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beth Commelin

2010年
2009年
2007年
剧情: 1915年,爱迪·碧雅芙出生于巴黎,父亲是马戏团的杂耍演员,母亲是流浪的街头歌手。1918年,母亲给在服兵役的父亲一封信后留下她离开了。父亲在收到母亲的信后找到她,并把她送到诺曼底祖母那寄养,在堤堤妮和她的姐妹们照料下,爱迪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父亲退役后回到马戏团工作,他接回了爱迪,爱迪随着父亲的马戏团开始四处流浪。后来,任性的父亲带着她离开马戏团,开始街头卖艺的生活,爱迪的美妙的嗓音赢得了观众的掌声。1935年,爱迪回到巴黎,和朋友贝尔多一起在街头卖唱。直到一天,巴黎一个高档咖啡馆的老板路易斯·莱普利发现了她。莱普利被爱迪的嗓音迷住了,他立刻与她签了约,还给她起了个“小鸟”的艺名。可是爱迪的安稳日子还没有过上几天,莱普利就被人刺杀身亡。爱迪的人生重新滑入低谷,警察怀疑她,媒体也不放过她。而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一直跟她一起的好友贝尔多也被强制送到少女之家。处在低谷中的她遇害到了一直仰慕她的雷蒙德·埃索,他帮助爱迪从麻烦中脱身,并为她打造了第一首值得保留的好歌。此后爱迪在雷蒙德的帮助下开始了歌唱事业,并开始进入影坛,还登上了戏剧舞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她那具有魔力的声音和独一无二的舞台表演征服了巴黎以至整个法国。1947年,爱迪来到美国开演唱会,开始的时候并不太顺利,经过努力,她在美国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与影星玛琳·黛德丽成为终身好友。在感情方面,她与拳王马赛尔·桑丹坠入爱河。在幸福来临之时,厄运也一并光临,1949年,桑丹死于空难。桑丹的离去对爱迪的打击极大,让她感觉她爱的人总是被命运夺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爱迪都没有办法接受桑丹已经离去的事实。最终歌唱给了她力量,她再度奋起抗争,回到舞台上。但生活是残酷的,短短几个月,她就遭遇了两次交通意外,在辛苦的治疗过程中,她染上毒瘾和酒瘾。在出院后,她的身体状况仍然非常糟糕。而酗酒和毒品的作用下,她没有办法再坚持她的歌唱事业,无奈的她暂时离开了舞台。在修养两年后,她坚持飞到美国巡演,并受邀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献唱,虽然在最后晕倒在台上,但她立足歌曲的最高舞台,成为了真正的国际巨星。1962年,碧雅芙与希腊歌手西奥菲尼斯·兰博卡斯结婚,第二年十月,她病逝于戛纳附近,在她临终前的那一晚,她依稀看到她那早逝的孩子和她的爱人…………她的葬礼在巴黎举行,有几万人自发步行跟随到她下葬的拉雪兹公墓。
2005年
剧情:17岁的克莱尔得知自己已经怀有五个月的身孕后,决定偷偷地生下孩子。她去找可依靠的梅利坎夫人帮忙。梅利坎夫人专门为高级时装做刺绣。一天天过去,克莱尔的肚子渐渐大起来了。更有趣的是,刺绣工作使她和梅利坎夫人建立了一种母女般的情感联系…… ============ 剧情简介_II ============ 本片获得坎城影展国际影评週大奖、最佳剧本奖,法国凯萨奖最佳电影新锐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新进女演员奖提名。 两个不同世代女人,互相分享同一个秘密和经历同样的心情,透过心灵之间的扶持疗伤,发展出一段令人嚮往的关係。 十七岁的少女得知自己怀有五个月的身孕,在沉重的压力和无助感下,决定独自生下孩子。她到专门为高级时装设计刺绣的女士住处帮忙,过著深居简出的生活。随著肚子裡的孩子一天天成长,少女和刺绣师之间渐渐培养出一段超越母女的真挚友谊… 一个女孩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经验传承,往往都来自于另一个女人。本片精密设计的运镜、色调和演员的眼神及肢体语言搭配平凡生活中的对话,準确地展现出每一个人在生命转捩点上对自我的疑惑。「真正写下这个故事,是开始体验当母亲之后的事情」每个人和自己的父母或是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长辈、朋友之间,生活上没有可能什麼交集,想法思维也相差甚远,然而那些曾经一起体会或是分享的经验,都会成为生命中细微却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刺绣手工艺和电影工业相似,同时包含了传承和创新两种不同的面向,当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很少会去注意电影拍摄背后的艰难;而当众人观看伸展台上的时尚模特儿时,同样也很难想像在衣服绣上一个花样的辛苦。电影中两个正在跨向新的生命里程碑的女人,「孩子」是她们在沉默中也能心意相通的契机。绣坊对于女主角和刺绣师而言,就像是个隔绝外界的笼子,像是母亲子宫保护著自己的宝宝一样;而刺绣就像是一本私密的日记,记录了角色的情绪、思维跟源源不断的创意。 
2004年
2003年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