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富尔福德

Christopher Fulford

2015年
2010年
剧情: 整个故事都是以一对结婚已经有40个年头的老夫老妻阿尔菲(安东尼·霍普金斯饰)和海伦娜(盖玛·琼斯饰)作为开始的,还有他们的女儿莎莉(娜奥米·沃茨饰)和女婿罗伊(乔什·布洛林饰),包括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激情、野心、焦虑和渴望,最终使得他们陷入到重重的麻烦当中,几近发狂。   阿尔菲突然决定离开海伦娜,结束他们的婚姻,而他的理由竟然是为了寻找自己逝去的青春,追随着一个名叫查梅妮(露茜·彭奇饰)的应召女郎而去……因为丈夫的无端遗弃,海伦娜陷入了无边无际的迷茫当中,她先是尝试自杀,失败之后又开始不断地麻醉自己,借以逃避生活中的痛苦,她甚至还将自己命运完全交托给一个喜欢故弄玄虚的算命之人克莉丝托(宝林·科林斯饰)的手中,似乎只有在她的引导下,海伦娜才能找到暂时的宁静——就连女儿莎莉也在不断地鼓励母亲去找克莉丝托,因为她实在是厌烦了照顾一个失去了最大的心理支柱和依托的疯狂的女人,即使那个人是她的妈妈。   同样对自己的婚姻不甚满意,莎莉转而爱上了帅气的画廊老板格雷格(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至于罗伊,身为小说家的他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事业已经跌至谷底,如今他正在紧张不安地等待着出版社对他最新的手稿的反馈,同时他还对迪娅(芙蕾达·平托饰)愈发地意乱情迷起来——她是一个神秘的红衣女子,喜欢坐在靠近罗伊家的窗前弹吉他。罗伊的一位好朋友亨利(艾文·布莱纳饰)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的手稿拿给他看,希望他能给自己的文字做一些点评……罗伊一下子就意识到,亨利拥有的是极高的文学才能,而那正好也是自己所欠缺的。   尽管牵扯其中的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借由白日梦和不可能实行的计划逃避现实——却无法否认他们做出的所谓的“努力”,只会把他们带进充满哀叹、不合乎情理以及危险的困境当中。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剧情: 自纽约来伦敦度假的大学新闻系学生桑卓拉(斯嘉丽·约翰森扮演)在魔术师希尼史班(伍迪·艾伦扮演)的表演中遇见已故记者乔史裝伯(伊恩·麦柯肖恩扮演)的鬼魂。   乔史裝伯生前是一个为拿到独家新闻无所不用其极的家伙,在一艘死神的船上,乔史裝伯的灵魂得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消息,英国显赫的莱曼家族继承人彼得莱曼(休·杰克曼扮演)竟然是著名的塔罗牌连环杀手,为了报道这个爆炸性的独家新闻,乔史裝伯的灵魂回到阳间,正好遇见桑卓拉,并告知了她这条独家新闻。   桑卓拉为了得到这个独家新闻,拉上魔术师希尼史班,扮演父女打入上流社会,在俱乐部的泳池中假装溺水,结识了彼得莱曼。这对“父女”笨拙地利用三流的手段寻找彼得莱曼是塔罗牌杀手的证据,不知不觉,桑卓拉爱上了风度翩翩的彼得莱曼,虽然找到了一些可以的证据,并且在一个意外的机会,桑卓拉和希尼史班发现彼得莱曼出现在妓女伊丽莎白吉布森被杀现场附近,伊丽莎白身边放着一张塔罗牌,可桑卓拉依然不相信彼得莱曼是杀人凶手,并开始与希尼史班发生争执。   乔史裝伯的灵魂不断地给桑卓拉和希尼史班提供线索,在俩人认为彼得莱曼是塔罗牌杀手,但又没有证据的时候,一个叫亨利班克的杂工被确认为塔罗牌杀手,桑卓拉向彼得莱曼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彼得莱曼表示自己爱上了桑卓拉。   希尼史班继续调查,终于发现彼得莱曼被妓女伊丽莎白勒索,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彼得莱曼冒充塔罗牌杀手杀了伊丽莎白,希尼史班立即打电话告诉了与彼得莱曼在一起的桑卓拉,电话被彼得莱曼偷听。   在莱曼庄园的湖上,桑卓拉和彼得莱曼划着小船,彼得莱曼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将桑卓拉推入水中。   公路上希尼史班开着汽车飞速赶往莱曼庄园……
剧情:  Pierrepoint从1933年起成为英国职业绞刑师,往来于各个监狱执行死刑。这个行当讲究身份的秘密、绝对的冷静以及精准的计算。临死前,犯人们最后听到的是Pierrepoint轻轻的一句“请跟我来”;看到的都是Pierrepoint不苟言笑的面孔。在为犯人蒙上头套后,他绝不迟疑一秒,马上走到一边推下机械杠杆打开死亡之门。职业性的果断、迅速,为他创造了7秒半完成行刑的纪录。   由于是公认的英国第一绞刑师,1945年二战结束时,他受盟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数次远赴德国,对纽伦堡审判后的纳粹战犯执行绞刑。蒙哥马利请他出马的原因很有趣:因为看不惯美国人总是半小时一小时都搞不定一次行刑,要让人看看英国方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人性的”。   对Pierrepoint在德国执行死刑的描写相当生动:英国绞刑要求行刑师事先准确地估算出死囚的身高体重,然后算出需要绳索的长度,在行刑结束后要为犯人清洗、入殓。通常这一过程需要两天时间。但第一次去德国,他得在一周时间内结果13个纳粹,这显然是对“职业”的一次挑战。影片中,Pierrepoint和盟军为他提供的助手在远处观察囚犯,助手逐一向他介绍囚犯的姓名、职务、军衔、罪行……Pierrepoint打断他:乾这行,我们需要的只是高度、重量,别的什么都别告诉我。为了行刑效率,他安排先让体重较轻的女犯上绞架,后来又设计出一次可为两人行刑的绞架。当杀人成为职业,它就有了和其他行当一样的“职业美”,影片为他重复、迅速的行刑过程配上了圆舞曲。   何以Pierrepoint能够如此“冷酷”?他和助手说,“当我走进(行刑室),我把Pierrepoint(这个人)留在外面。”这真是现代化“单面人”的极好写照。作为职业,英国人自然也要讲究职业自身的“道德”,Pierrepoint每次清洗犯人尸体都一丝不苟,他认为死囚已经为他/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行刑后,他们则是清白的了。在德国时,他因为盟军少给了一副棺材而大为不满,这违反了他的职业道德。    令Pierrepoint不安的是,他本应是秘密的角色,却因为执行对纳粹的死刑,成了公众人物。一方面他受到国人英雄般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死刑主义者们的标靶。Pierrepoint从前很少考虑这个行当的残酷性,对他而言,职业就是职业,他甚至从不和妻子讨论他的工作。直到1950年的一天,他亲手为他的朋友、妒杀前女友的James Corbitt“送行”,导致精神几乎崩溃。这成了Pierrepoint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他眼里,囚犯们不再是工作对象,而是有表情、有感情的人。1955年,在为“女王陛下服务”了22年、处死了608名死囚后,他写信辞去了绞刑师的工作(电影中的数字和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有出入,维基说他在1932年到1956年处死过450人,包括200多纳粹)。
2005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14年的冬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一块三角形的阵地,英军、法军抵制德军的进攻。英军中有想在战争中有所作为的兄弟,也有与世无争的牧师军医巴尔迈尔;德军里有刚刚从舞台上征招入伍的演员斯普林克;法军中有妻子即将临产的青年军官阿德贝尔特,每天闹表调到10点、给妈妈准备咖啡的彭瑟尔。因为战争,他们远离佳人,聚集在一起。战争是残酷的,咫尺之遥的战壕里双方死伤都很大,眼睁睁看着战友和兄弟倒下,却无法救助,士兵们都被眼前的血腥吓住了,内心充满恐惧。   寂静的平安夜,英国牧师吹响了风笛,优美动听的笛声回荡在布满尸体的战场上;斯普林克说服女友安娜陪自己离开豪华明亮热闹的军官聚会,来到寒冷紧张的战场上为士兵们延长,他一点点走出战壕,把装饰璀璨的圣诞树也摆在了战壕上;英国风笛慢慢随着歌声飘散战场上空,士兵们也慢慢走出封锁线。三个军官达成协议,要平安度过平安夜,快乐地过个圣诞节。于是,三国士兵走到了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平安的平安夜。   自从那夜后,士兵们建立起了深深的友谊,不愿意任何人在战争中受伤:德军轰炸英军、法军的时候,德军就让他们躲在自己的战壕里,法军轰炸德军是就让德军躲在自己的战壕。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后方军官就发现了情况,战争又不可避免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