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na Foley

2005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英国伦敦,上层社会的名流绅士罗伯特•亨德森不幸辞世,他的夫人劳拉•亨德森(朱迪·丹奇饰)从此开始了孤家寡人的晚年生活。为了缓解丈夫离开带来的孤寂和分散百无聊赖的心绪,亨德森夫人在好友康薇的建议下,极力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劳拉先后尝试了收藏钻石、刺绣和辅助单身母亲的慈善活动,却始终找不到自己钟情的事业。   一天,劳拉坐着她那辆劳斯莱斯经过Soho区的风车大街,发现一所被废弃的电影院正在寻找买主。突发奇想的她决定买下这家影院,开始设想中不同凡响的演出计划。   不过,年事已高的劳拉没有丝毫经营剧院的经验,几经物色,一位魅力出众且阅历丰富的男人进入她的视线,他叫维维安·范·达姆(鲍勃·霍斯金斯饰),正在失业之中。劳拉聘请他作剧院经理,但很快劳拉的大胆言论让他无法接受并决定退出。在劳拉超凡魅力的吸引下,维维安最终决定留下,开始了一段同劳拉的爱恨纠葛。   在秘书马吉的帮助下,维维安开始了剧院的改造工作,而且作为留下的条件,他必须具有舞台风格的支配权。维维安提出建议,全天上演歌舞杂耍,这是英国剧院从未有过的尝试,当然具有一定风险。于是,排练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劳拉的风车剧院赢得了开门红,颇具新意的舞台表演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观众,以至很多竞争对手都竞相效仿,由此也让一度鼎沸的风车剧院日渐萧条。   为了挽回陷入被动的局面,劳拉从巴黎的红磨坊获得了灵感,她想让这些女演员进行裸体表演。维维安警告劳拉,这种有悖常规的表演从未得到伦敦政府的批准,还好,主管此事的官员克罗默是劳拉的旧友,劳拉会不遗余力的促成此事。   维维安开始筹备名为“完美英伦玫瑰”的冒险表演,并在一场大雨中物色到了第一名愿意加入的女演员莫林。同时,劳拉找到了克罗默,一再重申这种奇幻的裸体舞台造型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就像一幅幅华美的油画。经过多番努力,克罗默终于不情愿的批准,但只允许静态的裸体造型。   虽然演出取得了轰动效应,而战争也随即打响。劳拉和维维安坚持继续演出,只不过是将舞台转移到地下,而且每次演出结束之后,当兵的小伙子都会等在后台,准备同刚下台的姑娘们约会。   随着战火的蔓延,风车剧院也面临着关闭的命运,在劳拉的据理力争之下,政府同意继续开放风车剧院。严酷的境遇里,演出照旧进行,呼啸的空袭警报中,风车剧院里的表演让人们暂时忘却了身边的战争。
2004年
2003年
剧情:1955年,希尔维亚·普拉斯来到剑桥求学,她在一次晚会上与特德·休斯一见钟情,一小时后他们就难以自持地热吻,特德摘走了希尔维亚的耳环,而她则咬破了特德的面颊。   两人都满怀诗歌创作的热望和野心,爱情与诗歌水乳交融。1956年,他们戴上了婚戒。希尔维亚在美国得到了一个教职,于是新婚夫妇一起回到她的故乡。特德很快就成为诗坛耀眼的明星,而希尔维亚还在创作中苦苦摸索。特德向她提出建议,她自己才是诗意的真正来源。但和丈夫相比,希尔维亚的才华始终没能得到认可。她出版的诗集反响平平,在丈夫的阴影下她更加迷失。   特德的魅力与才气引来无数年轻女人对他投怀送抱,希尔维亚逐渐悲哀地认识到他们的爱并不是那么牢固,她笨拙地试图挽救他们的爱,但每次都落得不欢而散。嫉妒又让她变得更加神经质,折磨着自己和爱人。   为了重建自己在婚姻和创作中的位置,希尔维亚不顾亲人的反对,决定搬迁到英国。但是一切都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当她发现特德与自己的好朋友阿西娅·维威尔的恋情时,终于被彻底击垮。   希尔维亚无法再面对婚姻破裂与爱人不忠的事实,1962年7月,她带着两个孩子,悄然离开了德文郡的乡间住宅,移居到伦敦。   绝望在一点点吞噬希尔维亚,她在痛苦中迸发出可怕的力量,点燃了她的写作热望,她疯了一般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创作中,只有在诗歌中她才能完全释放自我,逃避现实,寻求一丝慰藉。她依靠诗歌在生与死之间达至一种几乎不可能的平衡,并作为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1963年的伦敦冬天出奇的寒冷,希尔维亚在低落无助的黑洞里越险越深。2月17日,她在寓所中开煤气自杀,年仅31岁。
2002年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