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ge Christianssens

有片源
2006年
2004年
剧情:

  圣·玛丽镇原本就是一个偏远又贫穷的小渔村,近年来,处在经济复苏边缘的小镇捕鱼业更是日渐衰落,几乎全镇的人都过着靠政府补贴的低保生活。小镇抛出一项永久性的免税政策才吸引来城里的一名投资者愿意在这里建设一家工厂,但他的承保人要求有一个医生常驻小镇。要知道,在过去的15年,尽管小镇一直在寻找却始终没有一个医生愿意搬到这里,但这一次,他们必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找一个医生来。

  镇长瑞尔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选择了搬家到城里。瑞尔走后,杰曼自己当起了镇长,他要为这里争取到一个工厂来挽救整个镇上的居民。尽早找到一位医生是当务之急,杰曼开始搜索魁北克省每个医生的名单,分别给他们寄去了邀请信,可几乎收到邀请信的所有医生都对此置之不理,有些人甚至把这当成了笑话,谁愿意放弃城里的高薪只为了享受纯净的空气和质朴的民风?结果杰曼的邀请信石沉大海。

  偏巧,已经在城里当上公路巡警的瑞尔抓到一个开车超速的医生克里斯托弗·路易斯,于是“以公谋私”地要求他到小镇做一个月医生作为惩罚。小镇上的人欣喜地等待着医生的到来,他们有一个月时间让医生认同圣·玛丽镇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最终能留下来。于是,人们开始商量如何让路易斯爱上这个似乎毫无可爱之处的地方。从给他提供一见钟情的房子到让他在路上捡到钱,从漂亮姑娘的青睐到投其所好的饮食……杰曼等人可谓绞尽脑汁,连一些几近荒谬的想法都被提了出来。知道路易斯最钟爱板球运动,他们还印制了有关板球的普及知识,发给对此闻所未闻的小镇村民。几天时间,男人们有的开始自制板球工具,有的开始规划球场;女人们则动手缝制起队服。

  终于,搭乘着医生的船就要靠岸了,男人们开始煞有介事地在岸边打起板球,这一招果然奏效,一路上心情都郁闷之极的路易斯顿时兴致大发。接诊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来了40多个病人,路易斯一整天几乎一秒钟都没得空闲,随口的牢骚被杰曼得知,他马上召集村民们,不允许他们再去看病,因为那样会让医生厌恶这里。结果第二天,路易斯早早就做好了接诊的准备,却没有一个病人来。这些行为看似荒唐,但却饱含着小镇上所有居民的无限希望。然而事情最终还是败露了,因为随着善意欺骗的继续,村民们变得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可他们不知道,此时的路易斯医生已经爱上了这个小渔村,小镇居民们的真诚感动了他,他选择了留下来。随后一切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一家塑料制品工厂很快便落户小镇,居民们欢欣鼓舞地走上工作岗位,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2003年
2001年
2000年
1997年
1995年
剧情:版本一: 那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时刻——世界上第一颗用于袭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这是一次科学的、技术的、军事的以及政治上的冒险。这部纪录片企图向我们展示经历了原子弹轰炸的日本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间定格在短短的三周时间,从在新墨西哥的爆炸试验到最后在日本上空的投下,我们有机会看到当年做出决策的那个房间,灾难发生的那一刹那的广岛街头。故事以平行的线索展开。 版本二: 1945年4月,盟国军队横扫欧洲,有力地挡住了威胁世界的纳粹洪流,使无数生灵免遭杀戮。在纳粹德国正被一步步逼回其首都柏林的同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被赶出了从索罗门群岛到硫磺岛的所有岛屿。然而,就在美国军队还没有完全取得太平洋战场胜利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因脑出血而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  尽管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先生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甚至罗斯福在任时也没怎么重用过杜鲁门,但罗斯福还是在临终前任命杜鲁门为继他之后的下一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让日本铃木首相和以统战部部长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杜鲁门总统在他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后就得知,此时的美国已经在格洛夫斯将军和奥本海默博士的领导下,成功地研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新型战略武器——原子弹。  虽然格洛夫斯将军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先生一再进言,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敦促日本投降,但考虑到“日内瓦公约”相关条款的限制,杜鲁门没有很快做出决定。1945年5月8日,盟国军队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终于取得了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纳粹德国投降后,如何解决太平洋战争就成了杜鲁门和日本裕仁天皇必须考虑的问题。  1945年6月21日,日本在冲绳岛战役中二十八万人员伤亡的惨痛代价给铃木首相和裕仁天皇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被强硬的军方所控制,尽管《波茨坦宣言》作为杜鲁门对日本的最后通牒被空投到日本领土的上空,但以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以效忠天皇为由,拒绝接受《波茨坦宣言》中的有关条款。  波茨坦会议结束时,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给了裕仁天皇一个难得的信号。为了寻求苏联的帮助,裕仁天皇和铃木首相秘密磋商后,决定避开军方,派近卫王子前往苏联,和斯大林见面。然而,此时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在杜鲁门从波茨坦会议结束后,返回吉尼亚诺福克的奥古斯都军舰上得知印第安娜波利斯被日本鱼雷击沉的消息时,杜鲁门下达了在事先不进行警告的前提下,向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一架装载着取名为“小男孩”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蒂尼安岛的军事基地起飞了。经过长达十五个小时的飞行,轰炸机飞临广岛的上空。原子弹投掷下不久,正处于早上最忙碌的广岛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就在日本裕仁天皇和军方猜测美国能有几颗原子弹的时候,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面对连续两个城市的毁灭,裕仁天皇抵住了来自军方的强大压力,从保全人民和民族出发,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994年
1990年