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Daniel Chan Hiu Tung

有片源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2年
导赏:影片为现实主义题材,以打工妹为叙述对象展现快速发展的社会景观和城市面貌,通过讲述人物从初入大城市的懵懂、格格不入到之后的逐渐成熟与自我追求,表现人物的人格成长和心理成长。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随处可见的巨型广告牌,富丽堂皇的餐馆装潢,大城市的名号和外观均在向人抛出诱惑,然而不可揣测的人心和日益劳累的奔波让生活于其中的人疲倦不堪,每一个穿梭其中的人都被裹挟在都市洪流之中,乡愁成了最后的精神寄托与精神劝慰。乡愁一词是入城之人对故乡的思念,弥散着淡淡的哀伤,既体现了人物入城之后的无所适从和多重坎坷,又体现出城乡差距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和人员流动的变化,导演俞钟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当下的社会和社会之中的人物状态。影片透露出散文诗的美学风格,无论是极具散文意味的片名,还是影片所使用的人物旁白、画面色彩和镜头切换等视听语言均呈现出含蓄内敛的主题。同时影片叙事情节平淡,人物之间无激烈冲突,平实的剧作结构强化了影片缓慢舒畅的风格,而影片中意象的使用使影片意旨的传达更具寓言化和符号化,成为理解影片主题和人物情绪状态最重要的要点。影片以鱼作为贯穿全片始终的意象,鱼的外形轻盈灵动代表着细妹自身,而它憧憬大海的内在神韵代表着细妹的内在追求,可谓鱼就是细妹的化身,细妹就是一条来广州寻找大海的鱼,但广州的大海充斥着鱼群,细妹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导演以“鱼水论”描摹着广州现实的世态风貌。影片最后细妹放生了一直饲养的小鱼,任其在大海中畅游,此时的小鱼是细妹内心寻求自由的外化,细妹在经历人情冷暖之后更加明晰了自己的人生走向,想如小鱼一样四海遨游。(编辑:张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