着出色的表演而名声大噪。可是正是这个角色却差点毁了他的生活。   先是在影片的拍摄期间,马里安的妻子就刻意和他保持距离,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丈夫变了,她无法忍受一个成天把政治和法西斯主义挂在嘴边的男人。影片的首映放在了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那是在墨索里尼政权的扶植之下才开始的一个电影节。当然,在法西斯政权的庇护下,影片获得了料想的成功。而作为纳粹包装和宣传处的一个新星,费迪南德·马里安也越来越明显地看到了影片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于此同时,他也渐渐认清了纳粹的真实面目。他的朋友一个接着一个逃向外国,身边的那些犹太演员也一个接一个遭受迫害。他把一个犹太演员藏在自己的别墅中,可是他家的女佣却向党卫军告发了费迪南德·马里安。   对社会和人性失望的马里安开始买醉,可是他这么做却只是招来了统治者的厌恶。为了能更好地控制这位明星,戈培尔亲自出面将马里安的妻子驱逐出境,可是这亦没有让马里安乖乖就范,只是加重了他自暴自弃的生活。很快,马里安的情人,一个叫做维莱斯塔捷克斯洛伐克女人也离开了他,伴随着马里安的只有那部“职业生涯顶点”的政治宣传片。   很快,战争结束了,所有和影片有关联的人都在强调自己的无辜,影片的导演,其他演员都是如此。在一次聚会上,马里安碰到了一个从集中营里生还的德国人。他告诉马里安他的妻子安娜已经死在了外国。遭到了重创的马里安难过之极,这时他又不幸目睹了维莱斯塔正在和一个美国大兵调情。   对生活已经失去热情和信心的马里安坐进自己的车子,点火,开走——他再也没有回来。
2009年
2008年
剧情: 一部关于19世纪作曲家克拉拉·舒曼的传记。电影讲述了罗伯特·克拉拉和勃拉姆斯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    1950年,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带着妻子克拉拉和五个孩子到达杜塞尔多夫。因为舒曼在那里找到了一份足以谋生的工作。在当时的欧洲,纵然是卓越的音乐家,也不得不四处为生活奔波。克拉拉和舒曼婚后开始过着长期的困苦生活。经过多年的漂泊动荡生活,舒曼非常希望可以借此可以安顿下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原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尤其对于才华横溢的舒曼的妻子克拉拉来说, 家庭主妇的角色并不能满足她。克拉拉9岁的时候就是一个闻名欧洲的音乐神童。舒曼和克拉拉非常相爱,但是,生活永远没有音乐那般美好,舒曼家族世传的精神病威胁和勃拉姆斯的出现让这个家庭走上了他们没有预料到的轨迹。   那一天,34岁的克拉拉遇见了比她小14岁的勃拉姆斯。从那一天起,勃拉姆斯就爱上了克拉拉。很快,舒曼生病了,他精神错乱地跳进了莱茵河,结果被送去了一个精神病院。勃拉姆斯听闻此讯后赶到杜塞尔多夫,并在此定居下来,专责安慰克拉拉和帮忙料理舒曼一家。勃拉姆斯如此体贴地照料克拉拉和她的家庭,与此同时,他内心对克拉拉的感情日益增长。两年后,舒曼去世。一切障碍似乎已经消失了。 但是,克拉拉拒绝再次结婚,因为她无法摆脱罗伯特的阴影。克拉拉和勃拉姆斯都将自己的情感深埋于心底,只有在他们创作的音乐中才能体会隐藏着的有如大海般深沉的爱情。   本片是素有“德国新电影教母”美誉的贺玛·桑德斯-布拉姆斯的最新代表作,电影叙述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一段三角恋,也就是德国三大音乐家布拉姆斯、舒曼以及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三人缠恋了一生的爱情。这不但是这段当年最轰动的‘八卦’,首度被搬上大银幕,而拍摄此片的导演桑德斯布拉姆斯更是布拉姆斯家族的后人,她会如何讲述自己先人的这段绯闻,也使这部电影令人瞩目。     才华傲世的舒曼,刚受任为交响乐团总监,于是带着他美丽妻子克拉拉,远赴杜塞朵夫就职。此时,仰慕舒曼的贫穷少年布拉姆斯,也带著作品登门造访,希望能获得舒曼的指教…没想到,布拉姆斯的绝世才华,当场令舒曼惊为天人,立刻请来克拉拉一同聆听。由于十分欣赏布拉姆斯,舒曼决定留他住下……   住进舒曼家的布拉姆斯,和舒曼一家人相处得十分愉快。然而日久生情,他对‘师母’克拉拉的感情,却也从一开始的尊敬,渐渐越爱越深;当发现自己深爱克拉拉已无法自拔时,布拉姆斯只好黯然离开…。然而此时的舒曼,却为了创作耗尽心神,加上竞争对手用尽手段逼退他,终致精神出现了状况。克拉拉为了稳住局势,决定代夫出征,于是写信请布拉姆斯回来照顾她的儿女。    然而布拉姆斯的归来,却重新引爆了他与克拉拉之间暧昧难解的情愫。布拉姆斯会向她坦白示爱吗?克拉拉最后能如愿发挥才华,顺利接下舒曼的指挥棒吗?而舒曼的身体又会好转吗?当克拉拉有了布拉姆斯的支持、又代表舒曼站上舞台时,这场三角狂恋,似乎也注定了将缠爱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